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戰前夕雙方就搶地盤,戰初北方不斷失利,才不得不解放黑人

美國內戰,是美國曆史上一場最大規模的內戰 ,南北雙方一共有350萬人參戰,最終有75萬名士兵死亡,40萬名士兵傷殘,實際上陣亡人數可能更多,還有不明數量的平民傷亡。

一、美國南北雙方經濟模式差異

1812~1814年第二次美英戰爭,美國獲得了戰爭的勝利,解除了英國妄想重新統治美國的威脅。美國的國內政治穩定,一直在大力引進外來移民,從英國那裡獲取了先進的工業技術,而且還有加利福尼亞金礦的發現和開採以及外國投資的不斷引入,美國開始進行了工業革命,美國經濟迅速發展。

但是因為南北雙方的差異,北方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北部和中部各州先後開始了工業革命,到了1860年,北方工業生產居世界第四位,總產值達18.8億美元。

而在南方,則實行的是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主要靠向歐洲出口種植園產品——棉花、糖、菸草等。南方的工業革命也有,軋棉機等發明使得棉花生產效率增快,棉花種植利潤越來越高,南方的那些種植園主都變得越來越富有,從而更加依賴黑人奴隸制度。

美國內戰前夕雙方就搶地盤,戰初北方不斷失利,才不得不解放黑人

黑人在種植園勞作

但是南方只是種植園主富了,整個南方工業產值只有北方的十分之一,南方的很多工業產品都要嚴重依賴國外進口。本來初期雙方還可以相互妥協,但隨著美國領土不斷擴張,雙方激烈地爭奪西部土地。

二、雙方激烈爭奪西部新獲取的領土

1846年至1848年,美國發動了對墨西哥的戰爭,美國獲勝,奪取了墨西哥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美國從此獲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

在美國新奪取的大批西部領土上,南北雙方都想推廣發展自己的經濟模式。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區發展資本主義,限制甚至禁止奴隸制度的擴大,把新州確定為自由州;南方則力圖在西部擴展奴隸制度,主張把新州確定為容許奴隸制存在的州。

雙方矛盾不斷擴大,1854年南方奴隸主企圖用武力把奴隸制擴張到堪薩斯,北方和西部自由民反對奴隸制擴張,於是在堪薩斯爆發了大規模流血衝突,堪薩斯內戰一直持續到1859年。

因為奴隸主利用其在國會及政府中的統治地位,在奴隸制擴張問題上連續取得勝利,激起北方廣大人民的憤慨。北方人民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廢奴運動”,南方黑奴也不斷展開暴動。在人民鬥爭的推動下,北方資產階級開始主張廢除奴隸制度,連南北雙方教會都開始分裂了。

三、林肯當選總統,南方發動叛亂

到了1860年,情況變了,溫和派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了總統,南方的奴隸主在國會及政府中的統治地位不存在了。林肯上臺後,批准了北方早就提出的增加關稅的計劃,增加關稅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北方工業的發展。

美國內戰前夕雙方就搶地盤,戰初北方不斷失利,才不得不解放黑人

美國林肯總統

當時最強的工業國是英國,而南方一直在進口英國等歐洲國家的工業產品。增加關稅,勢必會提高南方購買國外工業產品的價格,而南方出口的棉花等原料,也會被外國針對加徵報復性的關稅,這一切都極大的觸動了南方奴隸主的利益。還有在奴隸制擴張問題上,失去了政府的強力支持,從而讓南方鋌而走險,率先發起了戰爭。1861年2月18日,南方各州成立美利堅聯盟國。

戰爭初期,北方實力遠遠大大超過南方,北方一共有23個州,人口2234萬,北方有發達的工業,可以生產大量的槍炮等軍事產品,年產值15億美元,擁有22000英里的鐵路網和豐富的糧食。

南方只有7個州,共910萬人口(其中還有400萬的黑奴),工業薄弱,年產值1550萬美元,鐵路也只有9000英里,工業產品依賴進口,只有很少的軍事工業,但是得到了英法等國的援助。


美國內戰前夕雙方就搶地盤,戰初北方不斷失利,才不得不解放黑人

南方的優勢在於,初期軍事準備充分,美墨戰爭的鍛鍊和經常要應對奴隸的叛亂,讓南方軍隊素質較高,指揮官的經驗十分豐富。由於雙方實力和人口上差距,南方要想獲取勝利,只能通過速戰速決的方式,打敗北方。


美國內戰前夕雙方就搶地盤,戰初北方不斷失利,才不得不解放黑人

美國內戰

1861年4月12日,南軍炮兵開始了對薩姆特堡守軍進行34小時的炮擊,北方守將安德森率領他的90人組成的守軍進行了還擊,戰爭衝突開始了。

到了4月15日,林肯總統親自宣佈,南方7州發生了違反美國法律的叛亂。但這激怒了仍留在聯邦的8個蓄奴州,弗吉尼亞等四個州加入了南方,密蘇里等其它州仍未作出決定 。

戰爭初期,南方軍隊的統帥是傑出的軍事家羅伯特·李,他制定了以攻為守的戰略,希望集中兵力殲滅北軍主力,迫使北方簽訂城下之盟。而北方對戰爭準備不足,兵力分散,指揮官也同情奴隸主,採取消極戰術,這樣北軍在戰場上連連受挫,一度讓南方軍隊逼近華盛頓。

四、林肯解放黑人,北方獲勝

林肯政府開始在廢奴的問題上相當謹慎,擔心觸動奴隸制度會把一些邊境奴隸州推向南方叛亂者一方,失掉邊境諸州這個重要的戰略地區。後來因為戰爭不斷失利,林肯更換了軍隊的統帥,開始廢除奴隸制,目的在於打擊南方內部,牽制歐洲,防止外國干涉。

1862年9月22日,林肯發表預備性的解放宣言: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亂者不放下武器,叛亂諸州的奴隸將從那一天起獲得自由。消息傳到南方後,成千上萬的奴隸逃往北方。這讓英國民眾也支持北方,迫使英國政府放棄了原來的干涉計劃。

1863年元旦林肯頒佈《解放宣言》宣佈解放黑奴,允許黑人參加北方軍隊,之後又頒佈“宅地法”,允許所有美國人得到西部的土地。成千上萬黑人報名參加北方軍隊,其中主要是南方逃亡奴隸,共有15萬黑人加入了北方軍隊。


美國內戰前夕雙方就搶地盤,戰初北方不斷失利,才不得不解放黑人

美國黑人軍隊

北方統帥更換後,頂住了南方軍隊的進攻。1863年7月1日兩軍在

葛底斯堡展開決戰,兩天後南軍被擊敗。南軍損失2.8萬人,從此戰場上的主動權轉到北方軍隊手中。

同時北方海軍開始進行更嚴密的海上封鎖,幾乎斷絕了南方與歐洲的貿易。南方奴隸紛紛逃亡,種植場經濟瀕於瓦解。南方內部也開始分裂,逃兵與日俱增,糧食及日用品匱乏。

1865年4月9日,南方統帥李的部隊陷入北方軍隊的重圍之中,被迫向北方主帥格蘭特請降。南北戰爭最終結束,美國恢復了統一。

南北戰爭雖然讓林肯廢除奴隸制,黑人得到解放了,只是政治上取得公民權及選舉權,但是並沒有獲得和白人一樣的權利。戰後黑人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視和種植場主的剝削,後來黑人一直在努力爭奪人權。


美國內戰前夕雙方就搶地盤,戰初北方不斷失利,才不得不解放黑人

南北戰爭摧毀了奴隸制,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併為美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