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愛,這悲傷卻依舊選擇明媚的心靈歸途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愛,這悲傷卻依舊選擇明媚的心靈歸途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是一本兒童小說,簡單的結構,卻又似乎滲透著很多的成人的故事和感知。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晴朗的夜晚,星光燦爛,它們那像從針孔裡照射進來的光線讓愛德華莫名其妙地感到一種安慰。他常常整夜凝視著星星,直到黑暗最終讓位給黎明。”這樣的話語就像人類在感知世界的情感,安在這個瓷兔子身上,莫名透著幾分童真的奇異。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愛,這悲傷卻依舊選擇明媚的心靈歸途

愛德華,一個明明應該只是瓷兔子,卻在文中當被稱作“它”的時候,覺得受到了自尊心的傷害,閱讀的時候,你總會在這樣一個原本應該是冰冷的瓷兔子身上,看到人類那敏感,脆弱而富有情感的心靈。

在愛德華聽到的那個公主的故事裡,公主講王子送給她的戒指吞進了下去,然後說:“這是我對愛的理解。”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愛,這悲傷卻依舊選擇明媚的心靈歸途

看到這段的時候,突然覺得驚悚,就好像將一個恐怖片被塞進了兒童片,那公主將純金戒指吞了下去,離開了那座城堡,來到密林深處,遇到巫婆,當巫婆問公主:“你愛著誰?”

公主回答:“我誰也不愛。”於是巫婆因為公主令她很失望,將她變成了一隻疣豬,被國王的人開了槍,被帶回了城堡,在它的肚子上切開了狹長的口子,廚師將從疣豬肚子裡取出的戒指戴在手上閃閃發光。

故事的最後小女孩阿比林憤憤不平,而愛德華則覺得毫無意義,不過大多數故事都是這樣。它想到公主和如何變成疣豬,這是多麼恐怖,多麼荒唐,多麼可怕的命運。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愛,這悲傷卻依舊選擇明媚的心靈歸途

再後來愛德華從掉入海里,到經歷了一個主人到另外一個主人內莉,從原本的愛德華到成為蘇珊娜,再被丟棄,到被收留,遇到小女孩魯思,像嬰兒一樣被看護,直到魯思因為死亡離開,愛德華在魯思死後被她的哥哥布賴斯帶出去,成為跳舞的兔子,為他償還吃飯的錢。

這就像我們很多時候為為愛著的人和事歷盡千辛萬苦,然而過程中所收穫的也許是自己的傷,就像瓷兔子在這個過程中被一個兇狠的人抓住腳,重重的掄起,撞擊,愛德華這隻瓷兔子碎裂了。

這樣的碎裂讓他內心絕望,在絕望之際,過往遇見的給予他溫暖的阿比林,內莉,魯思,深深的親切的悲痛,在愛德華內心湧起,它內心飛翔,要高高飛到夜空,向著繁星飛去,然而它被救過它的流浪漢布爾抓住,以及那些關心過它的人們留了下來。

這樣的溫暖,是否就如我們生活中讓我們能夠感動或暖心的瞬間,卻足夠讓我們能夠在這個傷痕累累之下,依舊選擇用心的去修復,去療愈自我。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愛,這悲傷卻依舊選擇明媚的心靈歸途

愛德華被修復了,它的頭被摔成二十一塊卻又合二為一了,當它被修理師放在娃娃玩具旁邊,那個活了一百歲的娃娃,告訴它,打開你的心扉,這樣才可以讓愛繼續照進你的內心。小瓷兔子愛德華,聽到後久久的沉思,在經歷的碎裂之後是否要再次敞開了心扉?這讓他沉思,然而沉思過後的他,選擇了肯定的答案。

在修理師的商店裡,有充滿希望的充沛的陽光,有人們來來往往,有玩具娃娃的收集者,有小女孩和他們的母親。在這裡選擇屬於他們自己的玩具。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愛德華一直在這裡。

斗轉星移,時光流逝,店裡來了一個叫馬吉的女孩看見這個瓷兔子,要留下它,而她的媽媽恰是曾經的阿比林。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愛,這悲傷卻依舊選擇明媚的心靈歸途

愛德華找到了回家的路。這種最終迴歸的結局讓故事顯得格外的溫情,這種暖,滲透了故事的結局,讓人看見光亮,看見一種明媚的光。

愛德華經歷了看見死亡,經歷了被丟棄,作者用一種擬人化的手法,賦予了這隻瓷兔子以人的感覺與思考。讓它描述著自己的感受,當被丟棄,被遺失,被經歷垃圾堆的生活,從黑暗到光明,從身份名字的轉變,這一切的變化,都凸顯了在生活中人們的種種的隱喻,似乎在這看似童話般的故事裡,看見真實生活的投影。

我們在生活中經歷愛與悲傷,經歷創傷與傷痕,然而這個過程並不終點,終究我們可以走出自己的沼澤,來到明媚的歸途,來到自己內心的家園,愛滿滿湧來,瀰漫心田。

這些隱喻的光影現象,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隨她去看見這一切的變幻。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愛,這悲傷卻依舊選擇明媚的心靈歸途

若是孩堤時代,也許會覺得這僅僅就是一個奇妙之旅。帶著幾分距離去觀看,就如看待以前所看的匹諾曹的故事,直到學習兒童文學時,老師講著關於匹諾曹中無數的隱喻時才驚得目瞪口呆,原來一個簡單的兒童故事裡包含了那麼多的深意,卻原來思想也可以這樣既淺顯又深刻的包裹在一個個童話故事裡。

不知道在這個故事裡,是否又看見了多少隱喻,然而當我用淺顯的感知去描述,有點像尋寶,也有點像是一種迴歸,迴歸童真與現實的平衡通道,在其間看見那抹微光。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愛,這悲傷卻依舊選擇明媚的心靈歸途

★瓷兔子被遺失,被丟棄,即便之前被主人以及孩子的珍愛,喜愛,看似得到關懷備至的溫暖,本質上,它在他們心目中依舊是隻瓷兔子,所以無論丟失也好,遺失也好,都是一個偶爾閒適時的一種偶然想起。它的重要性有幾何?

★在瓷兔子被碰傷,被打破,最後依舊以及其精妙的方式復原了,修補了,找到回家的路。何嘗不是每個人的內心探索之路,在磕碰之間,在自我療愈之間,最後走向心靈回家的路途。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愛,這悲傷卻依舊選擇明媚的心靈歸途

★關於愛與被愛,故事中的故事那個公主因為沒有愛變成疣豬,被吃掉,看似有些簡單粗暴而又如此的讓人覺得心驚,沒有給出太多的描述與評定,而這一切都在面對孩童的表達中漸漸的隱去其醜陋的,迅猛的,殘酷的地方。

每個隱喻裡深藏的,似乎是人的心路歷程又似乎是人世間的情感隱喻,然而那些成人繁雜的理論與感知,在兒童故事裡,看似直白,卻又韻味深長。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愛,這悲傷卻依舊選擇明媚的心靈歸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