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武士》日本人心目中武士道精神

《最後的武士》日本人心目中武士道精神

《最後的武士》以一個美國人納森為主人公,講述了19世紀中末期,日本明治維新運動,進行改革實行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度,意圖徹底實現全盤西化跟傳統武士道精神形成衝突而發生的故事。

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有點懵圈這到底是美國片還是日本片,一部歷史劇兩種膚色的人物交叉在一起,總覺得一點怪怪的。

納森是美國南北戰爭時的英雄,後來受改革派的邀請來到日本當射擊教官。勝元是天皇的老師,也是一名傳統武士,對於天皇全盤西化,放棄武士道精神的做法一直不同意,於是他帶領一批武士,來到一個小山村武裝割據。納森受命帶現代化改編後的步兵去剿滅勝元,由於軍隊訓練不足被俘,一起帶回了小山村。在被俘的一段時間,勝元並沒有為難納森,納森由開始的抗拒,慢慢熟悉上了那裡的生活,並在那裡感受到了日本人的淳樸和他們一直維護推崇的武士道精神。

春暖花開,日本天皇招撫勝元進京,納森和勝元等人離開了山村。天皇接見了勝元,對於全盤西化有些事情,他已經無權左右,勝元向天皇訴說要以民為本,不能一味西化,有些傳統是不能被放棄的,作為一國的領袖不可被大臣牽著鼻子走。聽了勝元的話,天皇依然猶豫不決。當天夜晚,改革派刺殺勝元,納森發覺不對勁,聯合一群武士,一起救出勝元返回了山村。

《最後的武士》日本人心目中武士道精神

納森等人以死明志

隨後,改革派再次大軍壓境,勝元知道這次必定萬劫不復,可是他想這次戰爭,以死明志來換取天皇對於日本傳統的重視和保護。戰爭的結果意料之中,武士軍全軍覆沒,勝元自裁在自己的武士道下。

《最後的武士》日本人心目中武士道精神

勝元不堪受辱自戕於日本刀下

納森將勝元配刀呈送給天皇,天皇最終被感化,拒簽了改革派提供上來的不合理契約。

《最後的武士》日本人心目中武士道精神

《最後的武士》日本人心目中武士道精神

《最後的武士》日本人心目中武士道精神

筆者覺得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有起伏、有煽情、有情懷。

《最後的武士》日本人心目中武士道精神

相比同時期的中國,晚晴洋務運動。其環境卻截然相反,改革派屢屢受挫,傳統保守派腐朽無能,把持朝政。實際掌權的慈禧老太婆更是荒淫無度,目光短淺,自私自利,自上而下的改革根本就行不通,甲午戰爭失敗就是最好的表現。後來的效仿的戊戌變法,譚嗣同同樣以死明志,那結果又如何呢,你死再多人也無濟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