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中国书法执笔之研究

宋石海于兰石堂答众书友问

问:宋老师您好,上次听您讲了一些关于技法的问题,但是作为初学者怎么拿毛笔,执笔方法,对于这一块您是否能够给我们具体讲一讲?

答:好的,就目前书画练习与书画创作的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宋石海题匾

一、题壁法

就是将宣纸贴在墙上进行创作,此法甚古,王羲之王献之吴道子米芾等书画家都采用这样的创作方式。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远观作品效果对作品全局有较好的掌控,被近现代许多书画家所采用,缺点是水墨容易下挂,不太适合水墨淋漓的大写意作品。

古人创作常常使用的题壁法不存在悬腕一说,不悬也得悬,悬腕一说仅限于唐末宋初汉族人使用桌子以后。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远古汉族观舞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四德图

二、席地法

在中国,远古汉族人的饮食,观舞,博彩等等均为席地而坐,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跪,包括在汉简羊皮纸上写字也一样,书写的手臂与纸张大概会形成四十五度左右的角度,绝对悬空,无所依托。

因为古代汉族人的生活习惯都是跪着的,所以商周时期的大部分青铜器包括汉唐时期文人所使用的砚台下面全部是有脚的,放地上使然。

席地作书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作品的全局效果,对于笔中水墨也较易把握,所以这种方法广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家所采用,同时日本韩国的书画家也往往采用这种创作方法。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适合题壁法,席地法的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适合题壁法,席地法的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中国古代造墨流程图

三、立书法

唐末宋初以后,汉族人普遍习惯于在书桌上书写文字,至此,宋元明清民国至今这种在书桌上面书写文字的习惯渐渐成为主流。

书者站立曲肘执笔书写大至与桌面会形成四十五度左右的角度,应该与汉魏时期的席地法书写以及魏晋以来的题壁法大同小异。

这三种书写方法有着一个共同性,就是手臂与手腕的不悬而悬,明清学子以及近现代书法研究学者所谓的竖掌竖腕是不明中国历史沿革所至,当我们穿越历史,穿越时空,一些教条式的,误人子弟的执笔理论在历史面前不攻自破。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唐代 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晋 王羲之书扇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明代 二指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五代 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明代 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五代 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宋代 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题壁法书写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清代 执笔指法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明清 流行之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明清 流行之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明清 流行之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明清 流行之执笔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坐书法 流行于宋元明清

四、坐书法

不言而喻就是坐着书写,这个坐是唐末宋初以后坐在椅子上面的坐,而不是唐代以前汉族人臀部压在脚根上面的坐,故晋唐文人往往患有脚气足疾,上下血脉不和所至,不通则痛,在书桌上坐着书写文字是中国书法的一次重大历史变革。

书写姿势直接影响到了执笔方法,竖掌竖腕枕腕平腕单包双包等等书学执笔理论随之产生,也是宋元明清以来书法研究学者非常纠结的一个问题,从明清以来乃至民国书家普遍倾向于竖腕双包法,我个人也比较认同这种方法。

虽然康有为何绍基吴昌硕包世臣等等书家的执笔方法不尽相同,但任何执笔方法的最终目的还是围绕着笔力而去产生的,那些标新立异故弄玄虚无益于笔力产生的执笔方法对于书法艺术来说无疑就是南辕北辙了。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马一浮先生执笔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中国近现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先生执笔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民国著名书法家郑孝胥先生执笔创作图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舒同执笔创作中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启功先生执笔创作图

问:宋老师,今天听您从中国远古时代讲到民国及现代,大家对于中国书法史有了一个简单明晰的了解,那么对于我们书法学人来说什么执笔方法最好呢?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答:世间万物不存在哪个最好的说法,只有适合不适合,事业婚姻包括书法艺术都一样,我个人认为竖腕双包法比较适合在桌面上书写扇面册页等等小作品,立书法比较适合书写四尺左右的书画作品,再大的书画作品应该采用席地法去创作比较合适。

书友:好的,非常感谢宋老师。希望下次来能够得到宋老师更多的指导。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扇面 湖山淹画 宋石海书

中国书法笔法探微(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