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舍小氣候對飼養的豬意義重大,重視五方面因素,養豬就輕鬆多了

選好養殖場地,修建豬舍的時候,養殖戶應重視豬舍小氣候,在優良的小氣候環境條件下,能夠更加充分發揮豬種的遺傳潛力,生長潛能,提高飼料轉化率,增強豬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對養豬業意義重大。

養殖戶應因地制宜,考慮這方面因素對養豬業的影響。比如說通常的豬舍建設有磚木結構、混磚結構,以及複合板輕型鋼組裝結構。有單列式,雙列式和多列式等。由於單列式豬舍結構建設投資成本比較低,所以在農村地區,中、小養殖戶採用的比較多,而雙列式豬舍結構比較複雜,投資較多,大、中型專業養豬企業採用較多;多列式豬舍保溫性強,散熱性不好,多在北方地區採用。為了更好的控制豬場的環境,南方熱帶地區通常採用開放式豬舍,北方養豬戶多采用半開放式豬舍。總之建設豬舍,無論採用哪種材料、結構和模式,養殖戶都應該給豬舍創造一個適宜的小氣候環境,讓豬舍的豬,生長環境舒服,採食好,長的肥壯又健康,那麼,顯而易見就更加容易達到養殖目的。適宜的豬舍小氣候主要包括:適宜的溫度、溼度、光照、新鮮的空氣、飼養密度五個方面組成。

豬舍小氣候對飼養的豬意義重大,重視五方面因素,養豬就輕鬆多了

一、豬舍溫度對豬的影響

在高溫或者低溫條件下,豬的機體會發生不同的應激反應。好比說低溫情況下,豬需要利用體內熱能禦寒,降低飼料利用率,抗病能力自然會下降。而適宜的環境溫度,是保證豬正常生長、發育、繁殖的必要條件。反之,如果溫度忽高忽低,對人工馴養多年的豬而言,生長髮育、飼料利用率、抗病能力以及免疫力都非常不利,容易誘發各種疾病。因此,養殖戶要因地制宜,根據養殖情況,管理調控好豬舍的溫度,改善豬圈小氣候,為豬群創造一個適宜它們生長髮育的溫度環境。

豬舍小氣候對飼養的豬意義重大,重視五方面因素,養豬就輕鬆多了

根據小豬怕冷,大豬怕熱的特點,在不同的季節,養殖戶就要調控好養殖環境的溫度。小豬從出生開始,最佳適溫在33℃左右,隨著時間推移,逐步降低環境溫度,在斷奶時降低至23℃左右為宜;育肥豬生長的環境適溫在20℃左右,成年種豬生長的環境適溫在16~19℃。這是比較標準的養豬環境適溫數據。不過在實際操作中,中、小養殖戶也不會,或者說沒有條件嚴格遵守。這裡可以明顯看到的是,斷奶前的仔豬,養殖環境溫度一定要調控好,因為其抵抗力是整個豬生涯中最差的時期。想提高繁殖效率,還應該管理好成年種豬的生長環境的溫度。這對於自繁自養的養豬場來,要求比較高,是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育肥豬抗逆性好上很多,中、小養豬場實際養殖育肥豬,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夏季控制豬舍溫度不應超過30℃,冬季控制豬舍溫度不應低於10℃。最重要的是維持豬舍溫度比較平穩,不要忽高忽低,引起豬體過度的應激反應,造成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生疾病就麻煩了。

豬舍小氣候對飼養的豬意義重大,重視五方面因素,養豬就輕鬆多了

豬舍增溫和降溫措施要靈活調控。比如冬季寒冷,在豬圈裡面臨時鋪設麥秸稻草,採取一些加溫措施,來保證養殖的豬,能夠生活在比較舒服的溫度環境中,從而達到養殖目的。而斷奶前的仔豬和種豬,需要格外注意增溫降溫措施,冬季用保溫箱、或者直接供暖等措施來解決。夏季可以根據養殖條件,降溫採取勤噴水結合電風扇給育肥豬降溫;種公豬和妊娠豬舍,可以採用噴霧降溫或者淋水降溫;保育豬舍可以採用電風扇降溫等措施。總之,要給不同的豬群,創造它們適宜的環境溫度,有助於養殖業更加順利成功,特別是對於繁育的豬群,豬舍溫度調控適宜,對養殖場意義重大。

二、豬舍溼度對豬的影響

豬舍的溼度控制在50%~70%的範圍為宜。溼度過大,有利於各種微生物、寄生蟲的滋生,容易侵染豬,使其生病。比如說過於潮溼的環境,豬容易患細菌和病毒性疾病,還有疥癬病,也叫豬癩,還會引起豬的風溼症等疾病;而過於乾燥的環境,容易引起豬的呼吸系統出現問題,當豬的呼吸道黏膜表面蒸發量加大,黏膜容易乾裂,對病原微生物的防衛能力減弱,就容易患染呼吸道疾病。

豬舍小氣候對飼養的豬意義重大,重視五方面因素,養豬就輕鬆多了

因此,對於豬舍的溼度要調控好,有助於減少豬發生各類疾病,減少影響養豬效率。為了防止糟糕的情況發生,便於飼養管理,建設豬舍地面要有一個微坡度,便於排水,或者採用露縫地板、高床飼養等辦法。同時,有條件的養豬戶,可以採用自動飲水機,解決豬舍潮氣大的問題。定期給豬舍置換墊草、勤於打掃豬的排洩物,通風順暢,保持豬舍溼度適宜。

三、豬舍光照對豬的影響

陽光同樣對豬的生長意義重大,對豬舍的殺菌、消毒、提高豬的免疫力、抵抗力都有非常好的作用。陽光對豬的維生素D合成,保證鈣和磷的吸收,促進骨骼生長,預防佝僂病和軟骨病有重要意義。實際的豬場建設只要符合採光要求,以自然光為主即可。如果在寒冷季節採用封閉式豬舍養豬,就要給豬舍增加日光燈,每天進行適當的補光,對豬的健康生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豬舍小氣候對飼養的豬意義重大,重視五方面因素,養豬就輕鬆多了

無論採用什麼豬舍模式養豬,春秋季節太陽光強度適宜,應採用開放式養殖模式,或者利用採光窗等進行自然採光,讓自然光能夠照射到豬舍內,利用太陽中含有的紫外線,給豬舍進行自然消毒滅菌處理,省去消毒成本,提高豬的抗逆性,降低豬群的發病幾率。冬季給豬舍採取保溫措施的同時,也要協調好豬舍的自然光照度;夏季太陽毒辣,紫外線強烈,做好遮蔭降溫措施。光照管理措施是否得當,對哺乳期和保育期的母豬和仔豬影響最大。適宜的光照時間,促進豬群生長髮育正常,才能促進豬的生產潛力充分發揮。


豬舍小氣候對飼養的豬意義重大,重視五方面因素,養豬就輕鬆多了

四、豬舍空氣對豬的影響

適當通風,保持豬舍空氣新鮮對豬群非常重要。集約化養豬,養殖密度比較大,豬群的呼吸、排洩物發揮會產生有害氣體,比如二氧化碳、氨氣、硫化氫等。如果豬舍內空氣流通不暢,聚集豬圈內部,就會刺激豬的呼吸道,容易引起豬的呼吸道疾病。鬱積的有害氣體還會使得豬群採食欲下降,生產性能下降、抵抗力變弱,免疫力差、發病率和死亡率就會升高。所以,豬舍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是養豬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比如給豬舍設置地角窗、大窗、自動換氣扇、通風屋脊等措施,通過這些通風設施,靈活掌握置換外界新鮮的空氣,維持豬舍空氣良好。如果是在冬季豬舍密封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機械排風設備,每天氣溫升高時,勤於給豬舍通風換氣幾次,還能調節豬舍的溫度和溼度,對促進豬群的良好生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豬舍小氣候對飼養的豬意義重大,重視五方面因素,養豬就輕鬆多了

五、豬舍飼養密度對豬的影響

豬舍的豬,如果用豬籠單獨合理飼養還好說,特別是廣大的小養殖戶,通常採用一個通圈舍,按照豬不同的生育階段,個體大小分群養殖。這種養豬模式一定要控制好養殖密度,最起碼要保證豬的個體與群體之間都有自己的空間和位置。這裡面不僅僅牽扯到空氣質量,採食、休息、運動,還影響到豬群的群居行為。

豬群飼養密度過大以後,間接影響豬的健康和生長力。直接會造成豬群為了爭奪有限的空間,以及豬群中的位置,相互之間會咬架因為,豬的領地意識比較強,而且豬群中有潛規則——“排位大小”。如果飼養密度過大,當有限的“資源”不夠用時,一群豬會對準豬群中最弱的豬撕咬,想趕出豬群“淘汰掉”它。我家養豬過程中發生過這樣的事,特別是夏天高溫天氣,飲水供應不及時,豬群煩躁,對準一頭豬瘋狂撕咬,雖然直接咬不死,也會把體況差的豬折騰的體溫高熱、脫水死掉。所以說,圈舍飼養豬,並不是說密度越大,或者小好。應根據養殖條件、季節性、豬的生育期和管理水平來綜合考量,控制好豬群的養殖密度適中為宜。比如說養殖條件好,管理技術水平高,豬群飼養密度大一些,反之飼養密度要小;冬季豬群飼養密度適當大一些,夏季相反;小豬密度適當大一些,育成豬飼養密度小一些。

豬舍小氣候對飼養的豬意義重大,重視五方面因素,養豬就輕鬆多了

豬舍小氣候環境適宜豬群生長,加強飼養管理,那麼,豬群少生病,群體生產自然喜人。但是,專業養過豬的人都深有體會,組成豬舍小氣候環境的主要五方面因素之間,又相互“制約”。比如說保持豬舍通風,不利於豬舍保溫,冬季提升豬舍溫度,又要減少通風換氣;減少通風不利於維持豬舍空氣新鮮,灑水給豬舍降溫又提高豬舍溼度,增溫保溫豬舍又怕太乾燥等。這種生產上相互之間的矛盾,就需要養殖戶根據自己的養殖條件和養殖目的,提升豬場的飼養管理水平,根據養豬的實際情況,儘量維持這五個方面之間的關係比較平衡。給豬舍的豬,儘可能創造出一個優良的小氣候環境,就比較容易發掘出豬品種的遺傳潛力,提高養殖效率,就是比較輕鬆的一件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