傻眼!兼差外送成常態,臺灣“流浪博士”盼西進“登陸”解困

博士,在大家眼中應是光鮮亮麗的頭銜,學識淵博,薪水豐厚,受人尊重。但是,在臺灣,這些年,博士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少子化”對臺灣高校招生的衝擊,博士班越來越受冷落,再加上島內經濟持續不景氣,博士找工作越來越難,累積了很多“流浪博士”,處境艱難。

而來自臺灣《聯合報》的最新報道指出,不只是畢業後的博士生,如今,在讀博士生,除部分可領到教授從研究計劃經費給的薪水或獎助學金外,多數要自己找收入謀生。有臺灣大學土木系學生爆料,他的學長在兼職當外送員已是常態,以此來貼補生活費。

傻眼!兼差外送成常態,臺灣“流浪博士”盼西進“登陸”解困

高教此般困境,引來島內廣泛關注:民進黨當局喊“留才”,博士生似乎不在其中。

盼不到津貼,博士生處境艱難

根據臺灣教育部門的最新統計,2018學年島內研究院畢業生人數5.8萬人,相較頂峰時期2011學年的6.4萬人減6000多人;其中博士班人數七年來減幅達17.6%,2019學年度全臺在學的博士生有2萬9000多人。

近年來,不少臺灣的大學博士班招生困難,包括領頭羊的臺灣大學、政治大學、成功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等,都出現博士班招生掛零的窘境。對此,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表示,臺灣的博士班走進了惡性循環,應該整並,“把有限資源用在真正適合研究的人身上”。

傻眼!兼差外送成常態,臺灣“流浪博士”盼西進“登陸”解困

也就是說,現在臺灣高校的博士班,不僅招生困難,即便招了進來,可提供給博士生的資源也相當有限。另一方面,臺灣年輕人攻讀博士的意願低落,招生不足有短板,更甭提素質問題了。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

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會長王昱鈞受訪指出,學校、“教育部”不將博士生視為知識生產的重要勞動力與人才來培育,導致領取的獎助金加上協助研究的薪資,仍低於生活基本需求。

不少博士生盼臺當局重視全職博士生的處境,提供全額獎學金,讓他們不必兼差賺錢,能夠專心寫論文。

不過,島內網友對臺灣當前高等教育的背景“看衰”:唸了博士還是要有“臺灣價值”。不如早點去幹民進黨政客助理,有機會就撈一票,比什麼都實在。

趁年輕“登陸” ,進可攻退可守

當這些兼職當外送員貼補生活費的博士畢業後,面臨的挑戰也很大。

傳統上,博士畢業後的主要出路是進入大學教書和做研究,可是因為“少子化”加劇,現在臺灣高校根本提供不了這麼多職缺,師資過剩,教師待遇每況愈下。

所以,很多博士畢業後進不了大學,只能到普通中學去教書,薪水遠遠不如預期。不少博士根本連工作都找不到,只好到大學兼職,有的乾脆成為“流浪博士”或“啃老族”。據統計,臺灣目前有數萬名“流浪博士”。

傻眼!兼差外送成常態,臺灣“流浪博士”盼西進“登陸”解困

而隨著大陸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並承諾逐步給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情況下,近年來,臺灣教師、博士乃至更優秀的人才前進大陸已成趨勢。

“隨著大陸經濟的騰飛和對教育的重視,有越來越多的臺灣博士想來大陸謀一份教職。”從2010年開始在廈門大學任教的臺籍教師陳經超如是表示,這也是大部分臺灣高教人才西進發展的出發點。

傻眼!兼差外送成常態,臺灣“流浪博士”盼西進“登陸”解困

而近年來,臺灣“年金改革”大砍大學教師的退休福利,讓不只是年輕學者,連正值科研黃金期的中壯年教授也萌生去意。正如臺灣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黃丙喜所形容,“臺灣各個大學從北到南、由東到西最近充滿著教授逃離潮的古怪氣氛,誰都知道誰正在洽談海外教職,而誰又已經聘書在握,準備下學期就跟臺灣說再見”。

導報記者2018年7月在臺北,採訪一場主題為“我在大陸高校任職”的經驗分享會。兩位在大陸高校教書的臺籍教師,跟十餘位有興趣前往大陸高校任教的臺灣老師們分享他們的求職過程、大陸高校生態、研究資源、薪資待遇等經驗。他們的核心思想很簡單:趁年輕“登陸” 進可攻退可守。

傻眼!兼差外送成常態,臺灣“流浪博士”盼西進“登陸”解困


導報記者

@海峽派 綜合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