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提速!僅遼寧一省便推出69個混改項目,多地改革實質性“破冰”,涉及這些A股公司

從雙星打響青島國企集團混改“第一槍”、到注資50億山西華艦體育控股集團的成立,從法士特集團入主秦川機床、到遼寧國有企業69個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登榜各地產權交易平臺……今年2季度以來,多地國企改革的實質性破局動作接踵而出。

這些在各地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運作,反映了地方國資在窗口期謀求實質性破局的迫切願望,被業內視為地方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並提速換擋的“吹哨信號”。

多位業內人士接受e公司記者採訪時都認為,全國正掀起地方國企改革熱潮,本輪熱潮呈現不少新趨勢。一方面,前期進展壓力較大的地區開始擔綱國企改革先鋒;另一方面,混改成為撬動本輪熱潮的核心支點;在此過程中,資本市場不僅越來越明顯的表現為檢驗國資國企改革成效的重要“標尺”,同時也將作用於多地國企改革的進程。

3月以來部分地方國資改革標誌性動作一覽

国企改革提速!仅辽宁一省便推出69个混改项目,多地改革实质性“破冰”,涉及这些A股公司

(製表:王小偉)

業內預判,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即將出爐之際,地方正臨屬地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窗口期,未來相關改革動作仍望保持加速節奏,更具有縱深意義的實質性破局可期。不過也有人士提醒,在此趨勢下,僅僅依靠自上而下的規劃、設計和推動是不夠的,更需重視來自於企業的原生動力。

1、突破性首單頻現

4月下旬,青島雙星發佈公告,青島市國資委將持有的雙星集團全部股權劃轉至青島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雙星集團將引入具有支持雙星快速發展所需關鍵資源的戰略投資者,並同步實施員工持股。由此,雙星打響青島國企集團混改“第一槍”。

“雙星的動作之快速,超出了我們預期。我們都把這次混改視為青島國企改革開年來首個重磅消息。”青島市國資人士王可(化名)對e公司記者表示,“畢竟,今年3月份,青島市國資委才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青島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也才剛剛啟動實施。”

無獨有偶。4月28日,華艦體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太原揭牌,成為山西最新成立的一傢俱有國資背景的體育產業集團,目標直指打造產業內旗艦勁旅。此舉被視為貫徹落實山西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精神的重磅落地舉措。

“個案式”首單之外,“集體式”改革也表現出燎原之勢。進入二季度以來,多地國有企業混改項目集中亮相引資。其中,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最新發布了全市2020年精品國企混改項目集中公開推介公告;遼寧更有國有企業69個混改項目通過瀋陽、大連產權交易所平臺公開推介,並同步在北京、上海、廣東等產交所發佈,預計引資額超400億元。

地方國資改革提速換擋,並非侷限於北方。今年2月,湖南國資公司所屬湘誠物業集團舉行職業經理人公開選聘面試,成為全省國企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的標誌。而建立健全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一直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要務。

除了實質性動作迭出,還有不少改革大動作正在醞釀。以安徽為例,繼去年馬鋼集團與中國寶武重組上演安徽國企改革重頭戲之後,今年還將選擇1-2傢俱備條件的省屬企業推進集團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推進合肥新橋機場產權多元化改革。

“國企改革正在出現南北齊進的新局面,尤其地方國企改革正在全面提速。”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對e公司記者表示,“從目前跡象判斷,地方國企改革在‘深水區’開啟加速度的態勢仍將延續;新的內外環境下,未來國企改革走向縱深成為必然。”

2、何以突現提速

多年前,以上海和深圳為代表的綜合改革進展為市場所關注。從本輪迭出的“破冰性”案例來看,此前步調相對遲緩的地區佔比更大,體現出奮起直追的新趨勢。

2015年《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被視為我國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的總綱領,其中明確,到2020年,在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因此,業內認為,多地掀起新一輪國企改革熱潮,有時間表的倒逼作用。

同時,新的內外部環境也被視為突破性首例魚貫而出的重要誘因。“我國國有企業體量大且大多集中在資源、能源、鋼鐵、交通、公用事業等週期性行業,國有企業經營狀況直接影響整體宏觀經濟表現;受疫情等內外複雜環境影響,一季度國企整體營收下滑,尤其對於山西、天津等傳統產業比重大,經濟結構相對單一,國有企業競爭力不夠強的區域,經濟萎縮比例較大,通過國企改革提速,顯然有助於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各方資本參與,激發微觀主體活力,釋放經濟潛力、穩定經濟。”周茂華指出。

除了通過激發微觀活力穩定地方經濟的考量之外,還有觀點認為,多地國企改革“深水區”加速度,與化解債務壓力有關。表徵之一是,與本輪國企改革熱潮相伴生,多地政府隱性債務置換的同步推進。例如,今年3月,天津推出來自19個國企集團的60戶國企混改項目,目標直指提升國有資本回報率、增加財政可用資金。

“處置資產顯然是緩釋風險的方式之一。”王可對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雖然多個省份隱性債務風險等級下降,但2020年部分省份、市縣負擔仍然較重。疫情影響下,不少地方財政收入下滑,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壓力上升。混改引資無疑成為化解壓力的重要路徑,尤其對於此前改革進展壓力較大的地區而言。”

日前,國資委初步形成了新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成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關鍵階段。從目前地方國企改革熱潮特徵來看,“混改”正在成為重要的核心支點。多個地方所推出的“混改”項目,領域之廣、數量之多、速度之快、改革力度之大,都創出紀錄。

以天津為例,60戶精品“混改”項目囊括金融服務、醫藥等多個行業。天津國資監管部門方面對e公司記者透露,全年將在完成13家市管企業“混改”的基礎上,全力推動中環、醫藥、食品等20餘家競爭類市管企業以股權轉讓、增資擴股、上市等多種方式加快“混改”。

在周茂華看來,“混改”提速並非僅體現在地方國有企業方面。“2019年第四批混改試點名單就已經公佈,160戶企業納入其中,資產總量超過2.5萬億元。此外,類似京滬高鐵等央企的上市,都加速了相關資產證券化的步伐。特別是以聯通、東航物流等案例,還出現‘引戰-改制-激活-提效’的全鏈條式‘混改’。”

回溯來看,混合所有制改革自2014年以來逐步推進,2018年中央印發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在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等目標。

“混改”之外,隨著國資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多地還利刃出鞘,劍指國資監管體制改革。

以山西為例,通過首創“品字架構”體制破局。按照山西省國資運營公司黨委委員貟釗的說法,上面一個“口”是指山西省政府;下面兩個“口”,一個是指山西省國資委,專司監管,代表“有形之手”;另一個是山西省國資運營公司,專司運營,代表“市場之手”。“兩者是平行關係、聯合發力,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衡,按照市場化、法治化方式高效運轉,共同推動國有資本佈局優化和高質量轉型發展。”

3、資本市場成檢驗標尺

地方國企改革加速破冰之際,多省市都明確了重點公司作為改革推進的落腳點和先鋒軍,其中不少涉及到A股公司或其大股東。

作為青島“混改”首單,雙星集團方面表示,“混改”後將以輪胎為核心,圍繞橡膠、人工智能及高端裝備、廢舊橡塑綠色生態循環利用三大主業及商業模式創新,打造成為具有“千億”級規模、獨具特色的世界一流企業。基於此,王可認為,這不僅標誌著青島市國有企業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拉開序幕,而且意味著青島國企改革先鋒力量的確定。

山西晉城則把標的瞄向了蘭花集團等重點企業。在最新召開的晉城市政府國資國企改革推進會上,除了作出深化勞動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探索和建立股權激勵機制等部署之外,還專門指出,要推動蘭花集團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天澤集團上市。

不同於“眉毛鬍子一把抓”,重點公司成為國企改革的落腳點,一方面有利於握緊在“深水區”儘快推進國企改革的抓手;另一方面顯然也與各地企業現狀密切相關。

以山西為例,自2015年永東股份和東傑智能登陸A股之後,山西省很長時間都無本地企業A股IPO。即便坐擁數個上市平臺的省屬國有已上市公司,也長期面臨三大窘境。其一,傳統產業絕對主導,上市公司市值普遍不高。目前除了山西汾酒市值超過900億元之外,絕大部分在百億元以下,ST南風等公司市值僅10億元級別。其二,資本市場效率利用低下。Wind統計顯示,山西國企上市以來平均再融資次數僅約2次,不少上市公司由於業績波動,都曾遭遇交易所*ST處理。第三,相當比例的省屬國企仍未打通對接資本市場的通道,省屬國企資產證券化率明顯落後。

正是在此背景下,山西國資改革奮蹄。近來,包括汾酒集團酒業資產整體上市、晉商銀行赴港上市在內,資本市場成為山西國企改革加速破局的重點關注方向。

除了山西之外,安徽也正在加快推進淮南礦業集團整體上市以及華塑股份、國元農保、城建總院、皖墾種業等子公司首發上市。陝西省內,陝西建工等20戶企業也已經完成股改,陝旅股份等企業還已經具備上市申報條件。

王可對此分析認為,資本市場是檢驗國資國企改革成效的最有說服力的標尺。“如何尋求資本市場突破,對於各地國企來說,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是地方國企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

除了“標尺”效用之外,業內認為,資本市場也會作用於改革進程。國企改革專家李錦曾指出,只有將資本市場建設好、將投資者保護好,聚攏人氣、活躍市場,才可能會產生財富效應、投資效應。因此,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是搞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周茂華認為,資本市場與國企改革的伴生互惠作用日趨凸顯。一方面,資本市場的競爭機制會倒逼國有企業改革創新,有利於提高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的定價機制還可以提高國有資產證券化程度,有利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此外,流通機制也會促進國有企業調結構、去產能,有利於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

4、持續突破有有待新思

縱向來看,在本輪尋求突破的地方國資中,此前也都曾嘗試過改革,不過受制於產業結構路徑依賴,難言進展很大。以天津為例,產業結構偏重偏舊、新動能增長點青黃不接、資源環境難以為繼、計劃經濟觀念根深蒂固,一直被視為困擾天津經濟發展的四大瓶頸。作為典型的工業城市,天津多年來主要由工業投資驅動經濟發展,傳統重資產行業比重過大,擠佔了天津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空間。

因此,在本輪國企改革中,不少省份都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謀求發力。其中,山西國資運營公司提出,將高效發揮國有資本“進退流轉保”功能作用,其中“進”就是通過市場化運作,佈局新興產業,支持、撬動山西經濟轉型發展;“退”就是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有序退出不具有發展前景的傳統產業、過剩落後產能和低效無效資產。青島國資部門則專門要求,國有企業要在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賦能改造中走在前列,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轉型升級。湖南也提出加快國企改革、促進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的部署,提出要集中攻關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前沿技術,搶佔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制高點。

“中國整體都在處於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進程中,而國企改革本質上是從管企業到管資本的轉變。在這個雙重轉換期內,國有資本需要騰籠換鳥,優化國有資本佈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周茂華分析說,“不過,雖然多地都提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但地方產業升級轉型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科學的指導思想和新技術支撐下,不斷調整、逐步實現,以常態化的動態調整機制保障產業升級轉型的順利進行。”

王可則認為,在多地改革進程中,僅僅依靠自上而下的規劃、設計和推動或是不夠的,更需要重視來自於企業的原生動力,尤其對於壟斷性國企而言更是如此。“一方面,要保證國有企業持續源源不斷的自發維護原生動力,需要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可以量化的運作機制來,這就是競爭與變革。另一方面,未來能否持續打破所有制壁壘,打破壟斷、特權壁壘,會否繼續推動競爭中性、所有制中性,真正在公平環境中競爭,也是決定地方國企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成果的重要影響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