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房價或邁入10年以上“冷凍期”!曹德旺的預言成“現實”

樓市,到底應不應該救?

放到10年前,這個問題根本不值得討論。

當時大量省會城市房價不過5000-10000之間,長三角與珠三角城市群遠未擁有現在這樣的關注度,外出流動人口還未達到巔峰。

在人口紅利推動製造業、實體經濟繁榮的環境下,全社會的購房槓桿率也沒有超過30%,即便出現了溫州、杭州房價下跌,地市和縣城房價持續陰跌,也沒有掀起太多波瀾。

10年後的現在,救樓市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有數據顯示,在本輪房價上漲潮尚未啟動的2015年,房地產最終需求的變化對於GDP的拉動作用達到了9.9萬億,佔GDP的14.6%。

5年時間過去了,樓市的地位愈發重要。

按投入產出延長表來計算,房地產對建材、金屬、化工、金融、批發零售、交運倉儲等行業的拉動作用超過了20%。

明年起,房價或邁入10年以上“冷凍期”!曹德旺的預言成“現實”


現在國內地產+建築從業人員達5000萬人,某大型招聘網站曾做過統計,在所有行業提供的就業崗位中,房地產/建築/建材/工程行業的競爭指數排名第一。

央行今天發佈了一個報告,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3萬餘戶城鎮居民家庭開展了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住房擁有率達到96.0%,金融資產佔比僅20%左右。

往大里說,房地產關乎各個行業是否興旺。

往小裡說,房地產決定了每個家庭的財富得失。

尤其是樓市在今年罕見的出現了“停頓”,一季度房地產投資額大幅下降,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創近10年以來新低,負增速的環境下,各行各業、每個家庭的生存境況都與樓市密切相連。

這樣的樓市,已經到了“不救不行”的地步。

怎麼救?拿什麼來救?

從各個城市應對的策略來說,大部分都選擇給房企鬆綁,減稅降費,用放鬆預售條件,延遲繳納土地出讓金,讓諸多開發商能夠短暫的喘一口氣,隨著復工率逐步達到90%以上,恢復往年整個市場的正常交投水平。

也有不少城市發佈了刺激需求端的政策,如駐馬店、廣州、寶雞、濟南、青島、海寧,包括最近放鬆個人購房的荊州,但無一不是發佈政策後即宣告撤回,從側面也反映出,在“房住不炒”的框架下,鬆綁樓市是有“底線”的。

明年起,房價或邁入10年以上“冷凍期”!曹德旺的預言成“現實”


如果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政策都不能奏效,樓市又該怎麼救呢?

我們不妨聽聽專家的觀點。

據新京報4月24日報道,知名經濟學者劉世錦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建議對低收入群體直接補貼,補貼的量要達到低收入人群一個月的收入或消費水平。

他認為,“目前中國低於中等收入水平的人有近10億人,可能難以把這麼多人都納入補貼範圍,這就需要確定適合的補貼標準,瞭解多少人在應補貼範圍之內。此外,現在城市中最需要補貼是失業農民工,但在城市中恰恰缺少這部分群體的資料。”

劉世錦的話裡有2個關鍵點:1,給失業農民工發錢,這個群體在城市裡最重要。2,給低收入者發錢有難度,因為統計資料缺失。

筆者認為,“給農民工發錢”恰恰也是救樓市的關鍵一環。

有人覺得房地產市場靠的是金字塔尖的那些有房者,是在售樓部裡排隊的土豪和投機客,事實上,真正支撐樓市走強的,恰恰是農民工這個群體。

舉個例子,去年杭州、深圳、廣州人口流入位居全國前列,杭州流入55.4萬人、深圳流入41.22萬人、廣州流入40.15萬人,其他像寧波(34萬人)、佛山(25.29萬人)、成都(25.1萬人)、長沙(23.98萬人)、武漢(22.67萬人)、重慶(22.53萬人)、西安(19.98萬人)、廈門(18萬人)、珠海(13.26萬人)、合肥(10.2萬人),這些主要的人口流入地,恰恰是房價表現最堅挺的區域。

明年起,房價或邁入10年以上“冷凍期”!曹德旺的預言成“現實”


在人口進入存量時代,新生兒數量不足1500萬,流動人口整體規模開始出現下滑時,哪個城市能吸引更多的農民工,哪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就會“堅如磐石”。

道理很簡單,儘管農民工整體屬於低收入群體,但這部分人口的潛在購買力不可小覷。

隨著300萬人口以下城市全面放開落戶,300-500萬人口的I型大城市、500-10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推動重點人群落戶,在醫療、教育等隱性福利逐步向這一群體傾斜時,農民工紮根城市的意願非常強烈,自然會對樓市形成支撐。

一句話:只有在艱難的時刻留住農民工,讓失業的低收入群體留在城市,房地產才能維持住堅實的“根基”。

給農民工發錢,留住他們,為的是房價維持住現有水平。

給房企現金流加以扶持,給個人購房者鬆綁,為的是樓市能恢復到2018、2019年的同期水平。

從這個角度來講,房價維持在高位就算不錯了,未來可能會邁入10年以上的“冰凍期”。

原因有二。

1,存量人口時代,再也沒有2015-2017年那樣的風口。

統計局去年發佈的《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農民工總量為2.8億人,新增184萬人,增幅僅0.6%,創出新低。

農民工的平均年齡也在逐步增大,2015年時,平均年齡為38.6歲,到2018年已經達到了40.2歲。

海通宏觀發佈的數據顯示,50歲以上農民工佔比,由2008年的11.4%升至2017年的21.3%,9年時間,提高近10個百分點。

明年起,房價或邁入10年以上“冷凍期”!曹德旺的預言成“現實”


顯然,流動人口的整體規模開始逐步縮小,隨著該群體逐步邁向“高齡化”,未來10年隨著收入下降,他們對房地產的支撐作用也會下滑,房價自然難以遇到像2015-2017那樣的高速城鎮化風口。

2,決定房價的最大“購買力”已經消失。

筆者總在重複一個觀點:決定房價上限的,並非是一二線城市,而是大量的三四線城市。

中信建投證券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無論是施工面積、銷售額還是銷售面積,幾百個地市和縣城在全國房地產市場所佔的比例,都達到了60%以上。

之所以大家覺得過去幾年房價上漲速度過快,原因在於2014-2016年開啟的棚改貨幣化、一二線限購帶來的購買力溢出,這2個因素成為推動房價上漲的決定性力量。

但是,2020年是棚改計劃的最後一年,按5年計劃任務的規模來看,今年頂多只有500-600萬套的棚改目標,其中大部分還是實物安置,中小城市最大的現金購買力已經消失。

明年起,房價或邁入10年以上“冷凍期”!曹德旺的預言成“現實”


換個角度來看,正是因為過去幾年房價上漲過快,樓市虛火過剩,湧入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資金過多,才造成了現下“不得不救樓市”的局面,這樣的情況也被曹德旺所言中了。

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近日接受媒體採訪,從一線企業家的角度討論了自己對全球製造產業鏈、中國傳統制造業發展、糧食安全等問題的思考與擔憂。

曹德旺認為: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各個產業誰也離不開誰,沒有高端、低端之分。

記者又問他:如何留住這些製造業企業呢?

他的回答乾脆明瞭:過度的房地產投資導致銀行的資金、勞工等資源都會流向房地產,推高了製造業的成本。不再盲目搞房地產,大批的勞動力、資金就剩下來了。

曹德旺近年來多次接受採訪都會主動談到房地產的問題,這是一位實體企業家的肺腑之言,也是一位智者在年歲漸高時的金玉良言。

他的答案也解釋了3個問題:為什麼房地產讓各個城市都“束手束腳”?為什麼農民工成了樓市的“中堅力量”?為何說樓市過早透支了居民的購買力?

無他,房地產投資過剩了,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房價邁入“冰凍期”並非是壞事,只有資金逐漸從樓市中抽離,同時整個房地產行業產業鏈還能保持平穩,整個社會的資金才能流向製造業和實體經濟。

因此,從明年開始,未來10年既是樓市走向理性的10年,也是中國製造邁入高峰的10年!

浪跡金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