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個10萬+

前言

其實所謂的10萬+,真的沒什麼好炫耀的!身邊100萬+,500萬+的大神比比皆是!為什麼要寫出來?一是整理一下自己寫公眾號之後的心歷路程,也是希望給各位讀者,不管是寫作還是人生,看完之後能有所啟發!

為了增粉和閱讀量,我做過但不限於以下幾項:

  • 留言區活動送金磚郵票
  • 發包讓大家留言點贊轉發
  • 到處轉發直到發不出去
  • 朋友圈2刷甚至3刷文章
我的第一個10萬+

可是最後的結果呢?

最多也就上圖這樣,3K多一點!

還順帶加上被群主踢,踢也分好幾種:

  • 完全不熟的會直接踢
  • 關係好點的會私底下提醒
  • 礙於情面的會讓別的管理員踢

一個苦悶的中年人

去年8月份,那個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斯加裸奔的張明,建了一個旅行公眾號群,當時的初衷是很多寫公眾號的旅行者,因為懶,文章更新斷斷續續,最終不了了之。

為了讓大家堅持下去,建群督促大家,同時對漲粉,閱讀,排版,點贊,留言等作了要求,按時完成作業3個月後可以加入聯盟,獲得導流等很多福利。

我不是在路上的旅者,也加入了這個聯盟,期間每週按時完成作業,最後3個月結束時發現期待的福利並沒有隨之而來,其實大家早有預感,因為我們大都閱讀量1000上下的水平,也有為了100個閱讀量苦苦掙扎的新生,在這樣一個群體裡面能得到多少福利也就不足為怪了。

最後我鼓起勇氣@群主問說好的福利呢?

群主淡淡的回了一句:

別人再怎麼推,你自己不寫有什麼用?

這讓我想起一個禪的故事:

一個苦悶的中年人,

來到寺廟裡尋找答案,

禪師聽完說到:

對不起,我要去解手一下!

中年人聽完頓悟!

本來想寫一篇文章,標題如下:

張明,你欠我一個道歉!

想想也就作罷!

張明的500萬+和我的第一個10萬+

後來的故事,大家在路上各自精彩:

  • TK開著他的國產車來到了非洲貝寧,
  • 泉州小林騎著它的自行車來到了尼泊爾博卡拉,
  • 張瘋子徒步露營百內國家公園,走到了孤獨的盡頭,
  • 湯湯姑娘終於找到了人生定位:旅行行業從業者,
  • 張明和李新詠又開啟了他們從阿拉斯加搭車到南美之行。
  • 而我呢!除了搬磚就是偶爾回老家看看重病臥床的老父。

直到前幾天,看了張明發的頭條後臺數據,總閱讀量500萬+,我便嘗試著把巴拉望的原創放在今日頭條,早上一看推薦量100多萬,閱讀量7萬多,說句實話,不激動是假的,後來的事情你們也知道了,我在朋友圈直播了這事,9萬+,10萬+,12萬+,今天早上13萬+……

我的第一個10萬+

為什麼會這樣?

我的第一個10萬+

  • 公眾號會話佔6.68%,
  • 朋友圈佔了一半51.6%,
  • 好友轉發佔了41.29%,

我自己的閉環(朋友圈+好友轉發)佔了92.89%。

其實原因很簡單,

而今日頭條是依靠大數據後臺推送給讀者。

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平臺的重要性,

如果追求閱讀量,

頭條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要通過文章和身邊的人交流,

留言互動什麼的也更走心。

你覺得那個平臺適合你呢?

…The End…

我的第一個10萬+

我登頂了日本最高峰富士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