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车市行情续继暴跌,细数影响车市的几宗“罪”!

今年以来,国内的汽车市场无疑不在宣示着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共识,那就是车市止不住的颓势。从销量上来看,国内的汽车市场已经连续三个月同比销量增速下滑,整个车市经济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就连每年最为火热的"金九银十"之际,销量大盘仍旧不如往年。而造成汽车市场如此颓势的原因,也不只是没钱一个原因那么简单。

车市呈现饱和状态

如果能回顾今年车市的几大状态,SUV红利的逐渐下降一定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在SUV没有攻占汽车市场之前,轿车一直是大家的主流。而在过去十年,恰好是SUV野蛮生长的十年,正是因为大家对SUV的需求逐渐增大,不仅带动了这个细分市场的飞速发展,更是让一大批自主车企搭着SUV的春风迅猛增长起来。

不过,无论是在什么市场,总是会有趋于饱和的时期,毕竟市场就那么大。于是经过十年飞速发展的SUV市场基本已经饱和,随着合资品牌SUV在细分市场布局完成,加之A级轿车品质的提升,自主SUV车企相继迎来了增长瓶颈期,特别是一些主攻SUV放弃轿车业务的车企。而SUV增速的逐渐放缓,对狭义乘用车的总体销量造成了明显影响。

各种政策实施使然

市场饱和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各种政策的实施让汽车市场的颓势更进一步。

首先便是大家都很关心的国六标准。本来实施国六政策大家肯定都是接受到,但唯一不好得就是从实施那天起,国五标准的车也要限制迁入了。而在这个时候,许多买车的人都会掂量掂量,毕竟谁也不想自己才买的车过不了多久就成为"淘汰品"。

其次便是因为楼市因素对车市的影响。部分城市开始推行限购令,消费者将大量资金用于购置房产,直接导致汽车消费市场明显缩水。今年4月以来,中西部一些二线甚至二线以下城市开始推行限购、摇号等购房政策,加之房价的涨势较为明显,这也让原先不少处于观望状态的消费者出手购房,转而将资产大量投资进房地产市场。于是,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汽车就被冷落了。

最后便是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取消。去年,国家提前公布了关于将取消购车优惠政策的消息。按照文件要求,自2018年1月1号起,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而这项措施的实施导致车市出现了大量的提前消费现象,透支了在18年消费的量。

此外,今年的油价也让大家感到"心有余悸"。今年以来,油价经历了13次上涨,92号汽油更是迎来了8元时代,这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心惊肉跳,而对于即将买车的人来说更是无比刺激。

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除此之外,出现这种市场颓势与优胜劣汰的竞争也不无关系。

在此之前,国内汽车市场呈现了快速发展的状态。不过,由于国内的汽车市场并不是那么成熟,可选择的车子也非常少,这其中就不免夹杂着许多滥竽充数的车企。而许多消费者对车的行情也并不是那么了解,也造成了一些车企能够跟随者大环境的发展而"野蛮生长"的现象。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新车进入市场,竞争加大,许多想蒙混过关的车企自然杠不住激烈的竞争,纷纷被淘汰或者兼并。同时,消费者也早已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他们在买车这方面自然越来越追求品牌附加值等方面的东西,对于汽车的舒适度跟豪华取向也有所要求。

目前来看,这种颓势似乎是一种不好的状态,但是类似于这种情况在欧美日本这样成熟的汽车市场也曾有过,这也是优胜劣汰必然经历的结果。或许对于车市短期来说可能会很大的影响,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次走向成熟的自我发展。

这个社会是很现实的,只有竞争力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而不可否认的是,国内汽车市场正在走向成熟,消费者的选择也逐渐向"质"的方向发展,而技术的博弈或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原始推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