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任用太監敗壞朝政?真是太冤枉了

從嘉靖到萬曆將近100年的時間裡,因皇權強化和大太監的自我約束,明朝沒有出現過宦官專權的情況。可到了天啟年間魏忠賢登場,導致後來的崇禎在登基時對太監是極度不信任。然而經過一番折騰之後,他又重新開始信任太監了。

不是因為太監有多好,而是崇禎發現大臣們一個個的都是混蛋。從歷史記錄來看,當時的大臣確實有不少混蛋,但崇禎本人也好不到哪裡去了。他的既剛上位又有生性多疑,對群臣基本上不信任。於是,之前被他棄用的太監又被重新啟用。


崇禎任用太監敗壞朝政?真是太冤枉了

經常有一種觀點認為崇禎之所以亡國,與他後來任用太監有很大關係,對於明朝滅亡的原因,說崇禎任用太監敗壞朝政,還真是冤枉太監了。畢竟,崇禎時太監真不算最壞的,在大明王朝滅亡的最後一刻,大臣基本上都在被窩裡,都在家裡,只有一個太監為崇禎效忠。

這個太監叫王承恩,他是陪著崇禎一起上吊的。但實際上,王承恩的人生故事沒有那麼簡單。同馮保一樣,王承恩也是河北人從小淨身入宮當太監。王承恩是個正派和忠誠的人,在宮裡面的口碑不錯,他又伺候過崇禎。因此,當崇禎重新啟用太監之後,王承恩就擔任司禮監秉筆太監。

當時的形勢不好,不僅人心渙散,地方上,也是各種謊報軍情。王承恩管理東廠時,就派出特務們出去蒐集軍情。由於軍事情報工作做的非常好,崇禎很滿意,對王承恩很器重。然而大明王朝這艘破船已經到處漏水,不是靠崇禎和王承恩等人努力就能修好的。

崇禎任用太監敗壞朝政?真是太冤枉了

崇禎17年3月李自成終於達到了北京城下。崇禎命令王承恩提督守衛京師,然而京營的人都逃跑了。王承恩只好從宮中挑選太監,湊出了一隻亂七八糟的隊伍了。然而就是這樣一群烏合之眾居然打退了農民軍的一次進攻。得知太監比軍人還管用,崇禎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令王承恩入宮再選拔一批太監。但是還沒來得及選,就有人打開城門投降。

崇禎敲響大鐘,文武百官無一人前來,只有王承恩。黎明時分崇禎自縊於煤山,送走了主子,王承恩也吊死於樹下。自古以來,中國文人都喜歡喊忠君死節的口號,在崇禎這裡真正做到的卻是一個太監,簡直令人唏噓不已。後人也沒有忘記王承恩的表現,明朝大臣在南京破例賜予王承恩一個諡號——忠。這個諡號大多是為國家挺身而勇於獻身的大臣,一個太監被稱為忠義之臣,榮譽之高是極為少見。

崇禎任用太監敗壞朝政?真是太冤枉了

清軍入關之後,為了收買人心便對王晨恩進行了更高的表彰,甚至給王承恩真誠為主捐軀一事,還親自撰寫了表揚他忠誠不二的文章。到了康熙當政時,他也對王承恩的殉國之舉大加讚賞,並特意要求明史編修團隊要重視王承恩的故事。

不管清朝的這些舉動是不是政治作秀,但可以看出王承恩的忠誠得到了世人的一致肯定和認可。

總之,說崇禎任用太監敗壞朝政,既冤枉了崇禎也冤枉了太監。如果不是大臣不作為,崇禎也不至於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