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农民病重,女儿在家找出一张“破纸”,揭露了老农真实身份

用身体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忍受焚身之痛一动不动的邱少云……英雄的逝去总是格外惨烈,但也因此成就了英雄。为国牺牲的烈士应该名垂青史,但更有立下大功的千千万万的战士也应该得到应有的荣光,却

低调得如同每一个随时与你我擦身而过的行人。

辉煌过往

卢文焕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农民,和其他普通的农民一样,老实、勤恳,在他女儿的眼里,父亲没有什么特别,没事的时候会坐在门槛上抽抽旱烟,还时不时地在鞋底上磕一磕,一个典型的老农民形象。

虽然曾经当过兵,但那也都是以前的事了,对于过往事,无论是腥风血雨还是满身荣誉,这个淳朴的农民只字未提。

河南一农民病重,女儿在家找出一张“破纸”,揭露了老农真实身份

大图模式







2011年,卢文焕缠绵病榻,女儿留在老家照顾他。有一次女儿在打扫的时候找到了一张泛黄的纸,看上去已经很有年头了,女儿好奇地展开纸看,却震惊地发现这是一张奖状,原来,卢文焕在当兵期间曾获得过特等功荣誉。特等功是什么概念呢?

从新中国建国以来,获得过特等功荣誉的军人屈指可数,这样的崇高荣誉可以说是用命换来的。

经过岁月年复一年的冲刷,奖状变得破旧不堪,纸已经褪色斑驳,只有军队的印章还鲜红着,昭示着卢文焕光辉灿烂的过往。

卢文焕身世凄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只能在地主家做长工来换取栖身之处,常年的劳动让他变得意志坚强。长大后,他选择了参军。

河南一农民病重,女儿在家找出一张“破纸”,揭露了老农真实身份

大图模式

在卢文焕还是一名小兵的时候,土匪窝点异常猖獗,那是新中国刚建立的时期,各地战乱平息,土匪开始兴风作浪,全中国有好几个大的土匪窝点,百姓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政府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剿清土匪。

其中仅仅一个河南西部地区,就有一伙土匪十分猖狂,无恶不作,但土匪有几百号,想剿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土匪头子李子奎不是一般的土匪头子,他在清末的时候就已经成了土匪,几十年来夺取了几百人的性命,当地的百姓人心惶惶,人人都害怕他。不仅手段狠辣,李子奎还有一个敏感的身份——国民党军师长,这个身份更是让我党深恶痛绝,誓要剿灭他的据点。

李子奎是个“资深”土匪,15岁时,他就已经开始打家劫舍、杀人放火,被国民党任命为军师长后,他更是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不断地挑战我党的底线。几十年的土匪生涯让他越来越狡猾,再加上他的窝点占据了有利的地势,除掉他的任务难上加难。

1949年7月21日,第一次剿匪战展开,解放军加上民兵共800人,对李子奎率领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围剿,23日一天一夜的激战后,剿灭了500多匪徒,李子奎在混乱中乔装改扮,逃了出去。此后,解放军陆续又进行了几次大规模围剿,匪徒1700多人被剿灭,几个土匪头目落网。

河南一农民病重,女儿在家找出一张“破纸”,揭露了老农真实身份

大图模式







当地的顽固土匪被剿灭,当地群众民心甚慰,解放军也士气大振,但土匪头子李子奎才是最大的毒瘤,自从他逃亡后,东躲西藏,而且每一次都能给自己找到后路,多次躲过了围剿,全身而退,让部队很是头疼。生擒匪头

12月,解放军终于掌握了李子奎的行踪:他离开了窝点,逃到了一户地主家。得到消息后,解放军马上出发捉拿李子奎,军队包围了整个村庄,怕李子奎故技重施,连附近的村庄也围了起来,举军队之力抓捕他一个人。

河南一农民病重,女儿在家找出一张“破纸”,揭露了老农真实身份

大图模式

李子奎得知解放军来抓捕他后,躲到了地主家的地洞中,他早就知道这里的地形,所以才会选择这里作为藏身之处。地洞地形复杂,有两个出口,还有一个暗洞,李子奎躲在这个暗洞中。俗话说狡兔三窟,老谋深算的李子奎就算是走到了绝路,也会给自己留最后一条退路。

解放军在参加抓捕的战士里选出12个人,组成了最精锐的突击队,当时27岁的卢文焕就在其中。突击队堵死了两个洞口,卢文焕独自一人在地主的带领下向洞内潜入。地洞里既狭窄又漆黑,地主在卢文焕的前面,提着一盏小油灯,灯光微弱。

卢文焕看不清里面的情况,他只能警惕地听着动静,盯着黑暗的地方,注意每一丝细小的变化。卢文焕注意到黑暗处有东西动了一下,他马上拨开地主冲了上去,正是李子奎。卢文焕的冲锋枪抵在了李子奎腹部,但李子奎更是个狠角色,见自己已经无路可退,回过身就冲着卢文焕开了一枪。

河南一农民病重,女儿在家找出一张“破纸”,揭露了老农真实身份

大图模式

如此近的距离,这一枪如果打中,卢文焕恐怕就要牺牲了,也许是上天庇护,李子奎这一枪卡弹了,他见状还想作最后的挣扎,把枪扔到地上想要虚晃一招,没想到卢文焕没有上当去捡枪,而是借机制服了李子奎,揪着他的衣领把人拽出了地洞,早就等在洞口的战士一拥而上,把李子奎捆了个结实。

至此,人民和政府的眼中钉——土匪头目李子奎终于被抓住,而且是生擒,消息传了出去,百姓震惊之余便是狂喜,解放军也算完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如果没有卢文焕深入地洞,在危急关头仍然临危不乱的沉着冷静和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恐怕又会有不必要的伤亡。

1950年,卢文焕被授予特等功荣誉。

两年后,卢文焕退伍,回到家乡专心务农,对于在部队那段时间的经历和荣获特等功勋的事迹,他从来没有提过,就这样,这位年轻的特等功勋获得者被人遗忘了。虽然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卢文焕从不以此为傲,在家乡,他热心地帮助乡亲,认真地做一个勤勤恳恳的农民。

河南一农民病重,女儿在家找出一张“破纸”,揭露了老农真实身份

2011年,卢文焕因病去世,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在他的遗物里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唯一特别的就是这张特等功的奖状,如果不是女儿发现,他的英雄事迹恐怕还没有为人所知。

当兵的记忆和奖状一样,卢文焕一直珍藏着,不是挂在嘴上,而是放在心里;不是不在意,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也许这样可以让这段记忆无限延长,在他心里最深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