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三千年,極美中國古詩詞精選82首欣賞(上半部1-41首)

總 述

古詩詞是一種嚴格按照韻律要求,以精煉的語言藝術性的表達人類精神世界和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詩產生於先秦上古時代,發展至唐代達到巔峰,宋代亦有大量優秀詩篇。宋以後,有影響力的詩篇逐漸減少。及至近代白話文興起後,詩越來越缺少了高古之意。詞起源於隋,鼎盛於宋,詞是詩的衍生,有詩餘之稱,也叫長短句。唐詩宋詞形成了中國古詩詞藝術成就的兩座高峰。

最早的詩歌據說是《彈歌》,也有人認為是《擊壤歌》。《彈歌》最早見於東漢趙曄所著《吳越春秋》,全詩總共只有八個字:

斷竹,

續竹;

飛土,

逐宍。

最早記錄《擊壤歌》的是西晉皇甫謐所撰史書《帝王世紀》,其詩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閣主認為,最早的應以文字記載為準。《彈歌》和《擊壤歌》被認為是流傳於上古時代的歌謠,但是此前並無文字記錄。到了東漢和西晉,據上古時代已經有千年以上之久。趙曄和皇甫謐怎麼會忽然知道這兩首歌謠?沒有事實依據,說服力不強,這兩首詩很有可能是後人的偽作,這樣的事在歷史上是常有發生的。閣主更傾向於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是中國詩歌的鼻祖。形成於先秦時期的《詩經》,由於當時的人、事、物,距今已年代久遠,有些字很生僻,遣詞造句的方式亦與現代有很大差別,因此,這個時期的詩歌雖然看上去抱朴守拙,但也往往晦澀難懂,流傳度不如唐詩宋詞那樣家喻戶曉。不過《詩經》中也有部分作品現在看起來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閣主此次意圖從燦若星辰的古詩詞寶庫中,挑選出82首名篇精選之作來欣賞,由於閣主自身的知識面所限,選擇的主要依據是自己的閱覽範圍及喜愛程序,另外考慮到篇幅限制及不同時期跨度,單個詩人入選的篇數有所控制,長篇的選的很少,以短篇為主,對於某些太過於耳熟能詳的作品,許是審美疲勞,閣主有時反而刻意沒有選入。因此這些選擇具有濃厚的個人主觀侷限,不敢說所選的即是合理的。另外自古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說,對閣主的選擇有不同想法的,歡迎發表自己的見解。由於閣主的文學修養很有限,遠不具備對大師們的作品評頭論足的水平,因此,每首詩詞閣主僅作一些簡單介紹或戲說性的評述。

接下來閣主以朝代為基本順序,介紹這82首古詩詞。



第1首

關雎

先秦:佚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閣主閒評:

《關雎》是《詩經》中的第一首詩,出自《詩經,國風,周南》,《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關雎》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因此稱得上是情詩的鼻祖。柳葉眉,櫻桃口,大長腿,一個美麗溫柔又賢惠的姑娘,要是能娶回來做媳婦就好了。小夥子想啊想,想得睡不著。姑娘,我能自談自唱一首《小蘋果》獻給你嗎?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麼愛你都不嫌多。害上相思病的小夥子,吃不下睡不著,真是夠折磨人的,也不知道最後有沒有抱得美人歸。

和《詩經》裡的很多詩一樣,《關雎》採用反覆吟詠的方式,每一聯只作部分改動,具有濃郁的民歌風格。《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類,實際上,“風”大多數本來就是採自民間歌謠。成語“窈窕淑女”和“輾轉反側”即出自該詩。



第2首

李延年歌

漢: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縱貫三千年,極美中國古詩詞精選82首欣賞(上半部1-41首)

閣主閒評:

李延年,(生卒年不詳),西漢知名音樂家。因為這首《佳人曲》,李延年的妹妹被漢武帝寵幸,是為李夫人。李夫人得寵,李氏家族也跟著顯貴起來。據說,李延年還是漢武帝的男伴,兄妹共侍漢武帝,古人的口味有時還真是重得令人咂舌。後來李夫人早逝,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因奸亂後宮,李延年及李季被漢武帝滅族。之後李延年的哥哥李廣利又因牽扯太子推立,再次被滅族,這樣整個李氏家族都被漢武帝誅滅殆盡。這正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詩的確是好詩,詩沒有一個字寫美人容貌,但是你忍不住遐想,這到底是何等美麗的一個女子呢?成語傾國傾城即出自這首詩。



第3首

短歌行

漢: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閣主閒評:

曹操(155-220年),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這是一首典型的建安風骨詩作。所謂建安風骨,建安是漢獻帝的年號,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多具有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風格。東漢末年天下紛爭,各路諸侯互相征伐,生靈塗炭,十室九空。曹操戎馬一生,南征北戰,期望儘早結束這種紛爭局面。至於曹操是否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否有以魏代漢之心,我們這裡不作討論,畢竟,腐朽王朝的統治被取代是早晚的事。這首《短歌行》想要表達的就是希望天下賢才都來歸順自己,為己所用的心情。詩作慷慨悲涼,氣勢宏大,當為建安風骨首席代表作。


第4首

怨郎詩

漢:卓文君

一朝別後,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縱貫三千年,極美中國古詩詞精選82首欣賞(上半部1-41首)

閣主閒評:

卓文君(公元前175-公元前121年),西漢時期成都臨邛地區鋼鐵大王卓王孫的女兒。長得美,懂音樂,會寫詩,是中國古代文壇屈指可數享有盛名的才女之一。關於卓文君和她老公司馬相如的愛情八卦故事滿天飛,閣主這裡就不八卦這些了。相較於另外一首傳為卓文君所作的《白頭吟》的知名度,這首《怨郎詩》流傳度並不很廣,而且讀著有股現代詩的味道,或者是元曲的路數,有可能是後人杜撰的偽作。

不管詩是不是真的是卓文君所作,但是這種迴環的結構形式,雖是怨詩,讀起來卻也有趣,和這首詩比起來,卓文君的《白頭吟》與《訣別書》那是相當的義正

辭嚴。



第5首

歸園田居•其三

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閣主閒評:

陶淵明(352或365—427年),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詩人、辭賦家。陶淵明一生就沒幹過什麼正經事,當公務員的時候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人說陶淵明最後做彭澤縣令,幹了八十多天就撂挑子是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純屬杜撰。他撂挑子後寫的《歸去來兮辭》序中,只說是就想跟家貓著,每天早九晚五的上班不自在,典型的宅男氣質。可人得吃飯不是,只好劃拉幾畝地瞎搗騰。“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抓瞎了不是?草比豆苗長的還好,要麼不會種地要麼懶得出奇。真不知陶先生之後二十多年是怎麼對付過去的。



第6首

敕勒歌

南北朝: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閣主閒評:

寥寥數語,句子是尋常句子,但是湊一塊,一幅蒼茫壯闊的大草原景色出現了,高,實在是高!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管這玩意叫境界。《敕勒歌》作者不詳,應了那句“高手在民間”。最早記載這首詩的是唐初李延壽所著《北史》之《齊本紀》,當時北齊奠基人高歡跟西魏打仗,結果被打得鼻青臉腫的,有人還說他被射死了。為了闢謠,高歡出面請大家吃飯,飯局上,讓部將斛律金高歌一曲《敕勒歌》,以正視聽。記得小時候背的是“籠罩四野”,現在變成“籠蓋四野”了,不知道是我記錯了還是又被杜撰了。



第7首

贈范曄詩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縱貫三千年,極美中國古詩詞精選82首欣賞(上半部1-41首)

閣主閒評:

陸凱(生年不詳,卒於約504年),南北朝時期北魏人,與南朝劉宋史學家、文學家、《後漢書》作者范曄交好。閣主覺得古人不甚愛惜花花草草,不是折梅就是折柳,都這麼幹,路邊的花草樹木不是被折得烏勒巴禿的嗎?另外江南到隴頭,兩千多里地,沒有順豐的年代,費勁巴拉的寄到了也變成乾花了。擱現在這事可以這樣辦:江南人朋友圈發圖一張,一朵綻放的梅花近景,一張鬍子拉碴的臉湊近,陶醉的聞著花香,配上文字:“我彷彿聞到了春姑娘的體香”。隴頭人沒有點贊,只評論道:“瞧你那死樣,我這穿加厚羽絨服臉還凍得跟猴屁股似的哩!”



第8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閣主閒評:

王勃(約650—約676年),唐代文學家,初唐四傑之首。才華橫溢卻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27歲。王勃曾因雞失業、是殺人犯、淹死的,是不是有點離奇。王勃的一生,是悲催的一生。16歲未成年就做官了,開局良好。18歲時,唐高宗李治的兩個兒子,沛王李賢和英王李顯鬥雞玩,王勃閒得蛋疼,寫了一篇《檄英王雞》,大意是李賢的雞肯定乾死李顯的雞。李治知道後,認為王勃在挑撥兩個兒子,結果被革職逐出沛王府。再後來,他因故殺死了一個叫曹達的官奴,被判處死刑。後遇赦,坐三年牢就釋放了,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因為這事,他爸王福疇被貶到越南去了,王勃對此十分愧疚,後來去越南探望老爸,結果回來的時候不幸掉海里淹死了,令人嘆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別詩裡的名篇,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聯,大氣!詩是王勃在長安時寫的,當時不超過18歲,就寫出了這樣雄偉的詩句,就問你服不服?王勃的另一篇並序詩《滕王閣序》也十分了得,其中很多句子已經成為成語,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勝友如雲,高朋滿座,萍水相逢,青雲之志等。結尾的詩,在後世的一些詩詞中似乎也能找到借鑑它的影子,詩是這樣的: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第9首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閣主閒評:

張若虛(約647—約730年),初唐詩人。存世的詩只有兩首,但憑這首《春江花月夜》就孤篇蓋了全唐。閣主覺得這首詩夢幻、唯美、憂傷。

夢幻:詩有一種神秘感,冒著仙氣;

唯美:月光朦朧,可以掩去瑕疵,留下的唯有美好。張宇唱過一首歌:《月亮惹的禍》,其中唱到,“我承認都是月亮惹的禍,那樣的月色太美你太溫柔,才會在剎那之間只想和你一起到白頭。”意思是說,月光之下你又美又溫柔,我一衝動就說要跟你白頭到老,卻沒看清你滿臉雀斑,月亮真誤事,這可咋整?

憂傷:古詩詞多有傷春悲秋,嘆人生短暫,《春江花月夜》有一絲淡淡憂傷,不過總體來講,讀起來心情是愉悅的。

中國十大古曲有以《春江花月夜》為名的,其中琵琶版和古箏版的,閣主認為十分優美。



第10首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閣主閒評:

張九齡(678—740年),唐代開元年間名相,詩人。張九齡一生官運起伏,曾官至宰相,7 3 6年被貶荊州,這時已經64歲了,這首《望月懷遠》大概就是寫於被貶期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已經被中秋晚會開場白霸佔了。“海上生明月”似借鑑了《春江花月夜》中的“海上明月共潮生”。在一個月圓之夜,一位花甲老頭,可能是獨自寓居在貶所,面對滿室清輝,思念起親朋故友,月光好美,可惜沒法贈送給你,唉!還是別折騰了,睡覺吧,睡著了在夢裡、夢裡可能見到你。對於這種情況,張若虛的態度是“願逐月華流照君”,想跟月光同去照耀著你,反正想法都是浪漫的。月亮,一個荒蕪的星球,被中國人營銷得風生水起。



第11首

涼州詞•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閣主閒評:

王翰(687—726年),唐代邊塞詩人。馬上就要開赴前線了,將士們痛飲一番吧。倚閭而望的老母親,美豔嬌羞的俏新娘,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歸,也或許從此陰陽兩分離!揣一抔故鄉的泥土,再見了親人們!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閣主一直覺得,人類高智商低智慧。戰爭是最愚蠢的行為,戰爭沒有勝利者,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就算一方贏得了戰爭,但對於戰死的士兵,他們付出的代價是無法彌補的。憑人類的智商,本來大家都可以衣食無憂,但是因為各種慾望,同類瘋狂相殘。翻開歷史,血淚滿眼。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第12首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閣主閒評:

王維(70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代著名詩人、畫家。都說王維之詩,詩中有畫,這首《山居秋暝》算是比較典型的吧。秋雨過後,天空如洗,一輪明月從終南山的松林間露出一小臉,一眼清泉從石間汩汩流出,這畫面當真是美。前四句中雖有流淌的清泉,卻營造出一種出奇的靜謐之感,時光彷彿凝固。突然,一群浣衣女子從竹林走來,嘰嘰喳喳一路嬉戲,一條漁船在荷花叢中穿梭,氣氛陡然熱鬧起來。面對這樣的詩情畫意,老王詩興大發,長嘯一聲,春天走就走了吧,有啥了不得的,秋天不也挺好嗎?閣主好奇了,山裡人夜貓子挺多,大晚上又是浣衣又是逮魚。



第13首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閣主閒評:

閣主定此詩為古今送別詩第一,不接受反對。渭城一早淅淅瀝瀝下起小雨,柳葉被洗刷得青翠欲滴,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芬芳。二啊,你這次去的地方可太遠了,出了陽關就再也無人與你同飲,再說那邊也沒啥好酒啊。你還能喝不?能喝的話咱倆再幹了這杯竹葉青。詩描寫的景物雖然陰溼,但並不感覺淒冷,也不覺得傷感,是一種懶洋洋的淡然,或許老王經歷了太多離愁別緒,已經不再多愁善感。當然,也有可能老王假裝若無其事,內心卻還是憂傷的。詩後來被譜成曲,為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曲名《陽關三疊》。曲子裡也有那種懶洋洋的感覺,卻也有一股深沉凝重的感傷。


第14首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閣主閒評:

高適(704—765年),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董大,唐代音樂家、琴師董庭蘭。唐玄宗天寶六年(7 4 7年)春,吏部尚書房琯被貶,董庭蘭是房琯的門客,也離開了長安。當年冬天,高適與董庭蘭在睢陽,(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短暫相見,高適作《別董大二首》贈別,這是其一。前兩句蕭索悲涼,黃雲遮天,白日無光,一代知名音樂家,如今生活如此困頓不濟,連喝酒的錢都掏不起。三四句陡然反轉,一下子令情緒振奮,大董,像你這樣有才華的音樂家,有這樣多的粉絲,搞幾場商演接幾個代言,聲色犬馬的生活不就唾手可得了嗎?



第15首

涼州詞•其一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閣主閒評:

王之渙(688—742年),唐代著名詩人。初時閣主曾被這首詩搞得有點蒙,因為玉門關故址在甘肅敦煌,敦煌西去黃河1千公里,黃河和玉門關如何能搞到一起?後來發現北宋計有功著的《唐詩紀事》中,“黃河遠上”乃是“黃沙直上”,“黃河遠上”當為後人潤色並訛傳下來的,雖然潤色後詩的氣勢和韻味更好,但也不能妄顧地理事實不是,因此對這種做法給予差評。風捲黃沙漫天飛舞,高聳入雲的山腳下一座城孑然而立,頭兩句呈現出一幅雄渾、蒼涼、孤寂的邊城景象。戍守在邊陲的將士們,東望故園遙不可及,此時卻有人吹奏起幽怨的楊柳曲,可惜玉門關這樣的苦寒之地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裡有楊柳可折,寄託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呢?



第16首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縱貫三千年,極美中國古詩詞精選82首欣賞(上半部1-41首)

閣主閒評:

崔顥(704—754年),唐代詩人。此詩被譽為唐詩七律第一,傳說李白登黃鶴樓後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雖然李白在黃鶴樓上認栽,但總憋著一股勁想跟崔顥一較高下。後來非要模仿《黃鶴樓》整出一首《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這麼愛爭風吃醋,也是沒誰了,就徹底服一回老崔嗎?

黃鶴樓號稱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長江邊的蛇山之顛,長江對面是漢陽區的龜山。閣主曾兩次登臨此樓,登上去也沒啥感覺,許是現在高樓大廈已是司空見慣。漢陽樹倒是仍在,鸚鵡洲已無蹤影,煙波確是有的,因為霧霾還是比較嚴重的。



第17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閣主閒評:

李白(701-762年),唐代著名詩人,後人稱為詩仙,與杜甫合稱李杜,為唐代詩壇兩位巨咖。孟浩然要去揚州,李白聽聞後,約孟浩然在黃鶴樓一聚。相比李白其他的詩常用誇張之語,這首詩顯得很平和,送別的畫面意境悠遠,描繪的長江美景很是令人心嚮往之。



第18首

俠客行

唐: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閣主閒評:

閣主知道這首詩是源於金庸的武俠小說《俠客行》。李白據說劍術高明,他年少時曾經幹過“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的勾當,因此這首詩或許就是李白自喻,或是藉此詩寄託自己的俠客夢。整首詩豪氣干雲,讓人有熱血沸騰的衝動,恨不得立馬就想執劍天涯,替天行道。閣主有件事一直不甚明瞭,在古代,所謂替天行道,或是為誰報仇雪恨,殺人了到底要不要負刑事責任?反正李白殺人紅塵中似乎嘛事都沒有。在法治社會,十步殺一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那就是命案逃犯,要上A級通緝令的。古代,謎一樣的社會。



第19首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閣主閒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嘆時光一去難倒回。今天我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心裡這窩火。老叔的文章頗有建安風骨,我的小清新也是不輸小謝的。我們都有青雲之志,想去月宮瞅瞅美麗的嫦娥姐姐。可是有啥用,眼下只能在這樓上看看飛翔的鳥,喝點小酒解解悶。刀砍水白搭,酒越喝越愁。受夠了,真想不問世事,去過閒雲野鶴的日子。宣州即今安徽宣城,詩是李白寫給族叔校書郎李雲的。李白此時已經五十多歲,雖然可能還有些激情,但大抵也是知天命了,多少有些心灰意冷,詩中是不是已經有了絕筆之作《臨終歌》的影子了呢: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第20首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縱貫三千年,極美中國古詩詞精選82首欣賞(上半部1-41首)

閣主閒評:

杜甫(712—770年),唐代著名詩人,後人稱為詩聖,與李白合稱李杜,為唐代詩壇兩位巨咖。杜甫年輕時家境不錯,過著大康生活。壯年之後,仕途不順,加之安史之亂爆發,杜甫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目睹國破民艱,所以杜甫很多詩作讀起來艱難愁苦。這首《絕句》寫於杜甫漂泊蜀中寓居在成都浣花溪畔草堂時期。杜甫在成都過了幾年稍為舒心的日子,很是寫了幾首小清新的詩,一掃苦大愁深的陰霾,如《江畔獨步尋花》等,還成就了千古第一網紅女鄰居黃四娘。從詩裡可以看出,杜甫草堂風景不錯,臨水而居,楊柳依依,鳥叫鷺飛,抬頭可見岷山終年不化的積雪,家門口就有從東吳駛來的船,一派詩情畫意。家有餘糧,衣食無憂之下,心情自然也是不錯的。



第21首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閣主閒評:

這首詩寫於杜甫寓居成都期間,遊覽三國時期蜀漢國丞相諸葛亮的祠堂有感而發。彼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江山社稷有累卵之危,雖然小日子暫時得以安歇,但對於一心想報國的杜甫來講,空有報國之志卻報國無門,愁緒難遣。想想諸葛亮在亂世之中輔助劉備得以鼎足三分,杜甫對諸葛亮的才幹懷著深深的敬意。可惜諸葛亮六出祁山,未能完成北伐大業,病故於五丈原軍中。



第22首

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閣主閒評:

作這首詩的時候,杜甫五十有六,已處於人生暮年。詩人當時離開成都草堂,來到夔州,生活極度困頓。在夔州當地官員的幫助下,杜甫買了點地,當起了小農莊主,自己也親自參與勞作。想想自己遠大的政治抱負,如今如此境地,加上肺病纏身,詩人某個秋日登高一望,但見勁風捲著落葉紛飛,江流奔騰不息,本應壯闊的秋景,在詩人看來是滿目蕭瑟,百事凋零,不禁悲從中來。兩鬢斑白的杜甫,想以酒澆愁卻不能,因為肺病的緣故只好把酒戒了。這首詩算是杜甫艱難愁苦風格的代表作了,被譽為七律之冠。



第23首

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閣主閒評:

李龜年是唐代著名歌唱家,岐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範,崔九是中書令崔湜的弟弟崔滌,杜甫是岐王和崔九的坐上賓,並因此結識李龜年,可見兩人當時都是混上流社會圈的。如今,杜甫因為想家離開夔州,輾轉於湖南一帶,由於生活極度貧困,連回家的盤纏都沒有。李龜年在安史之亂後,流落到江南一帶賣藝為生。一個老弱貧病的詩人,一個落魄的藝術家,在長沙相見了。時值春夏,山河依舊色,二人處境卻與當初天壤地別,回憶往事恍如一夢,杜甫感到一股濃重的悲傷。互道珍重後,不知他年還能否相見。不幸的是,這年冬天,杜甫的船因為被洪水阻隔,9天沒吃到東西,後被救起,由於吃的太急太多,竟因消化不良撐死了。一代巨星隕落,令人扼腕嘆息。



第24首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閣主閒評:

韋應物(737—792年),唐代詩人。滁州在安徽省東部,歐陽修所作《醉翁亭記》的醉翁亭即在滁州,韋應物曾任滁州刺史。這是一首讓人愛不釋手的小詩。滁州城西的一條小河溝,兩岸芳草鮮美,黃鸝鳴在翠柳深處。暮色將至,彤雲在天,春雨淅瀝,小河漲水,野外荒郊,人蹤難覓,一條小船橫在河溝之中。極為尋常的小景,在詩人的描繪下,卻呈現出一種洪荒原始的孤寂之美,又讓人彷彿看到一幅兩截不同的畫面,在上,是陰雲密佈的黑白水墨,在下,是翠綠翠綠的彩色畫卷。詩境恬淡悠遠,景緻充滿野趣,卻也有一股淡淡的憂傷之意。



第25首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裡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閣主閒評: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著名詩人。唐玄宗李隆基開創了史上著名的開元盛世,卻在天寶年間被安史之亂在大唐的脊背上狠狠的插了一刀,大唐從此盛極而衰。關於安史之亂的責任到底是昏君無道還是紅顏禍水,一時很難說清,安史之亂是綜合因素造成的,但總的來說,楊玉環是一大因素,因此李隆基出逃途中,禁軍在馬嵬驛譁變,要求處死楊玉環,李隆基迫於形勢壓力,不得不割愛,賜楊玉環自盡,其兄楊國忠也被亂刃砍死。楊玉環本是李隆基的兒子李瑁的老婆,李隆基非要橫刀奪愛,霸佔了自己的兒媳婦,李瑁心裡估計有一億個那啥馬呼嘯而過,有這麼一個禽獸父皇真是欲哭無淚。或許是天道報應,就是這個楊玉環,日後給李唐王朝帶來沉重一擊。

如同《李延年歌》中描繪了一個傾國傾城的佳人一樣,《長恨歌》裡的楊玉環也是一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絕代美女,難怪李隆基被迷得神魂顛倒,以致誤了江山社稷。人是健忘的,歷史才會不斷重演,締造了開元盛世的李隆基照樣走了年輕時文治武功、老來荒淫無道的老路,才華橫溢美貌絕倫的楊玉環也不能避免恃寵而驕的狹隘,不但誤國也誤了卿卿性命。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本意或許是想借李隆基、楊玉環的故事諷古喻今,不料卻成了描繪悽美愛情的千古名篇,人們更多的是為李隆基、楊玉環的愛情悲劇嘆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可惜的是,歷史不斷重演,卻不能重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吶?



第26首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閣主閒評:

劉十九據說名叫劉禹銅,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劉二十八)的堂兄,洛陽富商。這首小詩很帶勁,很有生活氣息。一個冬日的傍晚,天空中彤雲密佈,陰風冷嗖嗖,眼瞅著要下雪了。屋內是另外一番景象,小火爐火苗正旺,還是紅泥做的小火爐,想想都覺得暖意融融。新釀的美酒已經擺上桌,下酒菜是上等的牛裡脊肉加油炸花生米,劉十九,你不來喝一杯嗎?老白挺逗的,那會沒電話也沒微信,劉十九看到你這詩的時候,沒準都是來年開春了,你整這出有意思嗎?

這首詩是白居易晚年在洛陽時所作,此時的白居易已經看破紅塵,不問江湖俗世,只過自己的小日子,心情應該是不錯的,日子應該是愜意的,喝酒談天,坐而論道,安享著晚年。



第27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閣主閒評:

劉禹錫(772—842年),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因參與永貞革新失敗,805年被貶外地,到826年才調回東都洛陽,共計二十三年。回洛陽途中白居易在揚州相逢,飯局上,白居易就劉禹錫的遭遇寫了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這首詩是劉禹錫回贈白居易的。樂天,即白居易,字樂天。一代國手詩人劉禹錫,因政治原因蹉跎了二十三年歲月,青春已逝,兩鬢霜華,即將返回久別的故里,當年的政治盟友王叔文、柳宗元,今已不在啦。物已非,人不是,詩人感慨萬千,不覺悲從中來。老白你今天給我寫的這首詩,讓我豁然開朗,我要忘掉過去的不幸遭遇,重新振作起來,做一個愈挫愈勇之人,老白,你就瞧好吧!



第28首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閣主閒評:

826年劉禹錫從貶謫地返回洛陽,經過金陵作懷古組詩《金陵五題》,包括《石頭城》、《烏衣巷》、《臺城》、《生公講堂》和《江令宅》,《烏衣巷》是其中的第二首,享有盛譽。金陵即今南京,朱雀橋是晉代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橋,烏衣巷在橋附近,是東晉宰相王導、謝安兩大家族府宅所在地。前文說過,劉禹錫一生顛沛流離,重要的青春年華都在貶謫中度過,今天路過烏衣巷,王導、謝安早已作古,朱雀橋邊只有野花隨風搖曳,曾經繁盛的豪門,如今已經荒蕪破敗,只有燕子並不知道世間已滄海桑田,依舊飛來飛去,對它們來說,有個窩就行,管什麼豪門大宅還是茅屋草簷。面對此情此景,聯想到自己的身世,劉禹錫可能就有一個感慨:一切皆浮雲!



第29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閣主閒評:

韓愈(768-824年),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張十八員外指唐代詩人張籍,曾任水部員外郎。這個詩名共兩首詩,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起因可能是韓愈約張籍遊春,但是張籍卻說自己事多人老,沒那個心思,於是韓愈寫了這首詩,描繪了早春的迷人景色,意圖勾引起張籍的遊春慾望。春雨如絲潤萬物,小草遠看一片綠,近看卻只是剛發芽,這個時候的景色才美哩,比大紅大綠的晚春可清新婉約多了。寫這首詩的時候韓愈已經56歲了,即823年,也就是去世前的一年,此時的韓愈心情看樣子不錯。



第30首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縱貫三千年,極美中國古詩詞精選82首欣賞(上半部1-41首)

閣主閒評:

柳宗元(773—819年),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因參與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和劉禹錫是相時間同原因被貶的。柳宗元被貶的時候33歲,正是人生的黃金年齡,之前處於上層政治集團,準備大展拳腳一番,結果半年的時間就失敗了,一下子從巔峰跌到谷底,這首詩就是柳宗元在永州時所作。不結合作者當時的處境,單純看這首詩,會覺得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絕美的雪景圖。但其實這首詩有著強烈的孤寂落寞之感,應是詩人當時的心情寫照。萬物覆雪,鳥獸潛蹤,四野無人,詩人獨坐一葉小舟於江心垂釣。於這樣一種天氣情況下出來垂釣,或許是為了排遣心中的鬱悶,也或是表達如子牙釣渭一般,期望得遇明主重新啟用自己的心情。



第31首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閣主閒評:

杜牧(803-852年),晚唐著名詩人。江南春色,鶯歌燕舞,花紅柳綠,各處酒家寫著“太白遺風”的酒旗高高飄揚。南朝宋、齊、梁、陳時代大規模修建的寺廟,在江南煙雨中隱約迷離。杜牧為啥在這首詩裡提到寺廟,而且加了定語是南朝的?有分析認為這首詩寫景的同時,還具有諷刺意味。南朝時期佛教興盛,拜佛以求長生不老蔚然成風,結果自然是大夢一場。杜牧當時所歷的晚唐幾代帝王也都信奉佛教,寺廟及僧眾數量大幅增加,給國家的經濟造成負擔,杜牧對這種現象持反對態度。不管杜牧原意有無諷刺意味,一首流傳千古的江南春色圖算是誕生了。



第32首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閣主閒評:

這首詩實在是太耳熟能詳了。跟其他文化名人容易引起爭搶一樣,這首詩裡的杏花村引起了全國搶奪大戰,很多地方都宣稱杜牧描寫的杏花村在他們那裡,例如南京、山西、貴池、上饒等。因為杏花村汾酒的名頭,閣主一度以為杏花村在山西,但是據說杏花村在山西的主張最不靠譜,因為史料沒有記載杜牧去過山西。就在他們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突然一個晴天大炸雷,有研究認為《清明》這首詩可能只是掛羊頭賣狗肉,不是杜牧寫的,我勒個去!理由是這首詩最早出現在南宋謝坊得所編《千家詩》裡,之前的史籍均無記載這首詩。



第33首

樂遊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閣主閒評:

李商隱(約813-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傍晚的時候,心裡不大得勁,開車去原上溜達溜達。太陽就要下山了,夕陽挺美,可惜一會就要沒了。閣主初讀這首詩總覺得不對勁,怎麼不對勁呢?主要是被詩的名字搞的,樂遊原,望文生義就是樂樂呵呵的去原上游玩,可是詩裡看不出樂呵來,第一句就說心裡不大得勁,後來才知道“樂遊原”是西安一個地名,暈。李商隱受“牛李黨爭”牽連,一生仕途坎坷,生活一度非常艱難,所以有些詩顯得愁苦,有杜甫之風,但不似杜甫那般露骨。而他的很多詩又晦澀朦朧,表達的主旨難以揣解。這首《樂遊原》,給人悲涼無奈的感覺,是詩人對自己人生際遇的憤懣嗎?也有說是詩人慨嘆大唐國運將盡,大廈將傾,個人覺得有些牽強。



第34首

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閣主閒評:

李商隱20至24歲期間曾在王屋山所屬玉陽山學道4年左右,據說此間與女道士宋華陽產生戀情,並致女道士懷孕,隨後李商隱被逐出玉陽山,並終其一生也未能再見到宋華陽,這首《無題》就是寫這段無果而終的戀情的。事情真偽已無從考辨,不過李商隱的詩《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寫到:“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鎖彩蟾。應共三英同夜賞,玉樓仍是水精簾。”說明李商隱不止一次給宋華陽寫信,還希望跟宋華陽三姐妹一起賞月,至少關係是很密切的。如果情況屬實,這首詩描寫的應當是李商隱被逐出玉陽山後,與宋華陽無法相見,對宋華陽強烈的思念之情。又由於這段感情不為世俗所容,不足為外人道,因此作無題處理。



第35首

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閣主閒評:

這首詩表達的主題歷來眾說紛紜,悼亡、自傷、豔情,莫衷一是。原因是中間四句分別用了四個看似毫無關聯的典故: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閣主認為,把中間四句去掉,很明顯是懷念一段逝去的感情。李商隱早年學李賀的詭異詩風,四個典故只是為了營造這種詭異風格而堆砌。閣主猜測這首詩仍然是寫李商隱和宋華陽感情的,李商隱從玉陽山歸來後一兩年之內便與王茂元的女兒結婚了,結婚後不大可能再寫懷念前一段感情的詩,因此這首詩寫於從玉陽山歸來至結婚前這段時間。大約是李商隱被迫接受與宋華陽這段感情無果而終的事實,因此滿懷惆悵和追憶。四個典故可以理解為:佳期如夢如幻,分離心有不甘,回憶相思成災,無奈往事成煙。



第36首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閣主閒評:

這是一首寄給友人的詩,當時詩人在劍南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下做參軍,詩可能是寫給身在長安的故友的,長安在四川之北,故曰寄北。在一個秋夜,秋雨連綿,面對友人來信詢問自己的歸期,李商隱回覆說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歸家。李商隱去四川當職的時候,已處於人生暮年,妻子王氏已經故去。李商隱一生鬱郁不得志,此時為了生計離家獨自漂泊在外。一層秋雨一陣涼,溼漉漉的秋夜,詩人的心情該是落寞悲涼的。這是李商隱為數不多未用典故的詩,但是描繪的意境卻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第37首

春怨

唐: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閣主閒評: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唐代天寶年間詩人。這是一首宮怨詩,一個失寵或者從來就沒有受過寵的嬪妃,獨自居住在一個宅院,單調的日子一天天重複著,青春一天天耗去。又是一個日落時分,窗外庭院的梨花片片無聲掉落,無心開門欣賞,更寂寞的長夜即將來臨,面對無法扭轉的處境,只能以淚洗面,卻無人知曉。類似的詩作還有白居易的《後宮詞》:“淚溼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都描繪出被遺忘的嬪妃的生活極度孤寂與絕望。古代帝王后宮佳麗三千,耽誤了多少嬪妃宮女的幸福人生,而帝王們長期蒐羅美女並被束之高閣,實在是暴殄天物,使得大量的美女基因被白白浪費,否則,現在滿大街應該有更多的美女。



第38首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閣主閒評:

張繼(約715—約779),唐代詩人。這首詩有諸多爭議,最終流傳到當今的版本,是一首寫愁旅的佳作,也造就了兩大風景名勝:楓橋和寒山寺。和很多詩作一樣,原作已不可考,中間經過若干潤色,形成最後的模樣。比如李白的《將進酒》,在敦煌殘卷唐人抄本里名字叫《惜樽空》;“高堂明鏡悲白髮”為“床頭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為“朝如青雲暮成雪”;“請君為我傾耳聽”為“請君為我傾”;“鐘鼓饌玉不足貴”為“鐘鼓玉帛豈足貴”;“古來聖賢皆寂寞”為“古來聖賢皆死盡”。《楓橋夜泊》在唐人詩集裡叫《夜泊楓江》,而且楓橋可能是封橋的誤解;“漁火”二字在《全唐詩》裡為“漁父”;另外夜半是否有鐘聲有人表示懷疑。



第39首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閣主閒評:

張志和(732—774年),唐代詩人。張志和於29歲時,因母親及妻子相繼病故,對紅塵有點心灰意冷,遂辭官離家,四處雲遊,晚年於湖州及會稽隱居中度過。42歲時,應湖州刺史顏真卿之邀拜會顏真卿,在湖州遊玩時不幸落水溺亡。這首詞應是張志和在湖州西塞山隱居期間所作,詞中描繪的景色猶如陶淵明筆下的桃源秘境,令人神往。雖斜風細雨,張志和卻陶醉於大自然景色而忘歸,做一個悠哉的煙波釣徒。關於張志和詞中西塞山的位置,湖州和黃石均主張在各自地域內,雙方的爭奪近乎肉搏,以致互派文史專家去對方的西塞山考察,尋找對方的西塞山不是張志和詞中西塞山的證據。最終誰也沒有說服誰,大家各玩各的,各自開發自己的西塞山景區。



第40首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縱貫三千年,極美中國古詩詞精選82首欣賞(上半部1-41首)

閣主閒評:

崔護(772—846年),唐代詩人。詩中事情的來龍去脈已不可知,但後人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據此詩撰造出一樁傳奇的愛情故事。故事其實很俗,去年春天,長安城外南郊的一處莊子,桃樹環抱,桃花灼灼。崔護因口渴討要水喝,邂逅了莊子的主人,一位美若桃花的少女,雙方互生情愫,卻沒有當即表白,只把感情埋在心底。今年春天,崔護故地重遊,景物依舊,佳人卻已芳蹤難覓,心情失落惆悵,於是在莊門上題詩一首後離開。少女幾日後回來看到此詩,恨自己錯失良機,憂思難解,以致氣絕。千鈞一髮之際,崔護拍馬趕至,得聞事由,悲痛欲絕,抱屍嚎啕,許是感動上蒼,少女竟起死回生,兩個有情人終成眷屬。人們對才子佳人故事的迷戀,使得這首詩廣為流傳。



第41首

更漏子

唐:溫庭筠

玉爐香,紅燭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閣主閒評:

溫庭筠(約812—866年),晚唐詩人、詞人。溫庭筠是花間派首席作家,所謂花間派,是指晚唐五代前蜀期間,一眾詞人的作品主要以描寫閨怨、男女相思、客旅、離愁別緒為主而形成的一個詞的流派。這首《更漏子》,描寫的是一個思婦情狀。漫漫長夜,獨坐愁腸,思念心中的那個他,陪伴自己的,唯有燭淚爐香。窗外,悽風苦雨,雨滴滴在梧桐葉、階前石上,如同滴在抱守空房的思婦那顆孤寂的心上。良人,你為何還不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