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寶”事件餘波:結構性存款的風險,正被監管緊急摸底!

作者:歐陽劍環 陳瑩瑩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獲悉,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投資出現較大虧損後,部分銀保監局緊急摸底轄內結構性存款等金融產品的運行、銷售情況。

部分銀保監局緊急摸底

“主要是召集了當地幾家國有大行的負責人,瞭解目前結構性存款的運行、銷售等相關情況。”某國有大行華東地區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儘管沒有明確告知摸底原因,但此舉應與近期“原油寶”產品投資糾紛不無關係。


銀行業內人士稱,結構性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波動掛鉤,實現收益,而實際銷售過程中投資者往往對其潛在的風險並不明晰。“近期國際商品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導致‘原油寶’等產品虧損較大,監管摸底其他潛藏風險的金融產品,才能早做預案、保護投資者權益。”


中行“原油寶”事件餘波:結構性存款的風險,正被監管緊急摸底!

來源:《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

針對近期由於國際市場巨幅波動引發的金融產品風險,高層已接連表態。

5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指出,要高度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提高風險意識,強化風險管控。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性,尊重契約,理清責任,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

4月30日,中國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強調,受當前疫情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形勢更加複雜多變,提醒金融消費者進一步增強投資風險意識。銀保監會將持續加大監管力度,督促銀行進一步加強賬戶類產品風險管控,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再引關注

央行數據顯示,3月新增結構性存款8512億元,同比多增8822億元,餘額達到歷史新高的11.67萬億元。


中行“原油寶”事件餘波:結構性存款的風險,正被監管緊急摸底!


不少專家認為,監管部門此時摸底結構性存款等金融產品的風險和銷售等情況,還是源於對當前銀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的擔憂。

在中國證券報記者隨機採訪中,多數銀行客戶對於結構性存款這類產品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者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並不完全掌握。在不少銀行客戶眼中,結構性存款就等同於剛性兌付的存款。而在近期的“原油寶”投資糾紛中,不少投資者亦表示銀行此前的宣傳讓自己誤以為“原油寶”是一款銀行理財產品。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直言,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亟待加強。從操作上來說,要進行全面風險測評,瞭解客戶的風險偏好、投資能力、承受能力等。另外,對於一些複雜金融產品還應有特殊的辦法。比如,個人投資者投資原油期貨,“這類產品除了一般的風險測評外,還應設置一定投資門檻,把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投資者排除在外。”

就結構性存款而言,普益標準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在選購結構性產品時需要注意所掛鉤衍生品資產類型,儘量選擇風險因子較少的掛鉤資產,同時投資者需要時刻銘記風險自擔的原則,選擇與自己風險偏好、投資期限相匹配的產品。(注:編者有刪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