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有兩個國王但國王卻不能行使權力

斯巴達原本只是地名,原來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種的平原”。而我們通常意義上講的斯巴達人其實叫做多利亞人,多利亞人屬於希臘人的一個分支。他們來自伊庇魯斯地區,屬於典型的野蠻民族,多利亞人在大約前1100—1000年自伊庇魯斯和馬其頓西南地區入侵了希臘,毀滅了邁錫尼文明。此後希臘退回了野蠻時期,直到前776年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這使得古希臘重新獲得生機。我們熟悉的雅典,斯巴達都是這個時候的城邦。

而當時一支多利亞人到達了斯巴達地區,多利亞人在征服斯巴達之後,把當地的拉哥尼亞人貶為奴隸。這些奴隸被稱作希洛人,而後斯巴達人通過戰爭又征服了鄰邦美塞尼亞,又把美塞尼亞人也變為奴隸,這些奴隸也被歸於希洛人這一類型。

在斯巴達的人口,可以分為多利亞人,庇裡阿西人,希洛人。斯巴達人是入侵斯巴達後定居於此的征服者,庇裡阿西人指歸順或早早向入侵的斯巴達人投降但未能進入統治層的人,希洛人則屬於最下層的人。不同階層的人,居住地不同,分工明確。斯巴達的三個階層,即斯巴達人、庇裡阿西人和希洛人的構成比例,據說是1∶7∶16。

由於希洛人的數量是遠遠多於多利亞人的,為了維持對希洛人的壓迫與剝削。同時也為了鎮壓希洛人的反抗,多利亞人被迫需要強大的軍隊,人數稀少的多利亞人只好全民軍隊化。或者用一句話來說,斯巴達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支軍隊,更準確的說,這是一隻軍隊的國家。

斯巴達有兩個國王但國王卻不能行使權力

呂庫古

在前8世紀的時期,斯巴達出現了一位改革者,名字叫做呂庫古。呂庫古本人是一位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斯巴達人,在考察東地中海地區的國家之後,也是在他的手上,多利亞人變成了徹徹底底的軍隊國家。

呂庫古頒佈的法令中,斯巴達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要在這5個監察官的監督下接受體能測試。只有身體健全的嬰兒才能通過檢測,成為斯巴達人。殘疾的兒童好一點的是降為庇裡阿西人,差一點是變成希洛人或者拋棄。從7歲開始,孩子就必須參加軍隊訓練,在到20歲之前必須完成“達標儀式”的考驗。就是這些未成年人到了20歲之前就要半裸身體,僅持弓箭、劍、矛和盾走進山林原野,憑自己的本事在那裡待上7天。沒有食物,他們就靠偷竊希洛人的家畜或抓捕野豬等為食,而且他們的成年儀式是砍下一個希洛人的頭顱。

而且呂庫古還規定斯巴達只能使用鐵幣,而此時的古希臘人基本使用的是銀幣。要知道鐵幣都是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貨幣,斯巴達之所以採用鐵幣正是呂庫古的良苦用心,通過改革貨幣抑制斯巴達的經濟發展,斯巴達的只需要自給自足就行了。這樣可以維護斯巴達的社會的平等,不會因為經濟差異而發生社會分化,可以使得斯巴達的軍隊永遠保持戰鬥力。

呂庫古改革裡面最為重要的是對於國家機構的改革。斯巴達的國家機構最為重要的是公民大會,斯巴達的公民大會是由全體30到60歲的斯巴達公民組成。由公民大會選出5名監察官和28個60歲以上公民的代表,5名監察官組成監督官廳,而28個公民代表和兩個國王組成長老議會。斯巴達的兩位國王則是來自建國之後就存在的兩個國王家族,長老議會決定斯巴達的內政和外交。由於呂庫古的改革已經在最後變成了固定的規定,斯巴達一直執行呂庫古的改革,所以國王的權力實際上並不大。

斯巴達有兩個國王但國王卻不能行使權力

斯巴達持矛重步兵

而斯巴達的兩位國王是來自斯巴達建國之後就存在的兩個家族,國王之位由這兩個家族傳承,而且他們可免除7歲開始的集體生活,也免除20歲時要經歷的那個極不人性的“達標儀式”。但是兩個國王的主要任務是領兵打仗,他們的所有權力也被限制於斯巴達的軍事方面,他們不能夠加入斯巴達的內政和外交。

這也是因為呂庫古的改革,兩位國王雖然有過想法,但是卻不能行動。因為斯巴達社會是一個大軍營,斯巴達人組成的公民大會實際上根本沒有太大的作用。因為斯巴達人從小接受的訓練就只有服從二字,而由於常年在外征戰,活到60歲以上的公民基本上十分稀少。這也使得長老議會是一個空架子,真正的權力掌握在每年一換的監督官廳手中,他們屬於監察機構,權力十分大。甚至國王的婚姻也被他們干涉,國王的戰略指揮也有他們參與。可以說他們才是斯巴達的權力中心。

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公民大會推舉的5名監察官才是斯巴達的國王,斯巴達的國王在本質上講只是世襲的軍事將領,而非國家的領導者。而有兩位國王很有可能是其中一位戰死的時候,另一位可以立刻接替軍事領袖的地位指揮戰鬥。所以斯巴達的國王才會有兩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