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宴请这位老人,周总理在一旁作陪,粟裕大将帮其摆设碗筷!

相比较现在,民国时期的文化氛围更显得认真和深刻,而现在太多所谓的文人在速食文化的影响下失去了潜心做学问的耐性。今天我们的主人公,他是一位儒学大师,和熊十力,梁簌溟一起被称为现代儒家三圣,周总理称他为“中国当代理学大师”,他就是民国大师马一浮。

毛主席宴请这位老人,周总理在一旁作陪,粟裕大将帮其摆设碗筷!

马一浮出生于光绪年间,父亲曾是县令,母亲也出身名门望族,而年幼时的马一浮文采就极其出众,被称为神童,16岁参加乡试的马一浮,力压周树人,周作人兄弟二人,成了乡试的榜首。

当时立宪派的代表人物,理学名家汤寿潜非常欣赏马一浮,就把大女儿汤仪许配给他,深处新旧思想交替之际,马一浮对来自父母的包办婚姻甘之如饴,和汤仪情投意合。

毛主席宴请这位老人,周总理在一旁作陪,粟裕大将帮其摆设碗筷!

只是当马一浮的父亲逝世之后,汤仪却在需要守制的三年中意外怀孕,夫妻二人决定尊重儒家守制的要求,不要这个孩子,不幸的是,汤仪由于堕胎,不幸离世,马一浮深爱妻子,从此之后一心治学,再未娶妻。

马一浮离开了家乡,决定学习来自西方的先进科学,达到为民众开智的目的,1902年,马一浮到了上海,通过自学,很快掌握了英文,拉丁文,法文等多种语言。

毛主席宴请这位老人,周总理在一旁作陪,粟裕大将帮其摆设碗筷!

马一浮在1903成为了溥伦亲王的翻译,随同清政府的团队一起前往美国,参加十二届世界博览会。在美国的马一浮很快改变装束,成了一位现代的西方青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阅读了大量西方哲学书籍,并且成为了第一位翻译《资本论》的人。

也正是在美国的学习,让马一浮深刻的认识到西方文化虽然先进可并不一定适用于当时的中国,很快,他便决定去日本学习。

毛主席宴请这位老人,周总理在一旁作陪,粟裕大将帮其摆设碗筷!

在日本的半年,马一浮又自学了日文和西班牙文,翻译出了日本的《政治罪恶论》,而不到两年的时间,马一浮翻译了多部来自西方的哲学著作。可是在经过刻苦的学习和研究之后,马一浮最终决定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治学的重点。

马一浮从归国后就一直隐居潜心研究学问,对政治毫无兴趣,随着名气的增长,前来拜见马一浮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是马一浮不但拒绝了大军阀孙传芳的求见,还拒绝了三位著名校长请求马一浮出山任职的聘请,始终致力于儒学的研究。

毛主席宴请这位老人,周总理在一旁作陪,粟裕大将帮其摆设碗筷!

坚持传统文化的马一浮创办了书院,可是不久之后,抗日战争爆发,马一浮不得不带着学生逃亡,一路颠簸流离,最后由于诸多原因马一浮接受了竺可桢的请求,以大师的名义前往浙江大学讲授国学。正是在浙江大学的讲课生涯,让马一浮留下了《泰山会晤》和《宜山会晤》这两部著作,抗战时期马一浮传道授业不亦乐乎。

建国后,马一浮出任了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务。并且在陈毅的邀请下,出任第二届,第三节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1964年,毛主席宴请全国政协委员的花甲之人,马一浮也应邀赴宴,并且被安排坐在毛主席和周总理之间,由年纪尚轻的粟裕为马一浮摆设餐具,以示尊敬。

毛主席宴请这位老人,周总理在一旁作陪,粟裕大将帮其摆设碗筷!

宴会之后,双眼已近失明的马一浮写了多次,才写出满意的两幅对联送给毛主席和周总理,马一浮的字,丰子恺是极为推崇的,甚至说马一浮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1967,马一浮与世长辞,享年85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