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汽車設計,美的比例是否有章可循?

人類最原始的狩獵本性,對更快、更強的追逐,造就了現代文明的速度機械--汽車。但汽車誕生百年多來,也並非生而就“美”。卡爾·本茨發明的人類第一輛汽車,用現在的審美來看,更應該用“質樸”來形容。除了復古愛好者的“情懷”外,基本上不存在“設計感”。

關於汽車設計,美的比例是否有章可循?

對於汽車在設計上,其實還有很多規律可尋,比如說軸距和輪轂的比例。從一般的認知來看,比例越大,顯得越修長;比例越短,越顯靈活。當然,超長的比例則會顯得很土豪。

關於汽車設計,美的比例是否有章可循?

以目前市面上關注度較高的菲斯塔純電動為例,在設計上選擇了三個輪轂的經典比例,極為嚴謹的設計語言不失為兼顧運動與優雅的選項。還有一個非常影響姿態的比例,就是前後懸的比例。而菲斯塔純電動前短後長的比例,看起來更具速度感。

關於汽車設計,美的比例是否有章可循?

對於汽車設計來說,比例是骨架,線條則是表達。對於一輛車來說,側面的特徵線條代表著一輛車的性格。而當今汽車設計,線條的運用很重要,其中,腰線更是在視覺重心之上,通常從前大燈組,前輪拱引出,一直延伸至後大燈組,後輪拱,形成了側面特徵的重要刻畫元素。活潑的側面腰線,帶來了極具運動感的側面線條。上揚的腰線具有張力,而俯衝的腰線更具衝擊力。

關於汽車設計,美的比例是否有章可循?

在很多跑車上,經常會選擇兩段式或者三段式腰線,來表達更加複雜的設計語言。像菲斯塔純電動這種C柱斷開的腰線設計,從輪轂前側向上延伸的肌肉線條,是不是更像貓科動物粗壯的後腿肌肉,暗示著一種蓄勢待發的速度感?

關於汽車設計,美的比例是否有章可循?

而在菲斯塔純電動的身上,我們也發現了諸多細節,比如從前機蓋延伸出來的線條,將車燈,機蓋邊緣,前段腰線融為一體。尤其是從鯊魚式前臉延伸出的窗線,通過正側45度的視圖,可以看出,窗線從C柱一直蔓延到前牌照,這條側面特徵線無疑是現代汽車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運動)這種最新設計語言的表達。同時,這也帶來了菲斯塔純電動0.27的超低風阻係數,讓能耗進一步降低。另外,後半部分的腰線和隆起的小“鴨尾”完美融入在了一起。當氣流通過優美的弧線劃過尾翼的時候,也形成了下壓力,穩定了駕駛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