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孩子“抱有期待”,嘗試一下,你會開心很多哦!

文|二檬媽(蜜幼空間主筆)

之前有和大家說過哈,我的女兒二檬是一個“不可遏制型”的高需求寶寶,性格敏感,情緒激烈,衝動易怒,精力旺盛…總之用三個字總結就是“超難哄”。

她從1歲起幾乎是我一個人帶著,我雖然瞭解很多科學育兒的知識和理念,但知道是一回事,自己做到又是另一回事,我曾經一度因為照看她而受盡折磨,每天都煩躁鬱悶,恨不得把她塞回肚子。這種情形持續了半年時間,那段時間我吃不好睡不好,常常發火。我的狀態不好,也一定導致她的狀態不好,她每天都要哭上好幾回,來宣示她的不滿。後來我覺得我倆不能再這麼下去,這樣對誰都沒好處,所以我開始反思和著手改變。經過反思,我發現了導致我這種狀態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我對她抱有期待”。

不要對孩子“抱有期待”,嘗試一下,你會開心很多哦!

就拿睡覺這件事來說吧,她那時每天早上八九點左右起床,中午睡兩小時,到了晚上就很精神。因為我自己也睡得晚,平時十二點不睡對我來說不是什麼難事,可是我當時天天自己看孩子,中午趁她睡覺還要趕緊做家務、準備晚飯,這就導致我比平時要累很多,到了晚上就想早點休息一下,或者有點個人的時間處理些自己的事情。可是二檬一到了晚上就非常精神,因為她每天的睡眠總時長比一般小孩要少好幾個小時(精力旺盛嘛,一天只睡9-10小時),按照她的起床時間和午睡時間,事實上她每晚要到1點左右才會害困睡覺。那麼這時問題就來了,我一到了11點多就感覺有些疲憊了,這時我便開始對她“抱有期待”,我期待她快點睡覺,最好立刻、馬上就能睡著,這樣我也就能休息一下了。可實際上呢,她此時一點睡意都沒有,還不停地讓我陪著各種玩耍。隨著時間越來越晚,我對她趕快睡覺的期待也越來越強烈,當我的期待越來越強,而她卻並沒有按我的期待去做時,我的煩躁和怒火就來了。所以,那段時間每晚的11點半到1點的這個時間段,是我一天中負面情緒爆棚的時間。我看著她玩得精神奕奕興高采烈,我那個恨啊!

後來我意識到這種“期待”帶給我的負能量,我的情緒陷入了“期待而不得”的漩渦中,於是就產生了“她沒有按我期待的去做,這讓我感覺很不好,我討厭她!”這樣的壞情緒。這種壞情緒讓我看不到眼前的真實情形,感受不到孩子的狀態,也不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只會一味地怨天尤人。

意識到這點,我便開始刻意地去改變。我先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晚上不再對她抱有“趕快睡覺”的期待,而只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交付於當下,跟隨她的節奏。我發現,當我放下了對她的期待時,我的煩躁情緒也就不再出現了,我把心思都集中在了陪伴她的過程中,再也不會被“她為什麼還不睡”這樣無意義的抱怨困擾。之後我又慢慢調整她的作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現在已經能在11點左右就睡覺了。

不要對孩子“抱有期待”,嘗試一下,你會開心很多哦!

就如同“期待她睡覺”那樣,當時我對她抱有期待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在我有個自己的事情想處理的時候,我期待她可以自己玩,不要來打擾我,可是你知道的,孩子怎麼可能這麼善解人意,她總是會打斷我,無論我的事情多麼著急她才不管哩,但凡我對她稍有怠慢她馬上發飆狂哭,每每這時,我的期待就會落空,我恨啊!

在我打算做飯時,我期待她能乖乖站在一邊,哪怕看著我做也行,可她總是在我進廚房的時候要求我抱著她,無論我怎麼和她商量怎麼想別的辦法都沒用,她就非得在我懷裡看我做飯!我的期待再次落空,我邊抱著她邊恨恨地炒菜!

在我已經陪她玩了一兩個小時後,我期待她能自己玩一會兒,哪怕幾分鐘也好,給我一點時間喘口氣歇一下,可我總在剛一轉身的時候就被她拽住,她的表情似乎在告誡我"敢拋下我?馬上歇斯底里給你看!"哎,我的期待又泡湯了,我煩啊!

在我給她換衣服或紙尿褲時,她總是脫下來後就不願意再穿上了,我期待她能趕快配合我把衣服或紙尿褲穿上,因為我怕她著涼或者尿褲子,我想盡辦法哄她穿,可她總是竭力反抗,從不給我的期待一點面子,我那個氣急敗壞啊!

總之呢,那段時間幾乎時時刻刻、大小事情我都在對她“抱有期待”,而期待又總是毫無疑問地一次又一次落空、落空、落空…我一直以為我是因為太累而煩躁,其實並不是,其實我是被那種"她總是不符合我的期待"的失落感控制了,我在日復一日的"自討苦吃"。

當我嘗試改變這種心態,不再對她抱有各種期待,而是讓自己儘可能平和地與她相處,我發現一切都好起來了,我更能看見她當下的每一個需求,更能體會到她的感受,更能輕鬆自如地應對我和她之間的衝突,我的心情也豁達了,我們建立起越來越和諧的相處模式,現在她也幾乎不怎麼哭了,比以前有了更多的開心和滿足感。

不要對孩子“抱有期待”,嘗試一下,你會開心很多哦!

這件事讓我想到,其實無論我們的孩子是多大年齡,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和不開心,常常是因為我們對孩子抱有太多的期待。比如小學生的父母,都期待孩子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一放學就積極主動寫作業,寫得特別認真仔細一點錯都沒有,寫完後很自覺地複習功課,並將知識掌握的特別紮實,學習之後還很自律地去做那些能提升自己能力的其他才藝練習,考試總是考高分,完全不用大人操心。可當孩子並不像“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自律上進,而是磨磨蹭蹭、馬馬虎虎、學習一般、沒有毅力、自律性差、光知道玩兒,總之怎麼都不符合我們期待的樣子,這時我們就會感到非常失望,怨恨孩子不爭氣,看孩子哪哪都不順眼,然後自然而然地想盡一切辦法威逼利誘,向孩子發洩我們的不滿情緒,迫使孩子朝我們期待的方向前進。

不要對孩子“抱有期待”,嘗試一下,你會開心很多哦!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著放下對孩子的期待,對待孩子真的像對待朋友那樣,只是付出我們的理解和關心,而不去做“你必須按我期待的來”的要求,這樣我們和孩子應該都會更加快樂。如果我們相信孩子,相信親子關係的正能量和父母以身作則的積極作用,那麼我們就會相信即使孩子脫離了我們的“掌控”也不會造成什麼不好的後果,而且,極有可能他們會發展得更好呢!

別再對孩子“抱有期待”,大家不妨嘗試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