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銀行存下“77元鉅款”,如今值多少?為何查證後卻“拒領”

在新中國成立將近十年的1958年,當時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相對於西方國家,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回顧過去的生活環境,很多家庭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可謂是滿目淒涼。當年國內的物價總體偏低、人們的生活成本自然也低。據瞭解到,50、60年代,鄭州的農民工月收入僅為7元左右,而工人、職工們的月均工資僅為12元。同時,當年的饅頭、餃子、水果都是以分錢計數,可見那時的生活也較為艱苦。

60年前銀行存下“77元鉅款”,如今值多少?為何查證後卻“拒領”

但根據消息得知,在每月收入為幾塊錢的背景下,竟然有人在銀行存下77元的“鉅款”。然而經過60年的時間,被銀行證實其存款真實有效,可以領取全部餘額。可存款人卻一如反常的“拒領”,弄得不少人一頭霧水。有錢為何不領?而且當年存下的錢,如今可以漲到多少?我們不妨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

江蘇的陳先生,在一次搬家的過程中發現爺爺的房間裡竟然有一張老舊的存摺單。上面顯示有77元,同時是1958年-1959年為期一年的定期存款。出於好奇,陳先生立馬找到爺爺詢問,經過陳大爺的回憶,原來他在50年代初期做生意,賺了一點小錢。然而當時錢財十分的寶貴,他就與朋友一起到銀行存錢。過後就一直將存款單收納在箱子裡,這麼多年竟然都沒想起有這麼回事。

60年前銀行存下“77元鉅款”,如今值多少?為何查證後卻“拒領”

那麼既然是在銀行存款,而且有單有據就意味著可以到銀行查詢,很大可能可以將過去的錢取出來。同時他們注意到爺爺的這張存款單,利率竟然高達45%,且已經有60年左右的時間,假如現在取出來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錢。於是陳先生找到一位做金融的朋友諮詢,如果從購買力的角度去推算,陳大爺當年在銀行存下的77塊錢,相當於現在的幾千元;加之在銀行存了60年,本金加上利息可能都會幾萬塊錢。

聽到這個結果,爺孫倆還挺高興的,雖然當年的77塊錢相當於“鉅款”,畢竟那時的社會發展不景氣、生活水平低下,且人們的月均工資就10元左右。但過去這麼久,如今能夠取回幾萬塊錢無非也是一件好事。這時,陳先生拿著單據陪同爺爺到銀行,他們打算將這筆錢取出來。

60年前銀行存下“77元鉅款”,如今值多少?為何查證後卻“拒領”

讓他們預料之外的是,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這張存款單年代久遠,然而銀行找到不到當年的存據,很難辨別存款單的真偽。所以這件事要上報到總行,等待上級核實當年的存款信息。為此,過了差不多大半年的時間,經過總行的核實,陳大爺1958年的存單的確真實有效。但因為陳大爺的存款單上明確寫著是1958年-1959年為期一年的定期存款,所以高達45%的利率只在那個時間段有效。同時因為陳大爺一直沒有將錢取出來,那麼存款就自動轉化為活期。

然而,時間已經過去60年,銀行活期的利率一直都在變化。如果按照當下的利率計算,陳大爺當年在銀行存下的77塊錢,如今本金+利息也就只能取出1000塊錢左右。當陳大爺聽到這個數字,臉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失望。畢竟此前聽到有幾萬塊錢,他覺得可以取出來與老伴去旅行,享受晚年的灑脫生活。但這筆“鉅款”在如今快速發展的時代,顯得那麼的“黯然失色”。

60年前銀行存下“77元鉅款”,如今值多少?為何查證後卻“拒領”

隨後,經過陳大爺的再三考慮,他覺得1000多的金額不算太高,反正現在的生活較為寬裕,沒什麼需要用“大錢”的地方。於是和孫子商量過後,便“拒領”這筆錢。因為思前想後他都認為這張老舊的存單意義非凡,畢竟有60年左右的歷史。所以他打算將存單作為“傳家之物”傳給自己的後代,這樣子反而更能體現存單的價值。

總得來說,並不是每張50、60年代的存單都真實有效,具體還得根據銀行一系列的查證後,才能辨別它的真偽。就好比以前不少人都拿著存單到銀行取款,但銀行稱有些存款單已破損,亦或是稱無法證實存款人的真實身份,以至於紛紛“判處”無效。為此,不少網友認為是銀行職員“從中作梗”竊取老農的高額利息,同時也有人表示,銀行職員只不過是依照規定辦事。

60年前銀行存下“77元鉅款”,如今值多少?為何查證後卻“拒領”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假如家裡還留有幾十年前的存款單,大家是選擇拿到銀行辨真偽,還是傳給後代作紀念呢?歡迎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