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前弄明白5个问题


1、

为什么买保险?----明确需求

保险是众多金融工具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能帮助我们解决相对应的风险问题。为什么买保险?弄明白我们买保险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有什么样的问题或担心怎样的风险需要通过保险来解决。不同的需求有相对应的不同的保险产品。

只有明确需求了,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在纷繁众多的产品中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适合自己的产品。不会漫无目的的挑花了眼或是被引导偏向或是跟风盲从或是因人情关系,结果买错了产品:或不适合自己或自己用不上或性价比不高,白花了钱。这时如果退保又要遭受不小的损失。


2、 给谁买?----明确对象。

首先,一个人自身有不同的年龄阶段:少儿、青年、中年、老年。不同的年龄阶段所面对的责任和风险不同,自然需求也不同。

其次,在一个家庭中有不同的家庭成员,有大人、老人、孩子。不同的家庭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以及会产生不同的需求,有大有小,有急有缓。所以一个家庭配置保险产品也有其对应性和先后次序。

大人的安全健康是老人颐养和孩子成长的基石和前提。所以,首先应当为家里的经济支柱(他或他们的家庭责任最大)配置保额足够的保险,这样即便家里的经济支柱不幸伤残或身故,家里也能获得一笔足够的赔偿来维持生活水准,不至于风雨飘摇,生活品质一落千丈。其次为家里的大人(不产生经济收入)配置适度额度的保险,因为他担负着照顾家庭(老人和孩子)的责任。最后为老人、孩子配置适当的保险。

从责任大小和预算多少两个角度考虑,为家庭成员依次配置保险。


3、 身体状况如何?----明确健康情况。

买人身保险绕不开如实告知,而如实告知里大部分都是关于健康情况的。比如医疗险、重疾险、寿险都是需要健康告知的,保险公司审核我们的健康状况而做出决定否能承保。在我国,健康告知用的是询问告知方式,只需要如实回答问卷中的问题即可。而国外则是无限告知方式,相比而言,在我国买保险就轻松许多啦。

知道自身的健康情况在挑选保险产品时就能够心里有数,或挑选有针对性(如包含家族遗传疾病)的产品,或挑选健康告知宽松的产品。如果不确定自身健康状况是否影响承保,就需要让保险公司进行评估核保。一般核保的结果有:标准体承保、非标准体承保(包括加费承保和免除部分责任)、延期承保、拒保。

一定要如实告知,能买则买,不能买就不买。有过既往病史或身体存在异常的最不可取的方式就是故意隐瞒,心存侥幸,这不仅会影响后面的理赔,严重的甚至还要被追究责任。


4、 花多少钱买?----明确花费。

一般来说,我们的年收入都是有数的,而日常必需花销也逃不掉,剩余可支配的钱更是有限的。而保险是需要花费的,一些险种还需要长期缴费,所以买保险请做好合理的预算。

一般来说,家庭每年保险的花费不应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每个家庭还是要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规划。


5、 从哪里买?----明确购买渠道。

当前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有: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银行、电话、互联网。

首先银行和电话的产品多简单明了,但保险类型较少,多是返还型或分红型的。关键是没有时间去详细了解条款,短时间内下决策很容易买错。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予考虑。

最主要还是下面三种:

⑴保险代理人:这是人数最多的,也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其优点就是能面对面的详细讲解和跟踪服务,缺点在于代理人素质良莠不齐,竞争激烈,其只能销售本保险公司产品,以销售达成为主导目标。

选择保险代理人重点关注其专业性、客观性和工作态度是否认真负责。


⑵保险经纪人

:也是比较有实力的保险销售主体,近几年发展很快,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在发达国家成熟的保险市场上,由保险经纪人承揽的业务占70%以上,委托经纪人办理保险业务早已成为国际惯例。

其优点有客户利益为导向,根据客户情况选择市场上最合适的产品(在多家保险公司的众多产品中比较选择),详细讲解,在保险产品的对比评测和搭配上有独特优势。缺点是:目前人数还少、不为大众所知,在部分地区可能还没有。

选择保险经纪人优先选择品牌大的、服务佳、专业素质强的经纪公司和人员。


这两种渠道有专人为您服务,相对更省心省时,有疑问可得到随时解决,之后理赔时也有人服务,注重服务和时间少的客户可选择。保险这种产品的专业性也较高(包含法律、金融、医药等专业知识),我个人也推荐在这俩种渠道选择。


⑶互联网保险:近几年呈爆发式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互联网保险渠道中。其优点:便捷,随时随地操作;信息透明度高;产品性价比高,更懂用户。其缺点就是存在不正规的网络平台、信息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过度宣传、监管漏洞等。

如果担心卖的假保险,可以先确认:

①上“银保监会官网—在线服务—查询服务”查询保险产品的条款名称。

②致电保险公司客服进行确认。


在互联网上购买保险,适合学习力强、动手力强、细心耐心、理性的消费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