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花楹開 白雲山柯子嶺門崗成新“打卡”點

藍花楹開 白雲山柯子嶺門崗成新“打卡”點

改造後的白雲山柯子嶺門崗。

蓝花楹开 白云山柯子岭门岗成新“打卡”点

改造後的白雲山翠竹園。信息時報記者 胡瀛斌 攝

大洋網訊 設計奇特,造型新穎;藍花楹、醉蝶花、四季海棠等多種花花開驚豔;門崗即是一個小公園……記者獲悉,五一期間,不僅“雲道”廣受歡迎,新建成的白雲山柯子嶺門崗成為市民新的打卡點。同時,白雲山西門和翠竹園等門崗也受到市民追捧。

藍花楹驚豔柯子嶺門崗

“一樹藍花驚雲山,最美門崗柯子嶺!”五一當天,網友Vickymama遊覽白雲山柯子嶺門崗後被驚豔到,不僅當時就拍照發朋友圈“炫耀”,第二天還特地製作視頻發出“邀請”。

作為行道樹,藍花楹在廣州廣為種植。其中,新建的柯子嶺門崗就栽種了好幾棵藍花楹。

位於大金鐘路上的柯子嶺門崗,曾一直因為地形導致門崗門戶界面狹窄,山門又正好直面立交橋,讓人很容易忽略。不過,經過重新設計、建造,柯子嶺門崗“浴火重生”,尤其是新建的242米的輕盈流暢景觀迴廊,讓人耳目一新。

據瞭解,柯子嶺門崗的設計理念為“行雲·流水”,以雲作為場地的肌理元素, 塑造雲廊,打造似流水般的步道和展現山谷間緩緩流水之空間意境。

據瞭解,柯子嶺門崗在改造時後移,拓寬入口敞開面至110米,重塑柯子嶺山路前導空間,設置多層次立體活動平臺,提供集娛樂、運動、交流於一體的場所,成了一處別緻的社區公園。

有趣的是,從空中俯瞰柯子嶺門崗,蜿蜒的迴廊像是羊角一般,讓這個新山門看上去既像五羊雕塑,又像一隻羊頭,似乎在默默訴說著廣州與五羊城的歷史淵源。

眼下,除了正盛開的藍花楹外,還有醉蝶花、玫紅四季海棠、波斯菊、萬壽菊等多種時花花開正當時,原本驚豔的柯子嶺門崗更是驚豔,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前來“打卡”。

南門最快年底建成迎客

“南門最現代,西門最氣派,翠竹園大門最生態。”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工程處副處長唐炯告訴記者,包括柯子嶺門崗在內,白雲山主要門崗由何鏡堂院士領銜的廣州地區大師團隊按照一門一策、一門一景思路,打造彰顯嶺南特色的標識性門崗。據介紹,西門門崗和翠竹園門崗跟柯子嶺門崗幾乎同時建好,而南門門崗,按照計劃5月份開工建設,如果天氣好,一切順利,最快今年年底建成。

據瞭解,位於白雲大道的西門原門崗建築被鬱閉綠化遮擋,景觀雜亂,廣場標識性較弱。經過改造,鬱閉綠化帶變身為慢行景觀帶,市民廣場由4458平方米擴容至11245平方米,完成綠化面積6000平方米,建成具有體驗性和層次感的集散空間;同時優化交通組織,實施人車分流,將白雲山西門打造成優質旅遊觀光點。

唐炯介紹,翠竹園門崗是最自然生態的門崗,其設計理念是“石門”,因為進山道路長且路窄,為此,團隊將原來的空間結合河道開拓改造,讓道路更親近水體,形成自然通透的水岸綠地空間。

白雲山納入升級改造的門崗共有6個大門崗和10個小門崗。其中點睛之筆正是被稱作“雲間花海”的白雲山南門門崗。根據設計理念,新南門將體現廣州“雲山珠水”之秀的地域文化特色,取白雲之意,構嶺南之風,既是雕塑,也是建築。

(信息時報記者 黃熙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