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家長要抓住這三個關鍵點


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家長要抓住這三個關鍵點

有一位媽媽,她的兒子很優秀,可以算得上是學校的學霸。但這位媽媽依然很焦慮,她說兒子的優秀完全來自於時刻的監督和努力。兒子上小學這六年來,一時都沒有放鬆過對他的監督和督促,一時不管,成績就會下滑。

這位媽媽說,她全部的精力都撲在了兒子身上,每天平均有6個小時,照顧兒子的生活,每天送他上下學,檢查他的作業,監督他背國學,背單詞,做奧數題,陪他一起讀書,每天忙完一切都晚上十點多了。

聽完這位媽媽的講述,很佩服,但也很擔心,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可能對這位媽媽的監督有反抗,到時候這位媽媽該怎麼辦。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和這位媽媽一樣,可以說是犧牲一切,感天動地,但這些父母卻在教育上忽視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家長要抓住這三個關鍵點

何為內驅力?

內驅力簡單來說就是內部驅動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

有了內驅力,無論有沒有外在獎勵或誘惑,一個人都能保持高度的熱情和積極,投入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中,且不會輕言放棄,這就是強大的內心力量。

比如,居里夫人不論外界環境多麼艱苦,仍然終其一生堅持在實驗室默默耕耘,最終發現了鐳;比如車胤囊螢、孫康映雪的故事,其實都是擁有強大內驅力的結果。

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認為“內驅力”可以分為3種: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的內驅力、附屬的內驅力。

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家長要抓住這三個關鍵點

  • 認知內驅力:指的是一個人渴望理解和掌握知識的一種需求。即一種指向學習任務的動機、求知的慾望。

認知內驅力既與學習的目的有關,也與認知興趣有關。

當孩子清晰的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並以此來推動學習時,這種學習的目的就成為一種有力的動機。而具有認知興趣或求知慾強烈的孩子常常會廢寢忘食,津津有味的去學習,並從中獲得很大的滿足。

認知內驅力是一種自然存在的內驅力,不需要刻意培養,父母和老師別去破壞就好。

限制孩子探索,或用負面的言行回應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進行無意義的重複性學習,比如懲罰式抄寫;學習難度過高,孩子怎麼都學不會,從而倍感受挫;從不鼓勵孩子等,這些行為都會破壞孩子的“認知內驅力”。

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家長要抓住這三個關鍵點

  • 自我提高內驅力:指的是一種通過自身努力,勝任某項工作、做出貢獻、取得成就、贏得社會地位的需要。

從長遠來看,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是一種追求“成就”的動機,它促使孩子把學習目標指向將來要從事的職業和成就。在學習期間,這種動機會使孩子努力地追求優秀的學習成績和較高的排列名次。

“認知內驅力”是直接的學習動機,“自我提高內驅力”是間接但更持久的學習動機。

在教育孩子時,培養孩子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是激發孩子“自我提高內驅力”的有效措施。

但是過分強調“自我提高內驅力”會助長孩子的功利心,使孩子過分追求成績和排名,而降低對獲取知識本身的興趣。

所以,我們需要將“自我提高內驅力”和“認知內驅力”結合起來,使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一起發揮作用,促進孩子熱愛學習。

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家長要抓住這三個關鍵點

  • 附屬內驅力:指的是個人想獲得長者或權威的認可、讚許、取得應有賞識的慾望。比如,一個孩子會為了贏得父母和老師的認可而努力學習。

三種內驅力隨孩子的成長而變化,在年齡較小的孩子身上,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大一些的孩子注意力會從成人轉向同齡夥伴,這期間,來自同伴的讚許就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動機因素。

明白了三種內驅力在孩子學習上所起的作用,家長就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注意引導,在合適的時間有意識的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 目標設定

目標設定對內驅力形成有巨大的推動力。

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家長要抓住這三個關鍵點

美國心理學家耐特和瑞莫斯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們選擇10名大學一年級的學生組成實驗組,並告訴他們:如果要成為大學同學會會員,必須經過磨練和測驗。由此,實驗者命令學生們五天之內不能沐浴理髮,必須吃生豬幹,每天只能睡兩小時,期間要做苦工或者徒步旅行,還要接受各種侮辱及困擾。第五天的深夜,他們告訴學生們:每人要接受7次計算檢測。每次5分鐘,檢測的成績將決定同學會的會員資格。與此同時,實驗者另外選取了50名大學三年級的學生組成對照組,進行同樣次數和時間的計算實驗,但不告訴測驗的目的,並且在測驗前未受任何侮辱或困擾,最終結果:實驗組的成績幾乎3倍於對照組。

很顯然,前者預先認清了學習目標,而後者只是盲目的工作而已。

這項實驗表明:學習者如果認清學習的目標,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家長要抓住這三個關鍵點

學習目標是孩子學習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動力的有意識培養離不開目標的事實確立。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長期的,比如,這學期,要趕上班級的第幾名、要看多少本課外書、多長時間內圍棋水平要達到更高的段位等。這個目標也可以是短期的,比如,今天要記住幾個單詞、做幾道數學題、多長時間內完成作業等。

家長要注意,目標設定有幾個原則需要遵循,才能起到作用。

第一、目標越具體越好

比如, “我要好好學習” 就是一個籠統的目標,而 “到期中考試時,我要進入班級前十名”,就很明確、具體。

第二、完成度要可衡量

把大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可衡量的階段性小目標。比如,這學期我要記住100個英語單詞,每週掌握20個,5周實現。

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家長要抓住這三個關鍵點

第三、目標通過努力可以實現

設定的目標要是孩子通過一定努力可實現的。比如一個班級倒數的孩子,要讓他在幾個月內考到第一名,就不太現實。可以讓孩子每次爭取前進幾名,這樣更容易實現。

第四、設定的目標一定要有期限

沒有期限的目標,不能激勵孩子,有了期限,孩子才有去完成的緊迫感。

目標就像黑夜中的燈塔,能引領孩子前行。

  • 興趣引領

“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這是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做他感興趣的事,他的主動性就會得到充分發揮。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

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家長要抓住這三個關鍵點

如果讓孩子去學習他感興趣的知識,學習的時間也許很長,但孩子會不覺得反倒像是在遊戲,愛迪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愛迪生幾乎每天都在他的實驗室辛苦工作長達18個小時,在裡面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此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他宣稱,“我每天其樂無窮。”

如果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就會學得特別快,也更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即使十分疲勞和辛苦,也總是興致勃勃、心情愉悅;即使困難重重也不會灰心喪氣,而去想辦法克服它。

父母要懂得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去引領孩子,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 樹立價值感

家長不要把眼光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要讓孩子覺得生活不只是為了學習,讓他們覺得生存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要讓他有自己喜歡的興趣和愛好,有他自己為之奮鬥的理想和目標。

激發孩子內驅力,讓孩子“我想學”,家長要抓住這三個關鍵點

也要用語言、行動、眼神告訴孩子:不論你是什麼樣子,父母都愛你。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家庭是充滿理解、和諧、尊重和包容的。

要傾聽、理解、接納和包容孩子的情緒。當孩子有進步了,第一時間給予孩子鼓勵、欣賞和祝賀孩子,以平等和民主的態度對待孩子,而不是憑藉家長的威權居高臨下地控制孩子。

最後,要讓孩子堅信:只要努力,就能改變,越努力,越幸運。如果孩子對未來充滿了幸福的期待和憧憬,他就有動力去努力和奮鬥了。

缺少內驅力的孩子,就好比一輛汽車,沒了發動機,或沒了汽油,只能由父母推著、拖著往前走。只有喚醒孩子內驅力,才能讓孩子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