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和意境哪一个更重要?

首先声明,我从不教人摆弄格律和修辞表意的技巧。因为这些从本质上来说是教不得的,如果能教得,那岂不是有千千万万个李杜了?这么浅显的道理却很多人都不懂,所以好多人突然之间的都去学格律,最后你们学到了什么?除了学会了互相恭维,相互赤面相见这些之外,还学会什么了?

其次,本文也不是来打击“诗人们”或者“准备成为诗人们”的积极性的。但是我会说,如果仔细看完全文,保证很大部分人会远离“诗词”而去,包括那些打着“格律”的名义在网上贩卖情怀的“诗词老手们”。这样也好,不然“诗词”这两个字都快烂大街了。当然,还会有些人继续赖在“诗词”上面不走,这样的人我也没辙,好自为之吧。下面进入正题。

首先,格律是形式上的,意境是内容上的。这里还有个概念,不符合格律的不叫格律诗,总之叫什么诗都行,恰恰不能叫做格律诗。而格律诗的形式规则有很多,比如平仄、联、粘,用韵、拗救等很多的一系列明暗规定,有些是硬性的,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如果想深入了解,是需要一定积累的。

然后说意境。其实,写作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没有过不去的槛的话,是不存在取舍谁的问题的。如果觉得确实意境更重要(有时我也是这么感觉的),那么就无论用哪种形式先把意境写出来并写好吧,而不要去纠结,形式和意境何轻何重的问题,这才是正途。天下之诗,并非格律一门独大。

在继续这个话题之前,我请大家注意一个平时不太留意,但却非常具有普遍性和有代表性的现象——为什么对于格律诗的争论总是多于对词牌的争论?

难道词牌的格式要求比格律诗的少?还是讲解格律诗的参考文献比讲解词牌的少?可惜,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里就意味着需要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了。

对于格律和意境的取舍,很多人都喜欢举古例,尤其喜欢举唐宋时期的诗例,进而说“律不可害意”。其实这些人都被人云亦云的东西骗了,当然这里面也包括那些对“律”无可奈何,就开始胡说八道自己骗自己的人。

记得我以前回答过一些类似的问题,对于“出律”的认识,大多数人都存在偏差。而恰恰是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成了取舍“律”和“意”的焦点。所以今天在这里我不妨再叙述一二:

一、历史认知差异形成的误读。

现在好多人都把唐宋的一些名家名作当做格律诗来看待,尤其最爱举的是唐初的诗作,拿来为自己的“出律”提供佐证。其不知,唐初哪来的“格律”?格律尘埃落定之时已是天宝年间的中唐了,科举帖试的格律限定一举奠定了“格律诗”一统江湖的地位。

但,还有很多当时的诗人,包括后世的一些诗人对“格律”是不屑一顾的。比如李白,在当时就是复古派的杰出代表,崇汉魏而薄齐梁。在格律大行其道之时,写了很多不符格律的诗作,其洒脱高古之风对后世历朝历代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样一位大家,竟然被一些人标榜为“才大欺律”的典范。这些人考虑过李白的感受没有?别忘了人家可是以“复古三大家”自居的人,写的本来就是古体诗。真的以为人家不懂格律吗?写过几首格律诗只是告诉大家“我懂这个”而已,把人家的古体都当出律,然后大肆引用“你看牛人都出律”!说实话,这些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我真的不好猜测。

二、文化差异形成的误读。

现在还有好多人出口必“平水韵”,闭口必“律不可害意”。唐人写诗用的是《切韵》,宋人写诗用的是《广韵》或者《集韵》(广韵和集韵都是是大宋科举考试指定用韵)。很多人一口夹杂了地方方言的平水韵去读人家的诗,竟然还敢说人家的某一个字出律了,真不知道是谁给的勇气和自信。更有一些人,连平水韵的邻韵和别韵都不认识,就敢去玩儿什么“通押”。好笑的是这些人还真敢“指鹿为马”,说谁谁的就是出律,所以“律不可害意”!对这部分人我的建议是,先把自己舌头捋直了,然后好歹摆弄出点意境之后再去说人家到底出没出律吧。

三、技术差异形成的误读。

这里面绝大部分是对“拗救”认识不足的人,特别是对很多诗例中的“对救”基本不知所谓而导致的“只认其拗不识其救”,盲目跟风指拗为拗,然后引以为例大肆误己的人。就是太自以为是了,从来没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人家古人在玩儿格律的时候,我们那时在哪?

四、环境差异产生的误读。

就跟我们当下“复古”格律诗一样,每个时代的诗人其实也都有一颗“复古”的心。生活在“格律制霸天下”的时代,并不代表人家不写古体诗。连当代人都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区别于“格律”,难道古人不知?一句五连仄或者七连仄就能搞定的事情,很简单嘛(这只是简单粗暴方式当中的一种)!非要挑出人家的某一篇作品指作“出律”,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出律”吗?记住,老干部可以这样,但是志向远大的我们不能!

如果境况允许,不妨去看看《全唐诗》,看看到底里面有多少是格律诗来的。然后可以再去看看《全宋诗》,里面王侯将相、高才大贤们写的诗比比皆是,思考一下,这些人还用得着天天摆弄格律去准备应试或者拍马屁吗?

所以你看,在整个“古诗”的框架下,格律诗只是其中一角。如果很多人是因为羡慕李杜们的才情,或者诸宋们的风骚而产生创作冲动的,那么我会劝他多去瞧瞧古体诗,因为格律诗根本就不是他的菜!古体诗里照样有平仄、有对仗、有韵脚,甚至粘联也随处可见,但它们绝对不是“出律”的格律诗。

最后再留点时间给“格律和意境到底谁轻谁重”的问题。

现如今就算最简单的形式(格律),绝大部分人都很少去钻研,总是把人云亦云当做金科玉律。我个人来讲,从来对那些张口闭口“谁谁就是这么说的”尬聊式讨论敬而远之,因为这些人都不知道个“为什么”。

更有的人多是“你跟他谈格律他便说情怀”,“当说情怀时他又跟你谈格律”,古人左右都被消费了个遍。这种不爽了便把古人牵出来溜,想怎么溜就怎么溜的人其实都没摸到“格律诗”的门槛。

格律诗作为一种体裁形式,在古时大多用于科举考试,根本就不是为普通“平民百姓”而设的,但也不拒绝任何人参与进来。前提是“你”真的懂它。

古人为了搏取功名利禄,无论喜欢与否,一生当中的十几年或几十年间必须跟得它打交道。对于应试当中的各种“秀才们”来说,不存在格律和意境孰轻孰重的问题,第一步必需得先把自己的“律”搞好。考官的阅卷顺序也是如此,不合律的即便写出花儿来也得被丢到一边去。所以,状元、榜眼、探花和进士们来得容易吗?看到这里,正确的答案其实就已经揭晓了。

那些经常拿古人的诗例来对自己“格律门外汉”行径进行辩解的人,首先“你”得能保证自己可以看明白各个朝代的格律诗,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基础,所得出的判断和结论便都是臆造。有些人一辈子都搞不懂,为什么自己写的“格律诗”总是有人能挑出毛病来,其实这都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是有直接关系的。

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果还能心存一点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去思考格律的本质,以及它的诸多变化;再加上“语感”上的天赋,以及谋篇布局上的娴熟技巧,这样的人,才是能在“格律诗”上取得一点进展的人。而那些经过多年“努力”,还总是纠结于“格律和意境孰轻孰重”的人早已经没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