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中國航天日”

【歐洲時報網】2020年4月24日迎來了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同時也是長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五十週年紀念日。從發射人造衛星,到航天員順利上天,再到“嫦娥探月”,幾十年裡,中國成為了少數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

献礼“中国航天日”

1970年初,科研人員正在廠房內測試東方紅一號衛星。(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

國家航天局報道,4月24日上午,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在國家航天局網站等網絡平臺舉行。啟動儀式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富有創意,充滿正能量、時代感和科普性。同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及標識正式公佈。

献礼“中国航天日”

4月2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公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據悉,任務名稱“天問”源於屈原的長詩《天問》。當天,中國國家航天局舉行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儀式以線上發佈形式舉行。(圖片來源:中新社)

献礼“中国航天日”

4月2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公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火星探測任務標識在行星探測任務標識下方標註火星的英文“mars”。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圖片來源:中新社)

宣傳海報正式發佈

4月22日,國家航天局組織召開2020年“中國航天日”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2020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優秀作品名單。被最終確定為2020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的作品由來自貴州的李傑設計。該海報整體視覺衝擊力強,主題表達明確,主體突出,對比強烈,造型簡潔,向心力強,畫面具有縱深感,體現了中國航天發展的歷程以及無限的未來。

献礼“中国航天日”

4月22日,國家航天局正式發佈2020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航天一百問》亮相國家航天局雲平臺

中國青年報報道,4月13日,“少年星課堂”航天科普系列視頻課程《航天一百問》,上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官方認證雲平臺“中國航天日”。此次《航天一百問》線上視頻課程,主要服務於全國中小學校,旨在唱響“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主旋律,凝聚實現航天夢、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献礼“中国航天日”

2019年4月24日,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三中學學生在安裝調試水火箭。(圖片來源:新華社)

献礼“中国航天日”

2019年4月24日,在河北秦皇島,工作人員為海港區北環路小學學生講解特種玻璃在航天領域的應用。(圖片來源:新華社)

該課程從科學、技術、工程、藝術等多個角度,高度還原了航天科技的應用場景,以詼諧幽默的方式講述“中國航天日”的由來、中國探月工程任務以及探火工程任務的重要性等相關知識,深度貼合了2020年中國航天即將實施的重大工程項目,並且融入了中國航天精神、系統化工程思維以及航天愛國主義教育理念。

献礼“中国航天日”

2019年4月23日,浙江省建德市壽昌第二小學的學生在航空小鎮科普展示廳內體驗模擬駕駛飛機。(圖片來源:新華社)

献礼“中国航天日”

2019年4月24日,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渚河路小學學生在學校舉辦的“瞭解航天知識,點燃航天夢想”主題教育活動上。(圖片來源:新華社)

主場活動開篇展在福州舉行

央廣網報道,2020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福建省舉辦,為進一步普及航天知識,弘揚航天精神,推動航天進校園,4月24日上午9時,2020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開篇展在福州舉行。

献礼“中国航天日”

2020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現場。(圖片來源:央廣網)

福建省國防科工辦主任林傑在活動現場致辭中表示,希望增進與中小學的溝通交流,把弘揚航天精神、培育愛國情懷與學校教育緊密地結合起來。

支持中小學用好“中國航天”這本活教材,開展航天科普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創建航天特色學校,“五育並舉”培養時代新人。

希望各大新聞媒體藉助“中國航天日”有利時機,向全社會宣傳航天知識,弘揚航天精神,營造熱愛航天、崇尚科學、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圍。

献礼“中国航天日”

中國再次“捕獲”東方紅一號衛星

2020年4月24日是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50週年紀念日,也是第5箇中國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一首《東方紅》樂曲響徹寰宇,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的序幕。

献礼“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後,大家圍坐在收音機旁收聽《東方紅》樂曲。《新聞公報》發佈消息後,人們爭看《號外》,聆聽《東方紅》樂曲,上街遊行慶祝。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如今半個世紀過去,東方紅一號雖早已停止工作,但仍在圍繞地球飛行。隨著我國測控設備不斷更新升級,我國航天測控能力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如今,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測控團隊在太空中搜尋到這顆耀眼的“中國星”,併為它拍下最美“名星照”。

献礼“中国航天日”

不同光學設備獲取的東方紅一號衛星圖像。(圖片來源:中國青年報)

献礼“中国航天日”

2020年我國航天發射任務依然保持高強密度趨勢,臨近4月24日中國航天日,測控團隊一直在緊張的進行任務準備,團隊成員只能利用晚上時間對 東方紅一號衛星進行跟蹤測量,並對獲取數據進行計算整理。(圖片來源:中國青年報)

献礼“中国航天日”

4月24日4時15分左右,東方紅一號衛星如約而至,測控團隊各設備均成功“捕獲”目標,並順利獲取相關測量數據。(圖片來源:中國青年報)

献礼“中国航天日”

測控團隊正在“捕獲”目標(圖片來源:中國青年報)

遠望人奮鬥在崗位一線

國防部網報道,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航天人的專屬節日裡,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遠望號船隊的科技人員在繁忙的工作中度過。不同經緯度、相同航天情,遠望人用自己的行動追尋著“中國夢·航天夢·遠望夢”。

献礼“中国航天日”

遠望5號船崗位人員利用晴朗的天氣施放信標球。(圖片來源:國防部網)

海風呼嘯,巨浪拍打甲板,我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5號全速航行,向著目標海域進發。針對日益臨近的海上測控任務,全船科技人員紮實做好設備檢修維護、全面檢驗測試設備性能。

献礼“中国航天日”

遠望6號船組織升國旗儀式。(圖片來源:國防部網)

献礼“中国航天日”

遠望6號船釋放無人機。(圖片來源:國防部網)

献礼“中国航天日”

遠望6號船組織簽名活動。(圖片來源:國防部網)

在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母港,遠望6號船後甲板,科技人員正利用今日氣象較好的有利時機,組織利用無人機開展測控設備標校試驗。

献礼“中国航天日”

遠望22號船輪機崗位船員正在檢查設備。(圖片來源:國防部網)

出航後,遠望22號船統籌安排各類值班,密切關注航行區域各項氣象條件,並適時組織應急求生、消防損管、全船失電、貨艙綜合保障等突發應急演練,確保航行安全。

献礼“中国航天日”

遠望22號船科技工作者對貨艙溫溼度進行測量。(圖片來源:國防部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