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道德经内外直解》混成章第二十五


《太上道德经内外直解》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章重申言“道”之始源,分先天后天。外、内讲。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老君重复申言天地万物未生之前,所存在着乃混元一炁,或称混元灵炁、混元道炁。宇宙万物由此元炁化生,元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而分天地,阴阳二气经历三次互索而生成六气(六气者:震雷、坎水、艮山、巽风、离火、兑泽,合天乾、地坤,演生八卦。)六气化生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生万物。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万物由元始道炁化生,阴阳二气升降有序,日月往来无间,周而复始,四季循环,生生不息。混元一炁,于鸿蒙未判,天地未分,日月未光之时,处寂寥之境,默默化育宇宙万物,故曰“寂兮廖兮”。元炁生阴阳二气,二气升降有度,春夏秋冬循环不息,日月往还无间而分昼夜,故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母:元始一炁。(母—化生—子)

子:天地、阴阳二气,日、月、星、辰、六气、五行、圣灵、人类及万物。元炁化生万物后,功成而不居,尊为“天下之母”。

《太上道德经内外直解》混成章第二十五

关于混元一炁之阐释,参《吕祖全书》卷十六内文作进一步诠释:

盖修道之士。不明根本。徒寻枝叶。虽极精进。如木无根。亦复何益。夫此根本。原于混元一炁。天地未分。日月未光。混沌太无。无象无名。无声无臭。天得之而为天。四时行。寒暑运。日以之升。月以之恒。云霞雨露。风雷电雹。皆一炁循环。昼夜无停。地得之而为地。山以之峙。水以之流。载岳不重。容海不泄。非斯一炁。孰主之乎。人得天地之炁以生。是以秉天之炁而为阳。秉地之炁而为阴。阳健阴顺。二炁迭运。如环无端。儒曰天命之性。释曰本来面目。道曰究父母未生之前。皆指此炁。而理寓乎其中矣。太上曰。象帝之先。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从古佛仙圣贤。修身立命。修此而已。著经垂世。明此而已。近世蒸民。不知反本。不务躬行。向外索求。读尽圣经。繙穷秘典。而于自己一点元阳真气。任其汨没。至死不明。良可深悼。吾今为汝实会众等。显示修真之要。务在明此先天一炁。是谓玄真之体。盖此炁也。无极而太极。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在人一身。藏于黄庭之内。通乎百脉之间。第一进修之功。务宜从兹下手。

《太上道德经内外直解》混成章第二十五

今按吕祖所言,简述上文内容大意:

(一)元始一炁称名为道之根,存于天地日月未判之前。

(二)元始一炁由无极而太极,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生三才:

天:为阳,成象,星辰、日月升降有度,周而复始。阴阳二气互夑,往复循环而形成云霞雨露,风雷电雹。

地:为阴,成形。负载山、河、水流、海洋、土泥及动植物等。

人:父阳,母阴。父母二气交媾孕育成形体而生于天地,人身外属阳,内属阴。人未生以前,曰先天,既生后,曰后天。

先天:曰“混元”为无形,为性,与道合一。

后天:既生于天地后,曰胎元,为有形,为命,与道分离。

元始一炁朴散后,三教尊称始炁虽不同,惟原理实一。儒曰天命之性,含五常八德之性,教人从实,恐人无所依据。释参本来面目,即“色空”,了生死之道。道究父母未生之前,即“无为”,教人重返虚灵之根。

人生于天地后,元始之炁匿在人身小天地中,藏在黄庭之内,此炁通乎百脉之间。修真者,第一修之功,务宜从兹下手,从静坐入门,养炼真气。

《太上道德经内外直解》混成章第二十五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为天地群生共由之路,公共之端,浩浩渊渊,莫可形容,故强名曰:

大: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高而无上,罗而无外,无边表,无有尽处。

逝:道的运行,永不停息,观天地日月往来运行不息,周而复始,四季序,分昼夜。

远:无穷,深奥,远不可闻见,无所至极。

反:同返。复归。修真者,可返归回到先天“性”的原处。

元始一炁朴散后,生于天地,化生圣灵,包括仙佛圣贤,日月星辰并万物。万物既具有后天形相,“道”之释义不能以言语来形容,老君不得已乃强名创造万物之根源者曰“道”。

《太上道德经内外直解》混成章第二十五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

道化育天地人三才,三才皆由道中孕育,故宇宙内含灵至高至大者有四:道、天、地、王。

为何王亦大?参看吕祖《三尼医世说述》龙门正宗闵一得序文:

良医攻疾,必去其疾,而后元气可通。子不闻老子言乎?“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王亦大者,薄海内外,百万亿生灵之所归,有旋乾转坤之权也。道与权合,则兵刑礼乐,革旧俗而新之,权足以去其疾而奠安之也。有道而无权,岂能于凶人败类而亦安之怀之也哉!世人为病有二:曰人运之病,曰天运之病。人运之病,戾气所钟,所谓“自作之孽不可活”,惟有权者能医之。天运之病,协气可追,所谓“天作孽犹可为也”,惟有道者能医之。

圣人以疾病作喻“世道之病”,世道衰落,道德沦亡,谁能医治?唯有权之圣王、君主,今日之统治者能治之,因统治者拥有权力,可医治百姓之通病,替天行正道,故曰“王亦大”。

再参《洞古经》入圣章内文:纯纯全全。合乎大方。溟溟涬涬。合乎无伦。天地之大。我之所维。万物之众。我之所持。曷有穷尽。以语其弊哉。

李涵虚祖师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无方体。高无等伦。天地万物。皆我维持。虽有善言者。亦不能寻究其弊。以其无尽也。世间有尽者。即有弊端可语。道无穷终。安有弊之可语哉。

《太上道德经内外直解》混成章第二十五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言上述四大皆法式于自然,盖因元始一炁以自然之道分阴阳,化生万物,由此而往下推:“道法自然”而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在造化的过程中,绝无半点矫揉造作,故曰法自然。

内讲:

天法道。道法自然。

关于天法道,道法自然,参看《医道还元》卷九内文作进一步诠释:

吕真人曰:何谓身即道而道即身?盖人当性命合一后,真元凝固,百脉归根,中宫虚灵之地,结成一点元阳,以运行于内景,举上下四隅,无非此真灵所管照,此身之内,直如天地一大造化,无有而无不有,必还到静虚无极本体,则谓之道可,谓之真身亦无不可,故曰:身即道而道即身。《太上经》云:“天法道,道法自然”。修持之士,造到此境,亦依然一法道之天地也。何谓气是形而形是?盖指人之真形而言,凡夫之体,不过一幻质耳。修持性命者,到得功力充满,内景纯是天地令阳之真气鼓荡,当其鼓荡周行则为气,当其凝而聚之,则为真形,久之而出入可以无碍,自成得妙行光景,从可知真身之形,即气结而成,非有他也。如此故曰:气是形而形是气。形气无所分,分者在聚散耳。所以丹书云:“聚则为形,散则为气”,非妄言也。真形可久,幻质不能长存,人亦何惮而不求至真耶?

《太上道德经内外直解》混成章第二十五

吕祖先师上文,按修丹次序以言道法:

第一阶段:先言“身即道道即身”。

人能修静若入虚,真气自中丹田生,真气贯越人身上中下三田,结成一点元阳,达此阶段,谓之真身,但依然一法道之身即天法道,道法自然,或曰身即道道即身。

第二阶段:气是形而形是气。

炼功炼至真气凝结成真身之形,元神出舍,身外见身之时,达此火候则曰“气是形而形是气”,亦即修功已臻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清合一阶段。至此,丹黍完成,虽肉身仍在尘世,已作陆地神仙矣。

本章旨:

老君重申言“道”化育天地万物,世人欲重返先天无极元始一炁之“元性本体”,须知内外双修,炼至三清合一,则超凡入圣域,与仙佛同体,一真永得矣。

《太上道德经内外直解》混成章第二十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