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部新区,到底“新”在哪里?

成都东部新区,到底“新”在哪里?

5月6日下午,刚刚授牌成立的成都东部新区,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在成都东部新区市民中心大讲堂会议室解读成都东部新区规划

成都东部新区,到底“新”在哪里?

“设立成都东部新区,有利于弥补天府新区先进制造业空间不足的问题,与天府新区高效联动、优势互补。”李晓江认为,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四川省战略要求的重要举措,“东部新区位于成渝发展主轴主干,有利于带动成渝中部地区城市快速崛起,推动成渝相向发展。与此同时,东部新区位于成德眉资中心腹地,有利于推动成都与德眉资三市同城化发展,推动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在李晓江看来,城镇化进入“下半场”,从发展主体到发展动力再到发展逻辑,都已经变了,是“人”的城镇化,必须研究“人的选择”。而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实现了理念转变,即从 “产·城·人”到“人·城·产”,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从“无序蔓延”到“组团紧凑”,从“高楼林立”到“宜居速度”。因此,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是成都建设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抓手,有利于破解盆地资源约束、保护好都江堰灌区的良田沃土,塑造成都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的可行性在哪里?李晓江讲了四点:

水资源工程保障可行——通过实施引大济岷、毗河供水工程,建设久隆、羊毛沟等水库,成都东部新区供水量可达到12.91亿立方米/年,满足2035年300万人12.49亿立方米/年的用水需求。

通风环境好——成都东部新区平均风速1.57米/秒,高于龙泉山西侧0.94米/秒,静风频率20%,低于龙泉山西侧43%。

土地资源支撑有力——成都市龙泉山以西区域平坝浅丘开发强度已达29.5%,龙泉山以东区域平坝浅丘开发强度12.4%,龙泉山以东区域还有大量适宜建设的空间。

地质相对稳定——成都东部新区规划的城区均避开了龙泉山地震断裂带,地质结构稳定,适宜城市开发建设。

成都东部新区,到底“新”在哪里?
成都东部新区,到底“新”在哪里?

在对外开放方面,成都东部新区要坚持港城一体,强化门户枢纽功能,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和成都东部新区铁路枢纽站打造航空港和铁路港,强化双港对外开放门户功能,同时强化战略运输通道建设,并通过规划建设天府奥体公园、国际会都岛等,强化国际交往、国际消费、国际贸易、国际会议会展等功能,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产业规划前提是聚人,产业发展要强化创新引领,推动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

李晓江认为,成都东部新区要做强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和总部经济五大主导产业,同时打造金简仁产业带,形成龙泉山东侧先进制造产业带的和新之城。此外,还可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未来科学城,作为成都市“一核三区”科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产业链构建创新链,聚焦智能制造、航天装备等主导产业,汇聚国际创新型大学和创新企业,打造创新街区、总部创新空间和微创新空间3类高品质科创空间

成都东部新区,到底“新”在哪里?

李晓江表示,

在城市风貌方面,成都东部新区可塑造“山水公园城、时尚新天府”的总体城市风貌,形成“舒缓优美、簇群错落、山水相映”的城市天际线,彰显文化自信,塑造天府文化特色,将每栋建筑、每一片街区打造成艺术品。在公共服务方面,坚持由小到大、由远及近的原则,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锁定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方面要建设发展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构建特色市民生活圈,让城市更加包容,让城市空间更加多元。在基础设施方面,形成高效便捷的对外联系交通网络,要和龙泉山以东的城市和德阳、资阳等城市加强交通上的联系,同时内部则构建起交通绿色边界,打造慢行交通系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金句>>>

1、高楼林立肯定不是现代化,是中国贫困时代的审美留存。

2、人跟着城市走,企业跟着人走,已然成为全球性的趋势。马化腾曾经在某场合表示,很愿意去雄安新区,但这取决于能否在雄安新区招到适合的人才。

3、如果说东部新区有什么重大历史机遇的话,一定是开放。对外开放是个大话题,未来全球化的走向会怎样也许不清楚,但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事。内陆城市的开放主要靠机场,东部新区的最大依托是天府国际机场。

4、四川好在哪?是好吃,好玩,我们怎样把这些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转化为产业供给,是我们做公共设施和产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5、一个城市要有包容性,宽容和保护那些非正式的就业、非正式的服务。城中村不是城市病,而是大城市的有力支撑。

综合 川报观察、成都日报锦观

“点亮”新区,点亮“未来之城”

成都东部新区,到底“新”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