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历史奇案:追杀令

  大明成化十九年,六月初十,赣州城梅家坑湖突然浮出一具女尸。发现时尸体早已面目模糊、腐败不堪。仵作到场检验,发现死者三十来岁,中等身材,是被人掐死之后,再抛入湖中的。死者全身上下并无能证明其身份的明确特征。

  赣州知府佟子昂当即下令在全城范围内仔细走访盘查,看看近十日城中有无妇女失踪,结果查来查去发现,无名女尸年龄、体形、衣着等与赣州耆宿苏阁老之女、知府衙门总捕头秦聚天之妻苏碧娥相吻合。

  消息传到苏家,举府皆惊。前一阵子,城中曾有谣言说,苏碧娥耐不住寂寞,背着丈夫在外面姘汉偷情。现却发现可疑女尸,苏家断定,必是秦聚天听信谣言,怀疑妻子红杏出墙,一怒之下,杀妻泄恨。苏阁老年事已高,本已卧病在床,听此噩耗,当时含悲而逝。

  苏碧娥的长兄苏碧城强忍悲痛,一面料理父亲后事,一面忙着给佟知府递状子、送银子,状告知府衙门总捕头秦聚天听信谣言,杀妻弃尸。

  佟知府一向自以为是,自诩青天,一看状子,案情清楚明了,而且秦聚天既有作案时间,又有杀人动机,未予详察,当即就下令逮捕秦聚天。并当堂用刑逼供,屈打成招,令秦聚天画押认罪,违心地承认自己在本月初三夜里,因误信谣言,怀疑妻子苏碧娥对己不忠,一怒之下,将其掐死,并趁夜将其尸体抛入梅家坑湖。

  消息传出,满城百姓议论纷纷,一面要求严惩知法犯法的杀人真凶,一面盛赞佟知府是青天大老爷。但是,秦聚天的老父老母却不信一向疾恶如仇的儿子会干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托人写了状子,递到知府衙门,要求知府大人重新勘查审理此案,为子申冤。佟知府因收了苏家的银子,加之自以为是,已先入为主,认定秦聚天是杀人凶手,对两位老人递交的状子不予理睬。两位老人悲愤之下,便欲往京城击登闻鼓,告御状。佟知府怕事情闹大不好收拾,便以刁民滋事之罪,将两人逮捕入狱,各笞刑二十,且不准赎刑。如此一来,秦家只剩年仅十五岁的秦明秦月一对孪生兄妹没受牵连。兄妹俩深信父亲绝非杀人凶手,且根据种种迹象显示,那具无名女尸极有可能不是母亲苏碧娥-苏碧娥应该还活在世上。兄妹俩商量,只要找到母亲,或者找到母亲尚在人世的证据,那么谣言就会不攻自破,父亲身上的罪名也便不洗自清。

  为了代父申冤,兄妹俩请人画出母亲的容貌,手持画像在城里城外四处打听。两个月之后,兄妹俩终于在赣州以北的沙溪镇,找到了一位能证明母亲尚在人世的证人。

  据镇子上悦来客栈的冯掌柜回忆说,画像中这个女人他见过,说是六月初五夜里跟着一个年轻男人来他的客栈住过一晚。当时店里几个伙计都在场,大伙儿都可以作证。

  据仵作推测,那女人至少已经死了六天以上,尸体是六月初十发现的,也就是说那女人是六月初四之前死的。而六月初五尚有人见过苏碧娥,秦聚天也非杀人凶手。秦明秦月兄妹俩喜极而泣。在知晓其父的冤情后,冯掌柜和客栈众伙计都愿上堂作证。苏碧城闻知此事,疑是秦家兄妹与冯掌柜串通一气,要替杀死他妹妹的凶手脱罪翻案,早已先行一步,带着父亲的临死遗书,快马入京。不久,在公堂上受理秦氏兄妹及冯掌柜的证词时,刑部核准秦聚天死罪的文书早已下达,所以,佟知府有恃无恐。先将冯掌柜等人以作证不实之罪各打二十大板,然后又以藐视公堂、聚众闹事之由缉拿秦氏兄妹。秦月因自幼习武,见势不妙,夺路而去;秦明却被捕成囚。

  秦聚天断头之际,老父老母在狱中隔着牢房木栅相拥痛哭,是夜,双双撞墙而死。死前,秦老爹咬破手指,在牢房墙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冤"字。

  秦聚天杀妻案从案发到结案,再到余波平息,前后历时一年有余,惊动了朝廷,劳驾皇上亲自过问,影响极大,被刑部定为成化十九年七大重案之一。佟子昂因顶住压力,破案有功,受到嘉奖,升迁有望。这年八月,即大明成化二十二年八月,他刚好任满三届,又是朝廷外官"考功"之期。只要过了这一关,他便升迁无碍,高枕无忧了。

  谁知八月将至,突然有消息传来,说是有人在湖广境内看见了苏碧娥,且正向老家赶来,数日后便会在赣州城内出现。佟知府吓得立即派人快马去查,看传言是否属实。探子回报,确有其人其事。佟知府立时慌了手脚,这才明白自己为官三任,办的最得意最有影响力的案子,竟是天大的冤案。

  怎么办?佟知府想来想去,觉得最好的挽救法子就是杀了苏碧娥,让秦家永远没有翻案的机会。他决定派心腹姚三去办这件事。秦聚天死后,姚三就成了总捕头。于是姚三奉命,务必赶在巡按御史韦大人到来之前,将苏碧娥杀死在赣州府地界之外,让她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却说秦月,自打父亲含冤赴死、爷爷奶奶含悲枉死、哥哥秦明无辜坐监以来,她一直强忍悲痛,四方奔走,极力寻找母亲苏碧娥的下落,希望能早日为秦家一洗沉冤。但是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了,母亲却一直下落不明。

  这年八月,她意外地从一个走南闯北的茶叶贩子口中得到消息:画像上的这个女人,他在湖广地区见过,并且现在正往江西方向赶来。这个茶叶贩子还告诉她,知府衙门的人也向他打听过这件事。这位冰雪聪明、久经磨砺的少女,一下就猜中了黑心知府佟子昂的心思。她决定连夜赶往湖广,找到母亲,并且一路保护她平安回到赣州。

  秦月终于在罗霄山下见到了母亲苏碧娥。当时,苏碧娥在罗霄山下正被两名杀手纠缠,秦月从树林中射出柳叶飞刀,两名杀手中的刁七被杀,姚三受伤逃窜,苏碧娥得救。第一次刺杀失败之后,姚三立即又精心组织策划了第二次猎杀行动。不料又被秦月破坏了。

  此时,秦月和苏碧娥都意识到了四伏的杀机,她们母女俩终于在藻林镇上的一家客栈相认了。苏碧娥向女儿愧疚地道出了与人私奔的经过。

  原来,苏阁老把女儿苏碧娥许配给破案有功的赣州府总捕头秦聚天之后,他们养育了一儿一女,秦明和秦月。尽管做了十几年的夫妻,秦聚天对她百依百顺,但她还是把只会使枪弄棒的他看成俗人,总认为自己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一次儿子秦明生病,她抓药时认识了一个药材商人周寒山。一次红杏出墙之后,他们一起私奔到川贵交界处的山城,开了一家药铺,隐姓埋名,过起了名副其实的夫妻生活。谁知好景不长,周寒山做药材生意蚀了本,花光了苏碧娥从秦家带来的所有私房钱之后,竟然起了歹心,看苏碧娥虽是徐娘半老,倒还有几分风韵,算计着要将她卖到窑子里换些银子来花。苏碧娥绝望之余,追悔莫及。她决定,无论如何也要逃回家去。有天晚上,她趁周寒山喝醉了酒,悄悄溜了出来,用自己偷偷收藏的一只玉镯当了些碎银作盘缠,直奔江西。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走得挺顺利,可一入江西境内,却连遭姚三等人谋杀,险丧性命。幸得女儿秦月相救……

  秦月又恨又怨地向母亲讲述了家里发生的惨案,并斥责母亲道:"如果不是为了给爹爹和爷爷奶奶申冤雪恨,我……我现在就杀了你!因为他们都是被你害死的!"

  苏碧娥哭着恳求女儿谅解。秦月看着泪流满面的母亲,心软了下来。于是母女俩决定乔装打扮,秦月扮着母亲模样,留下来与杀手周旋;苏碧娥则扮成老妇,乘马车走旱路,经郁孤台再到赣州城,先去找舅舅。然后,秦月会甩掉杀手赶到赣州与她会合。苏碧娥担心女儿安危,但见女儿胸有成竹,只好同意。

  再说姚三仓皇逃回赣州,佟子昂听说因有一位武功高强的黑衣少女的出现,苏碧娥不仅逃过两劫,而且距离赣州府已越来越近,大惊之下,又生出一条毒计,决定高价买凶杀人。消息刚在黑道上传出,一位自称为"一剑封喉"的黑衣蒙面人出现了。佟子昂当然听说过"一剑封喉"的名头,此人脾气古怪,长年黑巾蒙面,从不以真面目示人。看着"一剑封喉"收了一半定金转身离去的背影,佟子昂仿佛看到了吏部的擢升文书正向他飞来。但他做梦也没想到,"一剑封喉"的这次刺杀行动,居然又没有成功……

  秦月送走母亲之后,刚走出小镇,就感觉到被人盯上了。她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径直去赣江码头,上了一艘干净的小船。可刚驶出码头二三里路远,就被一条小船跟踪上了。船头撑船的是一个戴斗笠的黑衣汉子。秦月叫船家把船摇进芦苇荡。那黑衣人不知何时已驾着小舟绕到他们身后,用小舟狠狠地撞了过来。船夫身子一晃掉入了江中;随即,寒光一闪,黑衣人的青钢剑已直指秦月胸口。秦月一声惨呼,落入湖中。黑衣人又狠狠地刺出一剑。一股鲜血即从水底翻涌上来,染红了半个江面。

  其实,秦月早已发现被人跟踪暗中折了一根芦管藏在身上,落水之后,她就含着芦管换气;当黑衣人第二剑剌下时,她捉了一条大鱼迎上,江上染的都是鱼血。当她确信黑衣人上岸后,才探出头来。却见树后闪出姚三,对黑衣人大加称赞了一番,又把另一半酬劳交给他,然后骑着马给佟知府报喜去了。

  姚三走后黑衣人扯下脸上的黑布,秦月看了大吃一惊:竟然是蒋剑寒?蒋剑寒既是秦月的师傅,也是苏碧城的贴身护卫,因苏碧城曾救过他一命,他对苏碧娥忠心耿耿。秦月心下正疑惑,却听蒋剑寒喃喃道:"苏相公居然派我来杀他的亲妹子,唉!"他不胜唏嘘地大步离去。秦月不禁心中一震:原来舅舅也要杀我娘?秦月急忙上岸,直奔赣州城而去。

  却说苏碧娥化装成乡下老婆婆,乘马车几经周折,终于赶到赣州城,去了苏家大院。她谎称苏家亲戚,由老仆人引领去书房见哥哥苏碧城。苏碧娥的突然出现,吓得苏碧城魂飞魄散。当苏碧城确定她是妹妹苏碧娥,又听她将三年前与人私奔的经过说了一遍之后,他忽地扬手给了她一耳光,一面骂,一面把她拉到父亲灵位前跪下。

  苏碧娥满脸通红,双目噙泪,不敢说话。苏碧城捶胸顿足地把秦家前后的悲惨情状数落了一遍。苏碧娥听了更是羞愧交加、追悔莫及。突然,苏碧城拽起苏碧娥就要去知府衙门,为秦家翻案申冤。苏碧娥却急忙挣脱,且极力反对。接着苏碧娥把佟子昂为掩盖真相,而一路派出杀手追杀她,幸得女儿秦月相救才逃脱大难的事说了一遍。又把秦月交代的话告诉了他:再等几日,巡按御史韦载厚韦大人一到,她即可出门现身。"死人复活",必然全城轰动。到时巡按御史一定会彻查此事。如此既能澄清事实,为秦家翻案,又能将佟子昂一并治罪,岂不是一举两得吗?苏碧城听了直赞主意不错;并派人给苏碧娥收拾房间,让她安心住下来。

  再说巡按御史韦大人已出了京城,正在来赣州的路上。佟子昂忧心如焚,寝食难安。昨晚,听姚三飞马来报,说苏碧娥被"一剑封喉"在赣江处理掉了,连尸体都沉入江底喂鱼去了。他大喜之下,赏了姚三一锭金子,还许诺把他带到南昌,向朝廷举存。姚三一高兴,喝了个酩酊大醉。

  可翌日早起,一开门就差点吓他个半死。门前正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女人,他定眼一看,竟是已死在赣江中的苏碧娥。姚三手足无措,情急之下,他赶紧把苏碧娥拖进家装了麻袋绑了;又急忙跑去知府衙门。佟知府一听苏碧娥还没死,也顾不上责怪姚三,急忙让他带几名亲信衙役,去把苏碧娥悄然抬到了知府衙门签押房。并对姚三嘱咐道:"先杀人,后分尸,务要把她的脸砍烂,然后抬到后山挖个深坑埋了。绝不能泄露半点儿风声。"

  姚三悄声道:"大人放心,小人保证做得妥妥帖贴。"孰料,话没说完,就听门外传来一声高呼:"钦差大人到!"

  宛如平地一声炸雷,只听一阵脚步声响,身着朝廷二品官服、相貌威严的韦大人已领着几名侍卫径直朝签押房走来。当下佟子昂吓得魂飞魄散、心胆俱寒。只得强作镇定,硬着头皮上前参拜。韦大人瞧他一眼,略一颔首。便见身后闪出一名少女,叫一声:"娘!"便朝地上的苏碧娥扑去。

  佟子昂抬头一看,顿时脸色惨白,叫苦不迭。她正是秦聚天和苏碧娥的女儿秦月。他做梦也没想到,秦月竟会跟随钦差大人到来,立时慌了手脚。秦月扑到母亲身边为她解开绳索;母女俩劫后相逢,忍不住痛哭起来。秦月忽然指着韦大人道:"娘,这位就是从京城来的巡按御史韦大人,他本来尚在宁都县歇息,是女儿前往宁都请他星夜赶过来救你的。"

  苏碧娥一听,忽然扑到他脚下,泣不成声地恳求道:"韦大人,民妇差点儿成了刀下冤鬼,请大人为民妇做主呀!"

  秦月也跪倒求道:"大人,民女昨晚所言句句属实,请大人明察,为我们秦家申冤啊……"

  原来,昨天下午,秦月觉出母亲前去投奔舅舅有危险之后,立即打马赶往赣州城。天黑时,她已进城,且悄然潜入苏家大院查探母亲下落。竟发现母亲已被舅舅暗下蒙汗药迷晕过去,正躺在西面一间偏僻的小屋里。她正要跳进去救人,却听见舅舅苏碧城吩咐两个家丁,叫他们务必在亥时之前把苏碧娥放置在总捕头姚三的家门口。好一条借刀杀人的毒计!秦月很是气愤。但她想了想,还是悄悄退了下来。随即她打马直往京城方向赶去;终于在距赣州城北数十里之遥的宁都县迎到了韦大人。

  韦大人为官严谨,虽然对她的一面之词将信将疑,但是人命关天,且牵涉到他下一步正要考核的朝廷命官,所以极为重视,立即轻车简从,带着几名侍从跟秦月一起星夜驰往赣州城……

  耳闻目睹之后,韦大人心里已经有数。此时的佟子昂正绞尽脑汁盘算着应对之策。谁知韦大人突然盯住姚三冷声喝道:"姚三,你可知罪?"

  姚三做梦也没想到钦差大人竟会拿他开刀,吓得他赶紧跪地求饶,并把知晓冤案前后的事儿全招了。韦大人冷笑一声,并不说话,目光直射佟知府。见佟子昂未待姚三说完,便眼前一黑,瘫软在地上……

  再说苏碧城正在自家书房喝茶,得知知府大人突然来访,倒让他吃了一惊。知府大人压低声音道:"本官前来多谢苏相公大义灭亲,将令妹苏碧娥交给本官处置。"

  苏碧城大惊失色道:"你、你怎么知道……"

  佟知府嘿嘿一笑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贵府的两个家丁都是我手下认识的。所以……只是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苏碧城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原因有二。其一,我妹不守妇道,身为有夫之妇,却红杏出墙与人私奔,丢尽了我们苏家书香门第的脸面,已无颜苟活于世;其二,在下怕我家妹子执意要为秦家翻案,官府追究下来,苏某难脱诬告之罪,刚巧知道知府大人与苏某有同样的担心,而且正在极力寻找我家妹子的下落,所以苏某便将妹妹迷晕之后,做了一个顺水人情。"

  佟知府听了却摇了摇头,直言道:"这恐怕与三年前的无名女尸案有关吧?"

  苏碧城脸色大变,却狡辩道:"知府大人,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啊!"

  知府大人脸一沉道:"苏相公坚持不承认,那本官无话可说。本官来此,只想告知苏相公三件事。第一,三年前的无名女尸案,本官曾下令在全城仔细走访盘查与死者特征相似的失踪女子,当时除了令妹之外,本府却意外得知,有一名从外地来赣州寻亲的妇女,也在那段时间在本城失踪。只是当时她的亲戚并不知情,所以直至一年后才报的官。第二,众所周知苏相公家的后花园里有一株独一无二的百岁兰,是否其中有一片叶子在叶尖处却断了两三寸长的一截?因为三年前在验尸断案之时,本官无意中发现那具无名女尸头上的发夹里竟然夹着半截从未见过的植物叶子,后来通过走访查问才得知正是百岁兰的叶子。第三,那个在三年前无故失踪的外地女子的本地亲戚,在向本官告状被压下去之后,又在今天早上拦住巡按御史韦大人的车马递上了状子,听韦大人的口气,似乎已经对你有所怀疑了。"

  苏碧城眼睛里掠过一丝恐慌,突然跪到知府大人前面求他相救。佟知府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道:"本官现在与你同舟共济,只会帮你不会害你。请你务必相信。"

  苏碧城感激地点点头,然后向知府大人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三年前的一个晚上,苏碧城因朝廷只授了他一个承直郎的虚职而郁闷不已,独自在后花园喝闷酒。正巧一个自称姓刘的女子寻亲不见,误入后花园。苏碧城见她眉目俊俏,竟起了歹心,不仅侮辱了她,还将她扼死了。然后抛尸梅家坑湖。之后不久,听说赣州城内与无名尸身体特征相符的失踪者,只有知府衙门总捕头秦聚天之妻,也就是他的亲妹子苏碧娥。苏碧城得知此事,宛若溺水者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即先下手为强,到知府衙门状告秦聚天杀妻沉尸。几经波折之后,终于定案,苏碧城妹夫秦聚天以杀妻之罪被判斩立决,他这才放下心来。

  谁知不久前,苏碧城突然得到消息,说是有人看见他妹妹苏碧娥在湖广出现。他立时慌了手脚!好在苏碧城很快打听到佟知府与他一样心急如焚,并且已先他一步派人去杀苏碧娥了。苏碧城这才暗自松口气。谁知,由于秦月的出现,佟知府派出的姚三等人接连失手,眼看他妹妹就要回到赣州,他又慌了神。急切间,苏碧城忽然得知佟知府正向江湖黑道高价买凶杀人,他怕佟知府不识货,于是让蒋剑寒戴着面巾冒充江湖冷血杀手"一剑封喉",受雇于佟知府去杀苏碧娥。蒋剑寒果然不负所望,很快飞鸽传书,告知苏碧娥已被杀死赣江中。

  苏碧城大喜。谁知,他刚刚看完蒋剑寒的"捷报",他妹妹苏碧娥就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书房里。听了苏碧娥的口述,苏碧城才知道她已和秦月易容,蒋剑寒杀死的那个人是秦月而不是苏碧娥。他心中极为不安,一面暗骂蒋剑寒办事不力,一面与苏碧娥敷衍,假意答应她要为秦家翻案申冤,暗地里却在饭菜中下了蒙汗药将她迷倒,然后让人趁夜将她放置在姚三家门前。谁知,借刀杀人之计竟被佟子昂识破了……

  佟知府听了叹口气道:"本官很想帮苏相公一把,只可惜为时晚矣!"

  苏碧城还想说什么,却忽然书房门被撞开,巡按史韦大人带着一队知府衙门捕快冲了进来。韦大人喝道:"苏碧城,你可知罪?"

  苏碧城浑身一颤,故作镇定,跪下向韦大人行了参拜之礼,道:"大人,小民何罪之有?"

  秦月忍不住上前一步怒道:"你刚才已亲口向佟子昂承认了自己杀人沉尸的罪行,韦大人和我等站在窗外听得清清楚楚,难道你还想抵赖不成?实话告诉你,其实查出那具无名女尸真实身份的人是我,在无名女尸头上发夹中发现半截百岁兰叶子的人也是我。再由此联想到你派人暗杀我娘,处处想置我娘于死地,我就已经暗暗对你产生怀疑了。"

  御史大人接下去道:"今天早上,秦姑娘就向本官谈了她的看法。但本官知道,依照《大明律》,仅凭这半截百岁兰叶子,是无法直接证明你就是杀害那名外地女子的凶手的,除非你亲口认罪。"

  佟子昂道:"韦大人英明果断,所以设下此计,也算是给在下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趁着你尚不知道知府衙门里边发生的事,大人派我仍以知府大人的身份到你这里来敲山震虎,套取口供。御史大人料事如神,承直郎果然中计。"

  苏碧城一听,方知大势已去,悔之晚矣,只觉得天旋地转,两眼一黑,晕倒在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