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 卻因書生不懂軍事而全軍覆沒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為您帶來奇聞異事,歡迎觀看鬼谷奇聞。

提起近代中國海軍,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北洋水師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全軍覆沒,之後南洋水師艦船逐漸轉移至北洋,直到1909年,南北洋水師合併。除了南北洋海軍外,清政府還曾擁有著一支國產化程度極高的艦隊,而且這支艦隊成軍早於南北洋艦隊,是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它就是福建水師。

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 卻因書生不懂軍事而全軍覆沒

▲伏波號,後來在馬尾海戰中自沉

福建水師成軍於1879年,由福州船政局節制,艦隊基地位於馬尾海港,始創建者為晚清著名人物左宗棠。艦隊共有大小兵艦26艘,主力艦為揚武、福星兩艘無防護巡洋艦。大部分艦船都由船政工廠自制,所以說國產化程度極高。

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 卻因書生不懂軍事而全軍覆沒

▲旗艦揚武號上,官兵們正在操練

截止到1884年,福建水師已經成為中國噸位最大的海軍艦隊,但主力戰艦十餘艘均為木質結構,總排水量只有9900噸。而當時世界上主流戰艦皆為鐵甲艦,所以福建水師雖然號稱當時中國的第一艦隊,但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作為比較,僅以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號為例,定遠號一艘戰列艦排水量就達到了7200餘噸,實力對比可想而知

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 卻因書生不懂軍事而全軍覆沒

▲福州三江口水師營射箭訓練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法國以越南為殖民地開始侵略中國。陸上戰爭兩國互有勝敗,李鴻章主張見好就收,息兵止戰,否則後患無窮,並跟法國簽訂了《李福協定》。但朝廷中的“清流派”強烈反對,他們彈劾了李鴻章,並拒絕執行條約規定。法國隨即將越南鄰近海域的艦隊合成為遠東艦隊,任命孤拔為統帥,準備和清廷繼續開戰。

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 卻因書生不懂軍事而全軍覆沒

▲到福建處理戰事的張佩綸

清廷任命張佩綸為欽差,前往福建處理戰事。張佩綸可謂是一介書生,朝廷清流黨人的領袖,以彈劾大臣而聞名,是中法戰爭的主戰派。“禁中動顏諮廟略,內官傳詔問奇策。方將強版出縱橫,坐見指麾收履屐。”一首詩透露出了張佩綸對此戰躊躇滿志、志在必得之心。

然而到了任上,張佩綸卻懵了。福建水師名為海軍,規模卻有限,訓練也極差,而且缺炮彈缺糧餉。張佩綸急得團團轉,然而添餉,練兵,造炮都需要時間和金錢,戰爭迫在眉睫,這兩樣恰恰清政府都沒有。張佩綸主戰之心動搖,想要求和了。

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 卻因書生不懂軍事而全軍覆沒

▲福建水師營,遠處是馬尾海戰的戰火

然而法國人並不這麼想,不斷地增兵、整頓。主帥孤拔擔心中國偷襲,日日夜夜戒備,而張佩綸竟告知法軍使者:“中國堂堂正正,戰必約期,不尚詭道。”這種書生式的言論讓孤拔可笑而又放心,他將軍艦陸續開入馬尾軍港,並零距離監測福建水師實力、動向。張佩綸不懂國際法,不知如何處置,放任法國軍艦自由出入。

八月,法軍艦隊整頓完畢,孤拔向福建水師發出最後通牒,如不撤出軍港,立即開戰。張佩綸急了,派使者前去請求緩戰,孤拔可不“堂堂正正”,午時,法國軍艦萬炮齊發,開始攻擊福建水師,福建水師倉促應戰。

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 卻因書生不懂軍事而全軍覆沒

▲揚武艦被擊沉

由於裝備老舊,實力差距巨大,福建水師的老炮無法對法國鐵甲艦造成傷害,而法軍的重炮卻輕而易舉的擊穿福建水師的木質船艦。說是戰爭,還不如說是給法軍當靶子打,不到半小時,福建水師包括旗艦在內的11艘戰艦被擊毀,兩艘自沉,19艘運輸船全部沉沒,水師官兵殉國者七百餘人。福建水師可以說是慘敗,幾乎全軍覆沒,被人寄予厚望的張佩綸隨即被革職,充軍東北。因他早年奏章中好談軍事而戰場上卻又天真無能,所以被時人譏諷為大清朝的馬謖。

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 卻因書生不懂軍事而全軍覆沒

▲馬尾海戰中福建水師的沉船

鬼谷簡評

《清史稿》中把馬尾海戰的失敗歸咎於張佩綸一身,認為他剛愎自用、翫忽職守、紙上談兵。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清廷和戰不定,貽誤戰機。張佩綸作為一介書生,朝堂上高談闊論、指點江山,到了戰場上卻傻眼了,對戰爭準備不充分,應對不及時導致了慘敗,可以說在軍事上是無知的,應該對此負主要責任。

對此,你有什麼觀點和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