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民族英雄林則徐,卻不知他的女兒林普睛也是真正的奇女子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只要對國家有利,可以把生命交付出來;絕不因為有禍就逃避,有福就迎受。虎門硝煙的林則徐,愛國愛民,是深受世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在民族英雄的身份之外,林則徐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父親,他的二女兒林普晴一身俠肝義膽,膽色和見識絲毫不遜色於父親林則徐。

千金小姐嫁入貧寒之家,成為丈夫的賢內助

林則徐一生只有一位夫人,名叫鄭淑卿,鄭淑卿是家中的長女,父親鄭大謨是乾隆五十五年進士,官至河南永城縣令。鄭淑卿出身官宦之家,到了嫁人的年紀,父親卻將她加入了貧寒的林家,只因看中林則徐的人品和才華。

林則徐的父親只是一個窮教書先生,卻生育了3個兒子和8個女兒,家裡人口眾多,一日三餐都難以為繼,多虧林則徐的母親帶著女兒們靠著女紅和剪紙手藝補貼家用。雖然家境貧寒,但父親對林則徐的教育從未放鬆,1804年,林則徐參加鄉試中了第二十九名舉人,揭榜之日正式迎娶16歲的鄭淑卿為妻。

出生進士之家的鄭淑卿嫁入林家後,並沒有嫌棄林家的貧寒,而是一心一意支持丈夫,林則徐對妻子非常深情,一生都未納妾,兩個人在四十四年間生育了八個子女,林普晴是林則徐的三女兒。

你只知民族英雄林則徐,卻不知他的女兒林普睛也是真正的奇女子

林則徐從小在貧苦的生活環境中長大,林家的家風教育就是看重讀書立志,在生活上注重節儉,知足常樂。林普晴從小就受到了母親鄭淑卿勤儉持家的品格薰陶,她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對於林普晴的婚事,林則徐就如當初的岳父鄭大謨一樣,給女兒挑選的並不是王侯將相,而是家中一貧如洗的沈葆楨。

沈葆楨的家世和幼年的林則徐如出一轍,他的父親沈廷楓是一個貧窮的私塾先生,母親林惠芳替別人做女紅補貼家用,沈葆楨還是林則徐的外甥,沈葆楨從小就經常在林家的閣樓讀書,深受林則徐思想的影響。林則徐很喜歡這個外甥,沈葆楨10歲就和林普晴訂了婚。

沈葆楨20歲的時候正式與19歲的林普晴成婚,雖然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是青梅竹馬,但家庭環境卻懸殊很大。林普晴作為林家的千金,從小沒有做過任何家務活,嫁到沈家的時候還帶來了兩個丫環。

你只知民族英雄林則徐,卻不知他的女兒林普睛也是真正的奇女子

到了沈家以後,林普晴卻發現家中已經是貧窮得在靠著典當為生,她沒有任何怨言,果斷地將丫環遣走,自己承擔起了全部的家務勞動。在家裡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小姐,嫁到夫家就成了洗手做羹湯的孝順媳婦,婆婆對林普晴這個兒媳非常滿意,沈葆楨也格外珍惜這個能和自己共患難的賢惠妻子。

母親鄭淑卿當時也是下嫁到了貧寒的林家,林普晴對貧寒生活的適應能力,與父母從小對她的言傳身教有很大的關係。林普晴不僅承擔了所有家務,為了節省家裡的開支,還親自肩負起了教孩子們讀書的責任。

林普晴為沈葆楨生了五個兒子五個女兒,對沈葆楨兩個妾室生的二子二女也視如己出,作為沈葆楨背後的女人,林普晴是非常合格的,她照顧好了一個大家庭,讓在仕途奮鬥的沈葆楨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對妻子的付出,沈葆楨非常感動,他在《漁樂旅舍寫懷》中表達了自己對妻子的深情:“不須更織迥文錦,秋月春花共此心。忽聞犬吠便心驚,望眼如穿萬里程。一穗殘燈人不寐,夜深獨自聽車聲。生生世世許同心,一刻體諒十萬金。”

不是隻懂相夫教子的弱女子,而是臨危不懼的女中豪傑

林普晴不僅是一個賢妻良母,也是沈葆楨的 “女諸葛”,幫丈夫保管重要文件,謄寫奏摺,還創造了 “獨守空城”、“血書求援”的佳話。她是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女兒,是晚清名臣沈葆楨的妻子,更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奇女子,用一封血書解了太平天國戰爭中的廣信之圍。

1856年8月,一支太平軍突然向廣信進攻(今江西上饒),當時的廣信知府沈葆楨正在外面籌集軍餉,招募軍隊。太平軍兵臨城下,廣信城內僅留有四百多名士兵,守城官員都被嚇得四散逃命。

你只知民族英雄林則徐,卻不知他的女兒林普睛也是真正的奇女子

城中百姓抬著轎子來勸說林普晴也躲到鄉間去,林普晴卻大義凜然地說到:

“太守為了守衛疆土,於理於義都不能離開這裡;我不負太守,就像太守不負國家一樣。”

又指著院子中的水井說,一旦賊人到來,自己就跳井自殺,以免被賊人所辱,這份氣節,與長坂坡之圍時跳井全節的糜夫人不相上下。當時的林普晴已經懷有身孕,她一直將太守印章放在懷裡,以免落入賊人手中,後來女兒出生,就改名為“懷印”。

林普晴的大義凜然激勵了守城將士,大家紛紛表示要齊心協力誓死守衛城池。因為寡不敵眾,林普晴認為,只有請距上饒不遠的玉山鎮總兵饒廷選出兵救援,才能解廣信之急。

饒廷選是林普晴父親林則徐的舊部,為了打動饒廷選,林普晴咬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求救:

你只知民族英雄林則徐,卻不知他的女兒林普睛也是真正的奇女子

“賊眾己陷貴溪,上饒危在旦夕,賊首糾眾七萬,百道進攻,氏夫葆楨,出城募兵,更赴河口籌餉,全城男婦數十萬生命,存亡呼吸繫於一線之間。將軍營以三千眾而解嘉興之圍,奇勇奇功,朝野傾覆,今聞駐軍玉山,近在咫尺氏噬血求援,長跽待命,生死人而肉白骨,是所望子將軍者。”

饒廷選收到林普晴的血書後,大為感動,帶著數千兵馬馳援廣信,在外招兵的沈葆楨得到廣信被困的消息後也星夜兼程地趕了回來,太平軍進攻了七天都以失敗告終,決定退兵,廣信之圍成功解除。

廣信保衛戰之後,沈葆楨得到了朝廷的重用,這背後作為妻子的林普晴有著不可替代的功勞,朝廷記錄守城的功勞時評價:“夫人一生是膽,臨危決策,其功不在諸名將下。”

林普晴不是一個只懂相夫教子、操持家務的弱女子,而是一個知曉國家大義、臨危不懼的女中豪傑。林普晴生於中秋,也逝於中秋,1873年,在家人給她慶祝完生日後溘然長逝。

憑弔她的一幅輓聯是她傳奇一生的最好寫照:

為名臣女,為名臣妻,江右佐元戎,錦緞夫人分偉績;

以中秋生,以中秋逝,天邊圖皓魄,雲裳仙子證前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