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先生:如此方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马一浮先生:如此方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昔张横渠先生有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教诸生立志,特为拈出,希望竖起脊梁,猛著精采,依此立志,方能堂堂的做一个人。须知人人有此责任,人人具此力量,切莫自己诿卸,自己菲薄。此便是“仁以为己任”的榜样,亦即是今日讲学的宗旨,慎勿以为空言而忽视之。……

盖人心之善端,即是天地之正理。善端即复,则刚浸而长,可止于至善,以立人极,便於天地合德。故“仁民爱物”,便是“为天地立心”。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心以惻隐为本。孟子言四端,首举惻隐,若无惻隐,便是麻木不仁,漫无感觉,以下羞恶、辞让、是非,俱无从发出来。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心之全德曰仁。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圣人吉凶与民同患,未有众人皆忧而己能独乐,众人皆危而己能独安者,万物一体,即是万物同一生命。……今人心陷溺,以人为害天赋,不得全其正命者,有甚於桎梏者矣。仁人视此,若疮痏之在身,疾痛之切肤,不可一日安也。故必思所以出水火而登袵席之道,使得全其正命。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学者立志,合下便当有如此气象,此乃是“为生民立命”也。……

为往圣继绝学。此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但因人为气习所拘蔽,不得理会,便成衰绝。其实“人皆可以为尧舜”。顏子曰:“舜,何人也哉?予,何人哉?有为者亦若是。”学者只是纽於习俗,不知圣贤分上事即吾性分内事,不肯承当。故有终身读书,只为见闻所囿,滞在知识边,便谓已足,不知更有向上事,汩没自性,空过一生。……故学者立志,必当确信圣人可学而至,吾人所秉之性与圣人元无两般。……学者当知圣学者即是义理之学,切勿以心性为空谈而自安於卑陋也。

——马一浮先生《泰和会语•横渠四句教》

马一浮先生:如此方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