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雜談:菠蘿、波羅蜜、鳳梨三者跨越千年的歷史糾纏

菠蘿一名的起源與波羅密(蜜)有關。漢語中波羅密(蜜)一詞一為佛教用語,指到達彼岸。另指一種熱帶水果,現今被規範成菠蘿蜜。菠蘿蜜(或波羅密、蜜)是原產於印度,很早就傳入東南亞和中國熱帶亞熱帶地區的熱帶水果。

用波羅蜜指稱菠蘿還與佛教塑像聯繫密切。菠蘿果實的外殼有許多六角形刺結瘤或日果刺,即小花的遺蹟,頗像佛祖、菩薩塑像頭部頭髮的螺髻。在佛教史上多數石刻佛像與生活中的佛教僧人和尚尼姑不同,後者一般剃為光頭。而佛像多塑成螺髻。可以想像中國古人因受佛教影響,便把這種來自西方由西方人傳入的美洲水果稱為波羅蜜,後又簡稱為波羅。

歷史雜談:菠蘿、波羅蜜、鳳梨三者跨越千年的歷史糾纏

還有一種傳說,歷史上有一位叫馬可·波羅的意大利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影響很大。元初來華在中國呆了十幾年,回去後寫了一本《馬可·波羅遊記》,激起西方人對中國的極大興趣和熱烈嚮往。所以,叫這種水果為菠蘿(波羅)還有一點洋味,與它由西方傳來吻合。

美洲菠蘿初傳入時與由印度、東南亞傳入的菠蘿蜜有些混淆。但這兩種熱帶水果實在差別很大,於是人們對它的稱謂也漸漸分開。清乾隆年間的李調元在《南越筆記》卷十三中說:“粵中凡村居路旁多植山波羅,橫梗如拳,葉多刺,足衛衡宇”。可知這時又指稱美洲水果的波羅蜜已簡約為波羅,前面並加限制詞“山”,表示它可栽種在山坡上。清道光年的吳其在其所著《植物名實圖考》卷三十一中說:“露兜子產廣100東,一名波羅”。他接著講:“又名番婁子,形如蘭,葉密長大,抽莖結子。其葉去皮存筋,即波羅麻布也”。這大概是最早單獨稱其為波羅的記載。

歷史雜談:菠蘿、波羅蜜、鳳梨三者跨越千年的歷史糾纏

中國最常用、最權威的百科辭典《辭海》裡有“菠蘿”條,有詳細的解釋,有插圖,並說亦稱“黃梨”、“鳳梨”。《辭海》也收有“鳳梨”條,但只釋為即“菠蘿”。這就是說《辭海》提倡用菠蘿來作為這種水果的正式名稱,同時說明該水果又被稱為鳳梨、黃梨。

歷史雜談:菠蘿、波羅蜜、鳳梨三者跨越千年的歷史糾纏

在農學界、園藝界,菠蘿、鳳梨兩詞似乎也是勢均力敵,難分伯仲。例如,20世紀80年代,大陸出版有《菠蘿及其栽培》等書,臺灣則出版有《鳳梨、杏、棗生產技術》等書。但《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果樹卷》皆立“菠蘿”條,並說明它又名鳳梨、黃梨;又名鳳梨、王梨、黃梨。看來,大陸農學界、園藝界傾向於用菠蘿作為這種水果(樹)的正式名稱。由上可悟出,語言學界偏愛用鳳梨,農學園藝界喜歡用菠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