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領導課》讀後感

娃遁了好久,今天忍不住想寫點什麼。剛看完《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領導課》,就寫一下這本書的讀後感吧。

這本書的英文名字叫《What to ask the person in the mirror》,直白的講,就是每一個領導者應該問自己7個問題,將這7個問題想明白了,就能成為一個更好的領導者。作者是哈佛商學院講授領導力課程的教授,也在很多世界知名公司做過高管,這本書也是一本非常出名的暢銷書,讀後感覺收穫頗豐。

《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領導課》讀後感

在講領導力的各色書籍裡,很多思想是共同的,比如關於“願景”的描述,這本書裡第一問題就是講“願景”的重要性,詳細的講解了如何設置並貫徹公司的“願景”。作者的思想和傑克韋爾奇的一些列著作,《橫向領導力》等書中的思想基本是一樣的:公司的發展就像我們走路一樣,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方向和目標,只有有了方向和目標,之後的規則、境界、邊界才有其意義,沒有了清晰、有感召力的願景,公司的員工越工作就越混日子,自我的價值也無從實現。所以如果你發現公司的爭吵、內耗越來越多,混日子的人也越來越多,就該認真反思一下,是不是公司的願景出了問題。

第一個問題完整的描述是“設定願景和要務”,在願景後面還有個“要務”,這個要務我想和第二個問題合起來講。作者給出的第二個問題是“時間管理”,既領導者該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作者舉了大量的例子,比如很多公司高管工作忙的焦頭爛額,沒什麼成績還犧牲了自己的全部時間,妻子和孩子對自己牢騷滿腹,自己也是一肚子委屈,想到工作就只剩下痛苦。相信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或者我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其實我自己最近的狀態就是這樣,工作換了新崗位,很多事情還沒有頭緒,孩子剛出生,我幾乎幫不上什麼忙,都在靠我的妻子還父母張羅,感覺虧欠家庭很多,所以讀到這本書這個地方的時候,我特意把這一段中關於這種狀態的描述讀給我的妻子聽。當時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我太需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作者在書中對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是,要把工作按照兩種標準各分成三類。

標準1:

第一類是非常重要且要做到最好的工作,第二類是隻要完成就可以的工作,第三類是是否完都沒有關係的工作。

標準2:

第一類是非常重要且只有自己才能完成的工作;第二類是雖然非常重要但是可以嘗試委託他人的工作;第三類是不重要,所以應該委託他人的工作。

讀完這個分類的標準,相信大家就已經大概知道怎麼從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了。我當時就拿出了紙幣把自己的工作寫了下來,確實感覺清晰了很多。時間作為我們每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應該把他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

關於時間管理的問題,其實有很多可以說的地方,包括書中的內容也不僅僅是這麼簡單。書中提到《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還有著名的《搞定》,這幾本書都可以在時間管理上給我們很大幫助,我想把它們的思想綜合一下寫在這裡。

首先,我們的大腦能力有限,相信也沒有人真的能夠記住超過7件事情,那麼那些我們記不住的事情,沒有完成的任務,就會無時無刻給我們壓力。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們寫下來。我甚至認為時間管理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把你的工作任務寫下來。”不要用腦子去記,而是用筆去記, 每遇到一個工作任務就先寫下來,這樣我們就不用承受忘記工作而出現差錯的壓力。

工作記下來後該如何選擇工作的順序呢?首先,先把能外委的工作全外委出去,每個人在需要處理紛繁事物中,必定是能找到幾樣工作是可以外委初期的,哪怕花點錢呢。然後在剩下的工作中,從“5分鐘”工作開始做其。所謂“5分鐘”工作就是那種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的工作。這些工作通常佔比比較多,找出一個相對完整的時間先把這些工作解決,會很容易讓我們獲得成就感,也就更容易完成後面相對較複雜的工作。

至於困難的工作,一定要留給它一個整塊的時間,這個時間不要被打斷,要專注於這一項任務。手機關機,外人的打擾也通通不理。這時你會發現,由於工作任務剩下的不多,也沒有人中途打斷,其他工作任務由於記在紙上(或手機上)不怕忘記,在做這些困難的工作時的額外壓力會小很多。另外,建議把這類工作放在上午。

最後,作為領導者,或者普通員工,一定不要在很忙的時候再接“猴子”,所謂“猴子”,指的是別人(通常是平級或下屬)交給你的工作任務,它們會來詢問你的看法,希望你給出意見,或做出決策。如果你在很忙的情況下隨後說出“我現在沒時間,稍等給你答覆”,那麼這個猴子就爬到了你的背上,那個人可以輕鬆愉快的離開,而你剛剛梳理清晰的時間又背上了包袱。所以遇到這種情況,直接回答“你看,我現在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請你過段時間再來找我”。

針對第二個問題寫的內容有點多,而且很多內容也並不是這本書上的。忙碌、快節奏、壓力山大,已經成了很多人身上的標籤,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時間管理。

《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領導課》讀後感

第三個問題是“給予反饋,接受反饋”。我把這部分當著這本書的核心。同樣,關於反饋這個問題,很多書裡都把這個問題當作重點,我最近經常唸叨的一句話就是:“去和工程師談談”,這句話出自《重新定義公司》中谷歌的企業文化。作為一家企業的領導者,如果你只和你的高管或中層經理口中瞭解公司的動態,那你很難掌握這家公司的真實狀態。公司的問題、弊端、考核機制的不合理之處,只有和基層員工的談話中才能窺見端倪,同時,這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一個絕佳途徑。因為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自己工作的反饋,否則只會想《贏》一書中那個優秀的女銷售經理,在連續獲得出眾的成績後選擇辭職,因為他“從來沒有得到工作上的反饋”。

給與反饋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幫助員工的成長。老子說過“聖人後其身而身先”。聖人因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身後,把別人的利益放在最前,所以他才能成為別人的領導。所謂利益,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就是成長,就是最終實現自我價值。而一個人的成長,是需要不斷接受反饋的。書中提到“驚喜”式的考評制度。企業的領導往往一年都不和員工說他們做的怎麼樣,只在年終時給出一個籠統的評價,相信沒有人喜歡這種考評制度。即使給出反饋,是對員工的尊重,更是對他們的提攜。同時還可以找出能夠正面接受反饋的員工,這種員工非常可貴。

之所以說能夠正面接受反饋是一種而可貴的品質,是因為領導者特別需要這種品質。相較於員工,領導者其實更需要反饋,因為他們的地位決定著,他們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別人小心翼翼或者別有用心或者處心積慮告訴他們的。他們問的問題,做的事情,冒的風險,很難得到有效的反饋,有些領導者也很難接受真實的反饋。但是作為一家企業的掌舵人,如果他的行為永遠得不到評價,那他如何識別錯誤,取得進步,從而帶領整個公司取得突破呢?想必這也是作為領導者經常遇到的困境。

這本書裡提到要“創造教練制環境”,一是領導者要知道自己不是萬能的,需要教練的培訓,二是領導者要自己做下屬的教練,及時對他們的工作給予反饋與知道,三是要培養自己的下屬成為教練,這樣他們就可以知道他們的下屬。教練制的環境,也有利於形成傑克韋爾奇所講的“坦誠”的企業文化,這將是一家企業保持活力,不斷髮展的不竭動力。

第四個問題是“接班規劃與工作授權”。想必大家身邊都有這樣的人吧,他遲遲得不到提拔,是因為他走了,他的工作沒人做的了。這種情況對個人和對公司來說,都是有害的。作者在書中把是否培養了接班人看作提拔領導者的考量之一,我個人認為,不斷的發現與培養人才,是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

費雪在《怎樣選擇成長股》一書中也提到過,投資者要看公司年報中披露的高管有多少是從這家公司內部提拔的,如果“空降”領導太多的話,就說明這家公司人才培養有問題,優秀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從而說明公司將會遇到問題。

這一部分在這裡我只能點到為止,因為我畢竟沒有做過領導。

第五部分是“為你的團隊把脈,做出相應的調整”。指的是企業在變化莫測的世界中要隨時居安思危,發現問題。作者甚至建議成立“公司特別小組”,專門批評公司的制度和戰略。他認為公司領導者“如履薄冰”是好事,就像微軟一直強調,他們離倒閉只有18個月,實際上,諾基亞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巨星隕落。如果有一天我成為一家公司的領導,我一定會回過頭來反覆讀這一章的內容。

第六部分是“領導者要成為團隊的典範”。這裡我想摘抄書中的一段原文:

領導者所受到的關注比公司其他人都要多,公司裡所有的人都會注意領導者的一言一行。他辦公室的門是開著還是關上?他坐在公司的哪個位置?他的辦公室是怎樣裝修的?他是整天都躲在辦公室裡不出來,還是會四處走動,甚至有時會和員工共進午餐、閒聊一會?他是走著眉頭還是帶著笑容?他的那副表情究竟按時了什麼想法?他的肢體語言是透露著優越與驕傲,還是散發出親切的氣息,讓大家感到他尊重員工,很想好好認識每一個人?他與別人共乘電梯時是怎麼做的?是獨自站在一旁盯著地板,還是與身旁的人友善交談?

怎麼樣,讀了這一段有沒有一種被“擊中”的感覺。作者把領導者比在公司中一隻800磅的大猩猩,人人都在關注著他,這個比喻實在是太貼切了。所以,領導者的言行一致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說明你還沒有做好準備成為一個領導者。(讀這一章時,我滿腦子都是稻盛和夫)

書中的最後一個問題是“發揮你的潛能”。意思是領導者要不斷學習,敢於犯錯,保持成長,給公司帶來公平、坦誠的好環境。要知道,作為一家企業的領導者,自己的成長和公司的成長是相輔相成的,否則領導者本身就會成為公司發展的瓶頸。在這裡,我認為開放的心態特別重要。這既包括對人才的開放包容,敢於做會議室裡最笨的那個人,充分給人才發揮和決策的空間;也包括對錯誤、失誤的容忍,理解失敗的意義同樣重要;最後,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尋求反饋,提升自己。

關於領導力書讀了很多,我認為這本《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領導力》是非常不錯的。除開書中的思想、工具非常有價值外,這本書裡穿插了很多作者的親身經歷,所以讀起來非常的生動。要知道,建議只是建議,作者的親身經驗確實更有價值的參考,往往更容易給人以感同身受的感覺,哪怕對我這種並不是領導的普通員工。所以如果大家想要提升自己的領導力,或者提前為成為領導做點準備,那麼推薦大家讀一下這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