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了纪念屈原,又不在二十四节气中,端午节为什么要放假?

五月初五,端午节。

今天过节,总有人会问,是为了纪念谁,这是典型的西式思维方式的渗入,以致于端午节曾一度被定名为“诗人节”。然而,至少在中国古代,没有一个流传千古的节日是为了纪念谁而设定的,先有节日,后才有慎终追远之意,不可本末倒置——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有端午节,在介子推抱树而焚之前,也早有寒食节。

“节日”是中国的,唯中华文化所独有。

之所以说“独有”,主要是因为这个“节”字。

“节”的繁体字是“節”,这个字的本意,按《说文解字》的说法,“节,竹约也。”竹约,也就是竹子生长过程中出现的节段。

按我的归纳,“节”至少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意思:

第一是区隔、隔断。事物发展,生生灭灭,在起始之间,如同植物生长,有芽萌、花开、叶茂、果结、枯死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不难找出对应的征兆。再入发声,一气呵成,便是“音”,发声中有停顿,就是“节”,故音乐有音声之美,亦有节奏之美。

第二是关键的、重要的。有个词叫“关节”,俗语叫“节骨眼儿”,指的是“关键时刻或位置”,本意却是人身上的关节。《素问》说“人有十二节”,指的是人体四肢的十二大关节,即两腕、两肘、两肩、两髀、两膝、两踝。骨头上的病,多发在关节上,而不在骨干上,因为关节更加脆弱。我们的课本,经常“节选”一段,也不是随随便便选的,而是拣出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是信用。事物发展的征兆,能如约而至,就是信。古有“符节”,就是信用的标志,“以王命往来,必有节以为信。”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虎符”,可以一分为二,作为传令调兵的凭证,以示信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牧羊,却一直操着一根长杆,那并不是牧羊的器物,而是“节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汉书·苏武传》),是使节的信物。

不为了纪念屈原,又不在二十四节气中,端午节为什么要放假?

古代的虎符

这三个意思汇总起来,便是“节日”的真正含义。中国古代的阴阳之道,其实就是对“气”运行的归纳,《周易》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这“刚柔交错”的,实际上就是充塞宇宙的“气”。“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故有“节气”一说。二十四节气歌,小孩子都会背诵。有人论证节气来自于对农事活动的观察,其实不然,“霜降”是天气,“惊蛰”又讲昆虫,“小满”“芒种”则涉农事……节气首先是自然之道,然后才是农事之理,它自然可以指导农事,却不是从农事上来的。

“端午节”还有四个兄弟伙

端午不在二十四节气之中,那它算是个什么“节”呢?

“端午”之名,始见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为寅月,顺次至五月,为午月;“端”有开端之意,初五即为端五,月日合计,是为“端午”。又因“五”是奇数,古代称为阳数,端午又称端阳。

不为了纪念屈原,又不在二十四节气中,端午节为什么要放假?

正月建寅,为寅月,顺次至五月,为午月

《史记》上讲,“大礼与天地同节”。端午并不是单独设立的。五月五,是双阳之数。所以,端午节并不孤单,与它同类设立的,还有另外四个:一月一,是春节;三月三,是上巳节;七月七,是乞巧节;九月九,是重阳节,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统称为“双阳节”。

为什么端午节不是好日子?

九是阳极之数,超过九,就不往下数了,所以11月11,就没有设定节日。没想到这个日子被现代人拿来用了,开头叫“光棍节”,后来被马云“偷”了去,作了“天猫节”,成了购物狂欢日了。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调和是好的,双阳就太多了,所以这5个双阳节都不太好,都不是“佳节”。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这一天,阴阳分,生死争。炎热、躁动、疾病,毒虫……都蠢蠢欲动。今天又是高考第一天,考生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清淡饮食,补充水分,保证中午休息。

汉代应劭《风俗通义》上甚至写:“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五月五日当天不晒荐席”。这一点,连皇帝都不能免俗,宋徽宗赵佶,就生在端午,从小只能就寄养在宫外,以防对皇父不利。五月,宛如施加在俄狄浦斯王身上的诅咒。

不为了纪念屈原,又不在二十四节气中,端午节为什么要放假?

宋徽宗赵佶:出生在端午的皇帝也不能免俗

不过,中国人从来不畏毒。万物相生相克,对付恶月毒日,亦有其法。雄黄酒为了驱蛇,逼得白娘娘现了原形。《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蓄药,也就是采集草药,可能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荆楚岁时记》上也说“竞渡,采杂药。”——所以,赛龙舟的习俗,最早是为了采药,而非纪念屈原。再就是“踏草”的习俗,今天几乎看不到了,“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留下来的只有悬挂艾草、菖蒲的习俗,“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甚至屈原自己也写过挂“艾草”,《离骚》里“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俗人采艾,雅人赏兰,屈原过端午节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后世会把这个节日和他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不是个好日子,在这一天应当互道祝福,用“端午安康”取代“端午快乐”,不过“道术为天下裂”,如果大家对阴阳大道不感兴趣,能多放一天假,也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