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送中老去,感受最長久的幸福!

在目送中老去,感受最長久的幸福!

《目送》是龍應臺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有一部感人至深的散文集。是一本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是一本感悟人性的人生之書。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書中,龍應臺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從牽著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著年邁母親如帶著女兒一般,以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

當你打開書的第一篇《目送》,也是本書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文章。你會被她的文字深深折服,她的文字不浮誇,卻很讓人感同身受。每個字似乎都在告訴我們,關於人生,關於父母,關於孩子,關於成長的故事。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這讓我想起,母親送我上高中,母親把我送到了學校。我進了學校的大門,和母親揮手告別,母親久久的站立沒有動,而我不時的回頭,看母親,母親不斷的揮手,還不時的擦拭著眼淚,我知道母親讓我不要回頭,就是怕我看到她深情的眼淚。這是母親目送我的背影。

上了大學,父親雖然沒有送我去學校,但是從家裡一直送到了村頭。父親也是久久站立,我回頭揮手示意父親回去。可父親始終目送著我的背影遠去!

參加工作後,直到有了自己的家,邀請父母到新房看看,然後輪到我目送父母的背影,我也看著他們走遠後,我才走回自己的新房,有種說不出的情感!

太多的目送,太多的告別,每次都會發現自己的成長,發現父母的容顏漸老!

小時候,都是父母目送我們,長大後,我們開始慢慢的目送他們。漸漸的才懂得,父母與子女總是在不經意的目送中,慢慢的變得有距離感,慢慢的變得陪伴的時間越來越少,然而我們還總是在藉口工作忙碌,連回家吃一頓飯的時間都沒有。

每一次目送,都是何等的無奈與不捨,每一次目送,都是我們對於子女的期盼,對於父母的祝願!

在《目送》中,龍應臺明顯地將筆觸伸向了“人”的內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說著生命中的悲歡離合。述說著親情的血濃於水,也述說著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訴人們親人的重要與親情的珍貴。

“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隨著身份的轉變,每一次目送的心情大不一樣。只是第一次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目送卻成了永別。” 這或許就是作者想要告訴給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當我們慢慢長大,就會發現,你需要一個人去面對,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父母替代不了你。在你面對種種困難時,也需要自己去面對和解決,因為你已經不再是小孩,不再是那個只會吃,只會玩的小孩。

我們長大成人後,一個人的時光會很多,因為你需要自己去完成你的夢想,你也會有自己的家庭,你還會有自己的孩子,你還要作為父母去關注和關心他們。那個時候,你不得不獨自去做事,不得不獨自去承受,不得不獨自去走完屬於你的人生。因為父母漸漸老去,你的責任和義務將隨之而來,你需要贍養父母,需要撫養自己的孩子,還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

就像作者說的那樣: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

這都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學習和克服,因為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現成的答案。我們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去找尋,自己去鍛鍊,然後讓自己變得強大,讓自己可以去繼續走自己的路,可能這條路只有你自己一個人。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到了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

這是作者對於幸福的定義。這簡單的幸福,不也是我們每個人所追求的嗎?

生活中我們不必恐懼,因為再大的困難,都會有辦法去解決。所以無需每天活的戰戰兢兢。我們應該樂觀的去面對,這樣你總是會被幸福包圍。

早上和你告別的人,晚上平安回來,是一種幸福。曾經說再見,下次再見的時候,你們各自安好,也是一種幸福。

就像我每天疲於奔命的工作,晚上回到家中,可以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可以喝上一杯熱水,我覺得我是幸福的。

就像每次打電話給父母,可以聽見他們清脆的聲音,家裡一切安好,他們身體安好,這就是我要的幸福。

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只要你覺得你幸福,那麼就是幸福。無所謂大富大貴,無所謂身份地位,即使每天粗茶談飯,即使每天筋疲力盡,那都是幸福的!

作者曾是一個語言犀利的人,可寫到親情,總會觸碰到自己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他用樸素的文字像我們展示了幾代人的心情。讓我們感受到,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作為現實的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整個散文集還是值得你去品味,去感知成長,感知背影,感知人生!感受濃濃的親情,感受那真摯的感情!

作者關於親情的描述,總是扣人心絃,不經意就會讓你產生共鳴。其實,我們談論父母時,總是會痛恨無情的歲月,他讓父母的容顏老去。在討論家的時候,又特別歡喜,因為家是我們最溫暖的避風港。每當我想起他們,我們都會感受無比的歡心,乃至熱淚盈眶,但我相信那是幸福的淚水!

目送是一個人對另一個即將遠行的人的注視,也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深情的告白。此時無聲勝有聲!

目送,表面上是你在目送那個遠行人,殊不知,其實那人也在心裡目送你,目送的是牽掛,是不捨,但更深層次地說是愛,是充滿愛意的目送,那就是幸福!

目送,其實是另外的一種重逢,因為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在別處重逢,只不過,到那時,已經被無情的歲月,吞噬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

目送父母老去的背影,目送孩子的成長的歡笑,我們都將會在彼此的目送中慢慢變老,直到消失在那最美的時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