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庭教育指導師竟然建議不要讓奶奶看孩子!

娜娜太忙了,單位業務骨幹,生孩子前,領導就打好預防針了,你抓緊時間生完孩子回來,時間長了就沒你的位置了。娜娜生完孩子兩個月就想著上班去,孩子讓誰看成了個大難題。

這個家庭教育指導師竟然建議不要讓奶奶看孩子!

孩子太小需要爸爸媽媽

婆婆是小學老師退休,按說看孩子沒問題,但是從坐月子起,娘倆就有好多觀點不一致。婆婆當面答應,但是背地裡也會給自己的兒子嘮叨,弄得家裡的氣氛不和諧,說不上來因為啥,就是不和諧。

可是,現在除了婆婆帶孩子,還沒有更合適的人選,媽媽還得一年退休,有婆婆去請保姆也不合適,況且人家也沒有說不給看。

可自古以來,婆媳之間就很難相處,基本上有不少人家都會出現婆媳矛盾。而且,老人和年輕人之間,也有不少觀點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娜娜和婆婆經常會因為帶孩子的問題產生一些矛盾,周圍的鄰居們也總能聽見兩個人的爭吵聲。

所以,到最後,不管婆婆對娜娜有多好,哪哪都覺得她不如自己的母親對自己好;而婆婆這邊呢,也非常委屈,明明是自己累死累活幫孩子們照看孫子,而是卻落不到任何好處,反而還要被人埋怨數落。

困惑的娜娜找到了家庭教育指導師,問問怎麼辦,老師的建議儘量自己帶。與其讓老人帶,弄得家裡雞飛狗跳,遠不如自己看孩子好處多。

這個家庭教育指導師竟然建議不要讓奶奶看孩子!

能自己看孩子就自己看

原因分析:

1. 教育觀念不同

首先,老人和年輕人之間的觀念是非常不一樣的,雖然老人帶孩子會更有經驗,但是在有些地方,他們的思想和觀念是不適合現在的孩子的。

老人年紀大了,易靜不易動,會不利於孩子的運動功能和探索精神的發展。

老人因為年紀大了,自身運動功能下降,安全起見,就會讓孩子少活動,那無形中也減少了孩子鍛鍊自己和探索世界的機會。

2. 婆媳之間易有矛盾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是非常難相處的,大多數家庭中,都有婆媳矛盾。如果我們再讓婆婆來帶孩子的話,就很容易結下怨恨。就像事件中的娜娜一樣,就算婆婆對她再好,也很容易出現矛盾,更何況,並不是所有的婆婆都會對兒媳婦很好,就更容易出現矛盾了。

3. 容易溺愛孩子

我們都說“隔輩親”,奶奶在照看孩子的時候,就很容易會溺愛孩子。而她的這種溺愛,是很容易寵壞孩子的,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

4. 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孩子來說,其實父母的陪伴才是最最重要的。

三歲之前是孩子的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時期,錯過就一生都無法彌補。

現在有不少年輕人都會讓家裡的老人來照顧孩子。但是,長期把孩子丟給老人,不管不顧的話,會影響到親子關係,對孩子十分不利。

這個家庭教育指導師竟然建議不要讓奶奶看孩子!

爸爸媽媽的陪伴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的條件只能讓奶奶看孩子,該怎麼做呢?

1. 站在婆婆的角度看問題

首先,婆媳關係是很難相處的,兩個人想要相處融洽的話,就一定要互相理解。不管怎麼說,婆婆都是長輩,我們對她應該有最基本的尊重,也應該學會多多站在她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多理解婆婆,畢竟帶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她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幫我們照顧孩子。

2. 把事情說開不藏著掖著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兒上,老人和年輕人難免是會有一些矛盾的,而我們解決這些矛盾的最佳方式,就是溝通。老人可能在有些事情上,確實思想比較老舊,但我們不該對他們不尊重,而是應該好好和他們溝通,並做出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決定。

3. 盡最大努力自己帶孩子

確實,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很忙,平時很少有時間去帶孩子。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才應該是最親近的人,父母的陪伴是沒有人能替代的。所以,我們如果能帶孩子的話,就儘量抽時間親自帶孩子,實在沒有時間了再找老人來幫忙為好。

這個家庭教育指導師竟然建議不要讓奶奶看孩子!

婆媳和睦才有利於孩子成長

思齊心語

誰來看孩子是個大問題,關鍵還是要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為角度。三歲之前,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關鍵時期,錯過將是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此時,父母能陪伴孩子就陪伴孩子。實在沒辦法,也不能把孩子扔給老人就不管不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