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後13天,拖延症的毛病你該改改了,難道還要拖到2019?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也很期盼春節早一點到來。長大後發現時間真的跟光速一樣,春節已不是以前那個春節,是還債的日子。哈哈,2018年只剩下最後15天了,網友們都紛紛發表評論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望與夢想。

看來大家對2019年的期望都很高嘛,有希望2019年更樂觀、豁達、有錢。好看。有希望科三順利通過的,有期望就有動力,有動力才有美好的生活,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2018年最後13天,拖延症的毛病你該改改了,難道還要拖到2019?

但有些網友回顧2018年還是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有些地方做得還不夠好,比如拖延症。

說到拖延症,相信每個人都會經歷過,那麼今天就來說說如何徹底擺脫拖延症。

在生活中,你經常會決定是著手處理還是迴避某事,你總是在向它靠近還是遠離,當你逃避一項任務時,它被稱為任務厭惡或拖延。

2018年最後13天,拖延症的毛病你該改改了,難道還要拖到2019?

在艾倫.布倫特和提摩太.皮切爾進行的一項令人大開眼界的研究中,研究發現,任務厭惡的原因基於我們在項目中的位置。在早期規劃階段,厭惡往往是由於缺乏個人樂趣,在以行動為導向的過程中,厭惡往往是由於缺乏構造。

讓我們再次用旅遊來做比喻,假設你想去某個地方,最後的目的地值得去嗎?假如你成功到了那裡,這對你有意義嗎?如果有,那麼這個是你個人意義的目標。現在,你對這次旅行準備得如何?你有提前做好規劃嗎?你知道你可能會遇到哪些阻礙嗎?你知道如何去克服它們嗎?這是避免拖延的一種結構,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挑選一個值得追求的寶藏,比如聖盃。

2018年最後13天,拖延症的毛病你該改改了,難道還要拖到2019?

基於生物和環境因素,聖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天下無雙的,這個是個人意義而且值得追求的寶藏。我們的生活並不是獨立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環境或文化中,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構建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結構,我們只為自己做的事和我們只為別人做的事,聖盃在兩個極端之前佔領著獨特而美麗的灰色地帶,它是對自己和周邊人都有意義的任務,這就是追求的最好的目標。因為你的社會環境會想讓你實現這些目標,並支持你的努力。

找到正確的目標,也就是聖盃,需要深入思考,你需要調整你想要的東西或者你對目標思考的方式;其他時候,你需要改變周圍的人,最後,你需要追求一些對你有意義,並且值得為你 和周圍的人去追求的東西。下一步就是你具體去執行你的計劃。

2018年最後13天,拖延症的毛病你該改改了,難道還要拖到2019?

簡單來說,找到你認為有意義的事,並在執行之前將任務分解,找出你拖延的真正的原因,以及可以調動自己興趣的目標,最後就是制定合理的計劃,遇到困難的時候,有預備方案,這樣,相信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總結就是三句話:

第一:要有時間觀念。

第二:做事前不要自我預言。

第三:要和親人朋友說好,讓他們在平時督促自己。

如果你還有其他看法,歡迎你的留言和評論,大家一起討論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