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的千古不解謎團


鄭和下西洋的千古不解謎團
/
/
/

從明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時間裡,鄭和帶著明成祖朱棣的聖諭、率領由200艘大船和2.8萬人組成的龐大艦隊,開始了七下西洋的壯舉。然而,由於鄭和下西洋史料嚴重缺失,時至今日,這次壯舉依然有很多謎團。

鄭和下西洋的千古不解謎團
/
/
/


謎團一:是為尋找建文帝?

對鄭和屢下西洋的目的這靠個問題,歷來莫衷一是。廣為流回傳的一個說法是:鄭和下西洋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蹤跡。建文帝,名朱允炆,又稱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孫。建文帝登位伊始,曾決心削藩。1399年6月.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大興“靖難“之師,公開反叛建文帝。1402年,朱棣率軍攻下南京城。南京陷落時,“宮中起火,帝(建文)不知所終”。《明史·鄭和傳》說:“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中國明史學會名譽會長劉重日認為,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尋找建文帝。明成祖朱棣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既然朱棣在只有幾千部卒的情況下都不怕建文帝,怎麼會在大權在握時怕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呢?”劉重日說:“再說也沒必要為一個失蹤的人費這麼大的勁啊!“當時明朝國力已經領先於世界,作為封建帝王中的“改革家”,朱棣一心想超越前朝帝王的成就,將文治武功永載史冊,這才有了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的千古不解謎團
/
/
/


謎團二:是為“示富”?

《明史·鄭和傳》這樣解釋鄭和下西洋的原因:“....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通使西洋。“但是很多專家認為,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遠遠不夠。他們認為,明朝的國力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而宋、元以來造船、航海等技術的發展,使當時已經具備實現遠洋航海探險的條件,正是“永樂盛世“的物質基礎,以及明成祖一心要成為“盛世名王“的理想,使得他渴望加強國際交往,才促成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而推行天朝禮制體系是鄭和下西洋的核心使命。七下西洋是明成祖按儒家理想建立天下格局的重要措施。

謎團三:七次下西洋目的是否相同?

有些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的使命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不同。據劉重日的研究,第一次下西洋是明成祖為了與更多國家和地區交流、結好,宣揚“天朝上國”的優越性;其後的幾次是為了加強聯繫,並進行通商;因為前來中國朝拜進貢的各國使節和商人劇增,明成祖命令鄭和將他們護送回國,並進行進一步交流,因而促成第五和第六次遠航。而最後一次遠航,是宣德皇帝為了延續永樂皇帝的豐功偉績,而命鄭和遠航。可以說,每次出航的主要目的都是與各國和平交流,同時進行一定的商業貿易,但每次的具體目的又略有區別。

謎團四:七下西洋為何戛然而止?

1433年,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歸途中病死,賜葬南京城南牛首山下。鄭和去世後不久,宣德皇帝便“駕崩”。憲宗時,於成化九年(1473年),意欲重下西洋,向兵部調閱鄭和下西洋的檔案資料,“三日不得“,兵部尚書項忠慌忙追問,庫吏回答“丟失了”。兵部侍郎劉大夏在旁插言道:“丟了便是丟了,下西洋耗資巨大,對國家有何益處?“項忠無言,只好以散失奏復皇帝。其實這件事正是劉大夏偷著乾的,聽說憲宗調閱下西洋案卷,劉大夏便搶先將有關鄭和出使西洋的所有資料由庫房提出,一把火燒個精光,還把這種愚蠢的行動,說成是為國家做了件好事。大批的珍貴資料從此灰飛煙滅,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千古遺憾。其後,明朝多年征戰導致國庫虧空,以及倭寇的侵擾,下西洋活動遣到保守勢力的強烈反對,明朝統治者被迫放棄了遠洋航海,後來甚至“寸板不得入海”。

鄭和下西洋的千古不解謎團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