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演《父母爱情》火起来的郭涛,近日因为“掌掴”前女友,上了热搜。

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事情是这样:他有个前女友,交往时她年纪小,还在读书。因为她没吃过苦,所以骄纵任性,经常和郭涛吵架。有一次,她脾气上来了,在校门口和郭涛吵了起来。郭涛见人多,想私下解决,结果女方不依不饶,非要当众吵架。

最后,郭涛怒极攻心,一巴掌下去。说是没克制住。反正俩人后来,也一拍两散了。

吵架本就伤人,何况还动手。

还有更“恐怖”的。

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凌潇肃和唐一菲,婚后一起录制《妻子的浪漫旅行》。有一次,夫妻俩因为起床等问题,吵了起来,凌潇肃幽幽地说了一句:“你信不信我从这(高楼窗边)跳下去?”

他们结婚七年,争吵不断。因为凌潇肃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甚至开窗喜好,都和唐一菲不同。

唐一菲说:“他敢提离婚,我立刻同意。”

有句话说得好:吵起架来,你恨不得打他100个巴掌,离10次婚,老死不相往来。

但想想吵架的那些事儿,又没严重到这个地步。于是日子又这么照过下去。只是婚姻质量始终不高。

如果你想知道:吵架的本质是什么?如何防止“恶性吵架”?

怎么才能让“吵架”变成一种良性沟通?

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干货满满,非常靠谱。

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吵架的本质是什么?

有很多人做过调查,夫妻吵架,原因不外乎:经济原因、婆媳问题、生活习惯、性格磨合等。

但这些都是吵架的“表象”。如果抓不住“吵架的本质”,你永远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罗伊·哈柏说:“大人其实也只是幼稚的小孩。”

首先,很多小孩会通过吵闹,来引起大人的注意,“求关爱”。而伴侣之间,有一方总是“搞事情”,很可能出于这种心理。

《奇葩说》的傅首尔说,自己出生于单亲家庭,不太有安全感。事业上,她可以“叱咤风云”,但她希望老公“老刘”多关怀她。她也吐槽了很多次,跟他吵过很多架,核心诉求就一个:“你能不能走点心,对我浪漫点、用心点!”

很多女人也表示,最近一次吵架,其实就是因为:“感受不到他对我的爱了。”

这种类型的吵架,要么是伴侣给予的爱,的确不够。要么,就是你本身缺乏安全感,在一次次的索要中,确认对方还爱你,搞的双方疲惫不堪。

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其次,夫妻会围绕很多琐事,一争高下。这种吵架类型,在《亲密关系》中被称为“权力的斗争”。

咱们开头也说过:凌潇肃、唐一菲总是围绕生活小事,吵到天昏地暗,累得想离婚。因为每个人都想把日子过成“自己舒服”的样子,于是有了夫妻双方的“博弈”。

更有人觉得,ta不听我的,就是不够爱我。我要通过吵架,让ta理解我、听我的。结果,双方越吵,越失望。好像谁也不愿意让步,于是连带着,对感情也产生了怀疑。

还有的“权力斗争”,斗争失败方,甚至衍生出了“报复心理”——你伤害了我多少,我也要伤害你多少。

最后,有人问,我的伴侣,为什么像个炸药桶,一点就着?其实,他们的愤怒,有时是出于对童年的“痛苦心理”的激烈反抗。

樊登老师说:当一个人遇到“小时候对他伤害最大的事”,他就会立刻变得敏感,情绪突然爆发。

比如,有个读者说:我小时候总是被妈妈“爽约”,说好考好了给我买奥特曼,结果最后又说忘了。有次,妻子答应陪我去看车展,结果她临时说没空、要加班,把我给气得跟她吵了一天。

很多人因为“童年的心理阴影”,在某一件小事上不依不饶。其他人对于这事,可能不觉得有多过分;但他们真的是气坏了。

甚至,因为童年“创伤”,有的人天生比别人“好斗”。

因为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打小孩,有的人从小将愤怒、屈辱埋藏心底;遇到着急上火的事儿,他们的肾上腺素飙升得比普通人快且多。这时候真控制不住自己,对伴侣大发雷霆,而发完火又觉得很愧疚。

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想要解决“恶性吵架”这事,你先要明白一个道理


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人际关系学家约翰·蒂博、哈罗德·凯利在上世纪提出了一个“相互依赖理论”。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心理研究,更能解释很多“亲密关系”的组建和分崩离析。

这个理论认为:一对伴侣选择结婚,是因为双方各有所得。想让亲密关系持续下去,双方都应该维护对方的幸福。

“获利”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金钱需求、情绪需求、性需求、审美需求等。好处并不拘泥于某一特定层面,但“情绪需求”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吵架带来的负面情绪体验,会降低双方的“心理获利水平”。

而评价双方是否都“获利”,有两个标准:一、伴侣是否达到了我们的期望;二、假如没有现在的伴侣,我们认为自己会过得怎么样。

上文说到,“吵架”本质上是求关爱、权利斗争、对抗童年的痛苦心理。如果我们还想和伴侣在一起,不让关系分崩离析,就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次吵架的实质。然后,促成对方幸福感的提升。

如果战争由你挑起,你可以明确向对方表达,你这次“引爆争吵”的实质。不要用各种表象的理由,去包装你这次生气。

假如你的发火,让对方觉得莫名其妙,他可能会觉得,你是一个坏脾气、不讲道理、不值得交往的人。你要引导对方,来满足你的幸福感。

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怎么才能让“吵架”变成一种“良性沟通”?


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首先,你要冷静下来思考:这次的争吵,到底是因为伴侣的错误,还是因为你自己的过往经历、心理创伤有关。盲目的愤怒、撒气,只会把你的爱人,越推越远。

《无拘无束的关系》中,有1个原则,特别“消气”:我的伴侣,很可能不是我此刻“快乐”或“痛苦”的根源。

很多人把自身的痛苦,投射在无辜的伴侣身上,导致二人沟通无果。我们要思考、承认自己的不足,真正理解自己愤怒的原因。然后,针对这类问题,对症下药、先自己解决它。

其次,你要知道,你永远无法改变你的伴侣。一个人的秉性、喜好,是长期形成、相对稳定的。那么,很多架其实没必要吵。

很多人企图通过吵闹,让对方改变习惯、迎合自己,结果两个人都很累很难受。

如果你觉得伴侣睡觉吵,那就分开睡一段时间,白天多接触。如果你觉得伴侣懒,不做家务,你可以买一个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用足洗衣机。

铺设完了“有些事没必要吵”,我们来谈谈,“有必要吵架”的问题,该如何沟通?

心理学:“婚内吵架”是种能力,3个小技巧送给你

这3个“屡试不爽”的小技巧送给你:

  • 肢体语言,是一种独立于话语以的语言。好的肢体语言,可以拉近沟通距离,触发“共情”。

某网友留言说,每次吵架,她老公不仅不推搡她,还在她说得激动、快撞桌角时,拿手挡了一下。这事儿,让她觉得特别感动,气立马消了一半。

而如果你双臂环胸,做出“抵御型”姿态,或你抬高下颚、伸手直指对方,作“压迫型”、“威胁型”姿态,对方也会立马感受到你的敌意。进而,ta也会竖起高高的心墙。

  • 记住自己吵架的目的并不是情绪宣泄,而是解决问题。你要明明白白告诉伴侣,自己吐槽的目的,让对方的“努力”有个方向。

很多人怒极攻心,就口不择言,说一些伤人的话,甚至大打出手。这是“暴力沟通”,会让你们后来的关系,布满不可回想的阴影。

而带有目的性的吵架,最后往往可以解决问题。情绪的消化,要尽量靠自己,而不是发泄在对方身上。

  • 人都喜欢得到认同,你发表不同意见时,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先赞同。

先“求同”,再“存异”,是人与人沟通的广泛技巧。

被肯定的人,会觉得自己被理解了,才会放心诉说委屈。等对方倒完苦水,你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了。这时,对方更可能听得进去。

欲抑先扬、欲拒还迎,本就是我大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人诚不欺我。

最后,别忘了给这次争吵做个总结:“我还是爱你的。这事儿我肯定不会记仇,希望你也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