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学生的反思:大学对人生的意义

大一入学典礼,校长引用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句来勉励过我们这些新生:“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永远记着年过花甲的他说这番话时的坚毅眼神,那是一种半生走来,依然明亮的目光。人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我们的一生会是怎样的历程,没有人能知道,也从来没有标准答案,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内心的声音。


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我们进入一个人生的分水岭,曾经熟悉的人越走越远,而心境也有着大不同,我们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职业,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关注学业之外的东西。


大学生都有一种普遍的焦虑和不安,这与所处大学的水平无关。


象牙塔内的青年人认知依然有限,难以从更大的角度去认识自我,很难选择一个坚定的方向不懈努力。他们常常站在理想与现实的十字路口,左右张望,内心的焦虑感油然而生。


一名大学生的反思:大学对人生的意义

我们面临的本质问题是能力与野心的鸿沟,野心与理想的矛盾。就好比你跌跌撞撞好不容易走到河边,却看不到河对岸在哪,野心告诉你要渡河,但是你却看不清河对岸。


这就很可怕了,很容易河道翻船啊。


不是所有人一开始都能找到河对岸的。成绩不错的人很多,但是敢于探索的人却很少。


普通人和探索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坐在河边抱着游泳圈泡脚,等着雾气散去,天空晴朗时在出发,后者却已经寻找各种方式尝试下河了。


可是,没有什么是不用行动就能等来的啊。水上的雾气也许会散去,但是遮盖在心上的“雾气”却很难消除。


信息化时代,一动手指就能找到上千万条资讯。互联网可以提供信息,提供知识,但却提供不了属于你自己的人生答案。所有非定理性的东西,都是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思考与行动,才是这个时代最缺的东西。前者需要阅读,后者需要勇气。


这让本就缺乏决断力的大学生,产生了不知作何抉择的困惑。他们拿着各种小纸条,希望在各类讲座现场,得到名师只言片语的指点;他们写下充满焦虑的文字,忐忑地按下发送键,希望网络上的大V能直接给他们一个人生的答案。

可惜的是,考试有标准答案,但人生没有。


一名大学生的反思:大学对人生的意义

大学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需求,是学习与成长的净土,但关键还是靠个人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程度。


纵然学校录用众多学子,但你不去交流,也是枉然;

纵然学校可以藏书万册,但你不去品读,也是枉然;

纵然学校请到名师大咖,但你不去听课,也是枉然;

纵然学校举办无数活动,但你不去体验,也是枉然;

纵然学校提供诸多实习,但你不去实践,也是枉然。

大学给了我们一个不断尝试的机会,意气风发,横冲直撞,试错成本低,时间很充裕。我们需要在大学里找到自己的人生答案,才能更好地在毕业后前行。


人生好像一场冒险,我们对未来永远是未知的,当下能做的就是认识自己,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准备付出什么。这是生活必经之苦,也是生活独有的魅力与色彩,正是这未知的探索过程,能让人保持一份好奇,锻炼人的意志,让人快速成长,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得以不负此生。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身边的资源不够,也不是我们拥有的时间不足,而是我们忘记了来到这里的目的。


行动,只有行动,才可能不断尝试,遇到困惑,经历失败,都不算什么事儿。认真反思,重新探索,慢慢地,我们的人生彼岸才会渐渐清晰。


也许这就是我们来到大学的意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