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今年以来,“夜间经济”在国内一路走红!2019年8月,广州先后发布《广州夜间消费地图》《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意在擦亮“食在广州”的招牌,打造国际知名的“广州之夜”品牌,到2022年,形成13个全国知名的商圈和

30个经济集聚区。广州夜间经济发展进入新元年。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精心研制并推出《广州夜间经济大数据图鉴》(以下简称《图鉴》),聚焦广州夜间经济现状,从餐饮、住宿、娱乐、旅游、体育、文化和交通等领域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夜间经济的发展趋势作出研判,试图为政府、企业、社会乃至个人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广州夜间经济图景。

“夜间经济”最早由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中心地区夜间空巢现象。近半个世纪以来,夜间经济已发展成为涵盖当日18时到次日6时发生的以服务业为主的商贸活动,包括餐饮、娱乐、购物和文旅等多领域,被视作是高品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标志。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将夜间经济区分为日间延伸型、夜间专项型和全天候型。日间延伸型,是指日间向夜间延伸,日间为主、夜间为辅的经济活动;夜间专项型,指夜间为主、日间为辅的经济活动;全天候型,指经济活动跨越日间和夜间,24小时营业。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发展夜间经济具备相当基础和比较优势,表现为优越的气候和旅游资源、深厚的“夜宵文化”和繁荣的市场经济等。《图鉴》显示,广州的夜间经济整体活跃,餐饮、住宿、娱乐和购物等传统夜间商业领域表现亮眼,文旅、体育、康养和教育等行业潜力大,有待进一步发展。

让我们和《图鉴》一起,走进“广州之夜”。

餐饮篇

广州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的餐饮集聚街区和美食中心,“食在广州”声名远播,“夜宵文化”更是中国“深夜食堂”的典型代表。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超过11万家的餐饮商家在当日18时至次日6时仍在营业;23时仍在营业的商家是日间营业总数的三成,多数商家在晚餐消费高峰后结束营业;次日1时,只剩下16%的餐饮店仍在营业;24小时营业的餐饮店有3678家,占3%。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1 广州餐饮店夜间时段营业数量

酒吧属于夜间专项型服务产业,是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目前有酒吧超过1400家,主要的8条酒吧聚集街基本分布在广州中心城区,大都毗邻珠江。

海珠区:琶醍酒吧街、太古仓酒吧街

越秀区:沿江路酒吧街、环市路酒吧街

天河区:兴盛路酒吧街

荔湾区:白鹅潭酒吧街

白云区:巴星·G5酒吧街

番禺区:渔人码头兰桂坊餐饮酒吧街

住宿篇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有酒店和民宿17947家 ,包括170家星级酒店,21家五星级酒店。广州五星级酒店数量约占全省的15.56% 。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2 广州市各区酒店数量占比

广州民宿以北部山区生态、中部都市文创、南部滨海水乡3大特色片区的总体空间布局为基础,主要分为8大类型:山水生态、温泉康养、农园景观、森林康养、滨海水乡、老广州文创、新广州时尚和古镇古村。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3 广州民宿总体空间布局地图

娱乐篇

夜间娱乐消费主要集中在社交聚会场所,棋牌室、茶馆和网吧电竞在广州的店铺数量均超过1000家,DIY手工坊和KTV(含量贩式KTV和唱吧)超过500家。新店增长率超过10%的夜间娱乐种类有密室推理、新奇体验、桌面游戏、酒吧、轰趴馆和VR等项目。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4 广州部分夜间娱乐店铺数量

广州是夜间观影最活跃的城市之一,约有220家电影院,每10万人拥有约1.5家影院。夜间时段是电影消费的高峰。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统计,19时后的电影场次约占全天场次的四成,最晚场次在次日3时左右开始。广州人均每日19时后电影场次数量为2.3场/万人。其中,天河区夜场电影观影氛围最浓厚,高达每日3.5场/万人。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5 广州市各区每日19时后人均电影场次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6 广州市各区夜场电影场次数量占比

购物篇

2018年广州市零售和餐饮企业七成以上的营业额发生在夜间经济时段,部分24小时便利店的夜间经济营业额占比可达90%。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统计,广州有一站式购物中心78家,营业时间主要集中在10:00-22:00;76.7%的购物中心营业时间普遍为10:00-22:00,部分会在周五及周末延长至22:30

购物中心客流量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在周客流量前十名的购物中心里,天河区有7家,海珠区2家,荔湾区1家。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7 广州购物中心周客流量前十名

截至2019年3月,广州约有3.91万家便利店,便利店数量全国最多,且增长率全国前三,平均每万人约拥有27家便利店,覆盖率25.25%,平均服务面积0.19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6月,广州有4447家连锁品牌便利店,其中24小时营业的超过3191家,占七成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旅游

观光游船、主题灯会、文化体验活动成为广州夜间旅游热度风向标。2019年国庆假期,广州夜间消费同比增长12.5%,在一线城市中位列榜首。其中,广州塔成为夜游热门地,夜间客流占比超80%。

珠江夜游是广州夜间旅游的主打品牌项目,位列国内十大人气游船第一位,是全国人气最高夜游项目。2019年10月1日至5日,珠江夜游共接待游客14.24万人次,同比增长19.33%。经营收入1210.09万元,同比增长32.03%。

广州塔-珠江夜游联游项目,2019年1月至8月累计接待游客50.68万人次,同比增长16.98万人次,增幅达50%。

2019年,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了6条夜间旅游精品线路供游客参考,有“夜游广州”千年古迹之旅、珠江魅力之旅、都市寻味之旅和西关风情之旅等,涵盖了博物馆、知名餐厅、商业区和文化旅游地标等元素。

体育篇

广州开发夜间体育经济有良好的土壤。2019年在广州举办的重要体育赛事涵盖足球、篮球、网球、台球、羽毛球、游泳、攀岩和马拉松等项目,部分赛事设有夜间场次,时间集中在19:00-21:00。

既承办世界性的高级别赛事,也举办国内职业联赛,包括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中超)和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8 2019年广州部分夜间体育赛事日历

广州足球氛围浓厚,拥有两支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的队伍(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和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

3月至8月是比赛旺季,平均每周有一场夜间足球赛事在广州进行。即便在9月至11月,主场赛程较少的淡季,月均仍有两场夜间足球赛事。

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2018赛季的现场观赛人数场均2.25万人次;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以场均4.70万人次排名第一,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场均1.03万人次,上座率分别为85.68%和32.05%左右。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9 中超2018赛季16支球队主场观赛人数和上座率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天河体育中心是广州设施较为完备的综合型体育中心,在承办体育赛事之余,部分场馆会向市民开放,大部分场馆开放至夜间。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10 广州部分综合型体育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内提供夜间体育运动服务的商家约有3500家,涵盖十余种类型。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11 广州部分体育场地类型

天河区体育场地总数和人均拥有的体育场地数量位居广州第一,平均每万人拥有4.59个体育场地。从化区、南沙区、增城区和花都区人均拥有的体育场地数量较少,与该区城镇化程度大致呈正相关。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12 广州市各区体育场地数量

2017年,广州市绿道累计贯通3400公里。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和海珠区常住人口密度高,楼宇分布密集,可用于开发绿道的用地较少,人均绿道里程数低,但其他体育场地种类丰富,数量较多,二者可相互补充。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13 广州各区绿道里程

文化篇

广州夜间文化消费的主要类型包括演唱会、戏剧、音乐会、liveHouse等舞台演出,博物馆、美术馆展览和书店等。

海心沙亚运公园、广州体育馆、宝能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和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举办演唱会的重要场地,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年这四家场馆举办的演唱会有29场。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14 广州演唱会场次数量及场馆容纳量

音乐会、戏剧、话剧等舞台演出是夜间文化消费的重要部分。从10月和11月的演出排期来看,广州大剧院、星海音乐厅和广东艺术剧院的夜间演出总数预计有90场,占演出总数的84%,主要集中在周五和周末的夜间。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15 广州戏剧及音乐会场次数量(2019年10-11月)

LiveHouse是一种新兴文化消费场所,受到大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喜爱。据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统计,广州2019年LiveHouse演出预计有252场,平均不到1.5天就有一场,大部分演出集中在MAOLivehouse广州和TU凸空间。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16 广州部分LiveHouse场次数量

广州有各类博物馆57家,包括32家文物类博物馆,16家行业类博物馆和9家非国有博物馆。

2019年8月以前,广州地区博物馆主要在日间开放,一般在17时前闭馆。

《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后,广州在夜间开放的博物馆增至12家,提供与日间基本一致的服务,夜游项目有所丰富。2019年8月,共有近4万名游客夜游博物馆。国庆假期内,广州各博物馆夜游人数达3.6万余名。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17 广州延时开放和夜间开放博物馆

阅读消费是广州夜间经济中文化消费的潜在发力点和增长点。广州的特色书店一般开设在商场和大型购物中心,大部分经营至夜间22时。

2019年9月,1200bookshop关闭天河北店,同时将中信后街店的营业结束时间提前至22时。广州24小时营业书店减少至两家,分别是天河区的1200bookshop体育东店和海珠区T.I.T创意园内的树德生活馆24小时复合店。

交通篇

公共交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和重要保障。广州作为常住人口千万级超大城市,夜间出行需求较大。

广州是国内开行夜间公交数量最多的城市,夜间公交线路数量超过100条,运营时间集中在22时至次日1时。2019年1月至8月,观光巴士夜游线路游客量达到43万人次,追平了日间游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8%。

广州地铁线路运营时间总体大致为06:00-23:00,日运营时长约17小时,22时后运营站点超过200个,晚高峰客流控制时间段主要在17:30-20:30

32个起始站中,首班车发车时间集中在6:00-7:00,末班车集中在23:00-23:30。最晚发车的站点是8号线凤凰新村站,发车时间为23:40。而北京、上海的地铁最晚运营时间均超过当日24时。

首份“夜间经济”媒体智库报告来了

图18 广州地铁各线路末班车时间

至2016年底,广州市共有22122辆出租车,中心六区(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黄埔区和白云区)达到19988辆。

在广州市中心六区,出租车工作日出行量凌晨5点最低,在早高峰期间快速到达高点并保持(约2.2万车次),晚高峰期间却因道路拥堵、换班等原因出行量下降(约1.5万车次),夜间22点出租车出行量最高(约2.5万车次)。其中,上下客点主要分布于越秀区的各主要干道、天河区的商务中心。

未来发展趋势

夜间经济虽不鲜见,但多呈现出自发性和原生性的特点,夜间经济的发展潜力仍很大。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对夜间经济发展趋势作出如下预测。

一、聚合各方资源,夜间经济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

二、“8+4”工作生活圈逐步形成,12小时工作生活成为新常态

三、夜间生活半径将进一步扩大,跨城“多栖生活”成新风尚

四、更多新就业岗位将出现,“斜杠生活”日渐普遍五、夜间消费供给侧获得大发展,满足多元新需求的新业态不断涌现

六、公共管理新思维日趋重要,夜间管理新模式应运而生

七、全生活场景消费综合体将成潮流

八、夜间生活新理念逐渐塑造,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同向推进

本文节选自《广州夜间经济大数据图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