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羅馬人的故事》之——另一種說法

按照鹽野七生對羅馬的描述,更像原始部落聚居地,因為沒發現那個時代的羅馬有金屬貨幣。而按照其他說法,當時拉丁人已經發展到城邦國家林立階段,沒有金屬貨幣,並不代表不發達。

讀《羅馬人的故事》之——另一種說法


羅馬人當時的貨幣未必是金屬貨幣,就是金銀幣之類。那時的貨幣,傳到今天可能我們也認不出,一片碎陶片,那會兒也許就是錢。


就像歐洲人進入美洲之前,當地印第安人也沒有金屬貨幣,但發展水平超過同時代的歐洲。只不過隨後歐洲人帶來一樣超級武器,病菌,一個傳染倆,讓沒有免疫力的印第安人幾乎絕種,古代美洲人日常生活到底什麼樣,永遠成謎。

羅馬人搶劫薩賓婦女,可能只是羅馬國和薩賓國一次邊境衝突,幾個村莊被洗劫。隨後薩賓國派兵征討,戰爭持續三年。對於當時的經濟水平,兩國都打得瀕於崩潰,不得不坐下來談判,談判結果如下


1、薩賓國統兵大將,留在羅馬,和羅馬國王羅穆路斯一起成為羅馬共主。


2、搶走的薩賓婦女,願意回鄉的可以回鄉,願意和羅馬人一起的,羅馬人要像夫人一樣尊重。


3、羅馬元老院讓出三分之一議員名額給薩賓國,由薩賓國派人擔任。


按照鹽野七生的說法,卻是薩賓國王親自領兵,也是打了三年。結果從羅馬出來一群薩賓婦女,抱著三年裡和搶劫者生的娃出來勸架,薩賓國王就軟了,於是帶著整個部落和羅馬合併。

讀《羅馬人的故事》之——另一種說法

無論從邏輯還是人情,個人覺得這部分有些反常識,經過查找資料,換了一個更符合常識的描述。


很多讀者說鹽野七生是羅馬腦殘粉,一切都是羅馬厲害,而且是偉光正的厲害。


作為腦殘粉,鹽野七生刻苦用功倒是真的,畢竟之前沒有人用通俗的語言,把羅馬的歷史,按照每一個統治者的順序詳細講一遍。


從薩賓國給出的三個條件可以看出,羅馬搶一堆妹子,改善了人口比例,自己卻淪為薩賓的屬國。薩賓議員可以在羅馬元老院參政,薩賓朝廷中卻沒有羅馬人什麼事。


羅穆路斯對這種結果不能忍,5年之後,在一次拜神儀式中,親手殺了薩賓派來的羅馬共主,之後找了300侍衛,手拿羅馬刑杖不離左右。但老天爺讓這麼嚴密的保衛措施

變得沒用。


讀《羅馬人的故事》之——另一種說法


讀《羅馬人的故事》之——另一種說法


一天響晴白日,卻突然天降黑雲,一時伸手不見指,對面不見人,很快恢復了晴天,卻發現羅穆路斯不見了。從描述來看,很可能遭遇了異常天氣。因為第三代羅馬王,據記載是被雷劈死的,羅穆路斯遭遇突然天氣災難也有可能。


讀《羅馬人的故事》之——另一種說法



羅穆路斯失蹤之後,薩賓派來的議員,和羅馬原本的元老院議員不斷扯皮,核心目的就是不能讓羅穆路斯的子孫繼承王位。接著有鼻子有眼的說,根據某種跡象,薩賓國一位賢人,就是神指示的下任羅馬王。


這位賢人恰好是薩賓國王的女婿,這裡的薩賓國王,就是被羅穆路斯弄死的那位薩賓共主,這個事實也被鹽野七生完美忽略。賢人名叫努馬,年輕時曾遊歷四方,成了拉丁地區最有見識的人,至少比起羅馬人,努馬的學問簡直是半神之體。


經過一套先拒絕再被打動,如同《三國演義》裡劉備對孔明嚎啕大哭,先生不出山,難道眼看萬民在亂世生不如死。在薩賓派議員類似表演下,努馬最終表示,願意為羅馬貢獻終身,由此成為羅馬第二代國王。


在封王大典上又表演了一頓,說如果有鳥群從他右邊飛過,代表神的選擇,他才接任羅馬之主,現場果然如此。羅馬人也服了,原來是神的旨意,羅穆路斯後人為王徹底沒戲。


讀《羅馬人的故事》之——另一種說法


恰好此時努馬的妻子死了。共主女婿的身份雖然沒用了,但也解放了努馬,不用再揹負作為薩賓人這個包袱了。努馬宣佈,他娶了羅馬森林女神做妻子,是真的女神!因為誰也沒見過。



努馬解散了300貼身侍衛,去女神老婆那聆聽神諭,你們湊什麼熱鬧?元老院和市民大會也一樣,老老實實聽我轉達神諭就好,沒啥可討論的,神諭!懂不懂?


而且後世證明,努馬這些神諭,大部分是對羅馬有好處的,雖然神諭神馬的,後世一看就是手段,但羅馬人覺得遵守起來感覺也挺好,不看手段看療效。


薩賓派議員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歷史上這種事情並不罕見,本以為扶持起一個傀儡,結果發現是個對頭。


德國皇帝把自己的私人牧師推上教皇寶座,結果這位教皇只忠實於羅馬教廷的利益。二戰期間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無比後悔提名好友出任美國最高法官。因為上任之後,這位最高法官經常和羅斯福唱反調,可最高法官是終身制,推得上去卻拉不下來。


努馬的外孫後來成為第4任羅馬國王,作為一個在羅馬出生的薩賓人,已經認同自己是個羅馬人。登基後就對薩賓國發動戰爭,薩賓國戰敗,不久被羅馬吞併。從此羅馬人中只有薩賓人一族,但再沒有薩賓國。

讀《羅馬人的故事》之——另一種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