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據說有一種“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Cindy說:

年前我採訪了前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蔣莉,和她聊了聊“學前教育的核心”、“雞娃”的尺度、以及“面對社會大環境父母保持自己教育的節奏”,她的一句“0-5歲教育,最重要的是‘溫暖的互動’和‘自由的探究’,盲目雞娃只會摧毀孩子的‘內驅力’”,讓很多媽媽醍醐灌頂,留言跟我說多請蔣局來聊聊呀!尤其是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據說有一種“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前幾天我又約她見面,專門和她聊了聊孩子的“內驅力”問題。蔣局說,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反脆弱》,其中說到,世界現在越來越複雜,在這個複雜世界與未來不確定性中,有一種能力特別重要——那就是在複雜和不確定性中找到發展機會的能力,這種就是反脆弱能力。

通俗地來說,可以理解為“解決問題的毅力”,未來世界的複雜不是我們能預測或想象到的,不是隻關注孩子學習了幾門學科,掌握了幾種技能,而是那種面對複雜的真實問題,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具備強大的內驅力去主動學習和思考。

可是現在有很多父母,看似在幫助孩子“學習各種知識”,實際上卻早早扼殺了孩子的“主動性”,看上去孩子“學得不錯”,可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學。”


據說有一種“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蔣局和她的小外孫


一:寶寶的“學習”和我們想的不一樣,“平等”的教育關係才能提升孩子的“自我評價”


在我們大人眼裡,學習似乎就是上各類興趣班。就像我之前帶土根去體驗過一節“數學啟蒙”課,老師介紹說正式的課程是每次1個半小時。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坐著上40分鐘的體驗課都有些坐不住了,對於老師頻繁的發問,土根到後來明顯感覺力不從心,要從椅子上掉下來。

我跟老師說,這個課程時間對於孩子來說是不是太“殘忍”了?老師解釋說是在遊戲裡學習,其實孩子都能適應。

我當時對這個答案持保留態度,這樣長時間的“玩中學”,3歲孩子真的可以,或者說應該去適應嗎?

和蔣局聊到這件事的時候,我就提出了這個問題。蔣局說,她不覺得孩子有必要去興趣班,原因有兩點:

1.你很難判斷這個老師或學校是不是真的能做到所謂的“玩中學”,比如有課桌椅的,就已經給了孩子一個“限制”的暗示,更重要的是你並不能確定老師能否做到完全的“平等交流引導”,還是“帶權威性的教育”,帶著“權威性的教育”很容易抑制孩子的積極性。


2.一旦父母花了錢,潛意識就會對孩子有所期待,期望孩子有某種表現,不自覺地緊張焦慮,不能以他們原本的樣子去看待他們。孩子需要的是你愛他們原來的樣子,而不是因為“學得好”,而愛他們。

如果父母能規避上面兩種情況,且孩子自己感興趣,上興趣班當然沒問題,只是很多時候很難避免。

蔣局在美國訪問時,看到很多優秀的幼兒園,有一種叫“circle time”的日常“上課”方式,就是讓孩子們在地上坐成一圈,老師發起一個主題聊天,然後孩子們輪流發言,話題可能很簡單,“我是誰?”,“我喜歡吃什麼?”每個孩子都能說出來。


據說有一種“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老師不對孩子的言論做任何評價,目的是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鼓勵表達自己。每個孩子都說完之後,老師可能會問“今天你想感謝哪位小朋友?他的哪句話幫助到了你?”孩子們就會七嘴八舌說出自己的意見,這一步就是為了強調孩子們的“自我評價”。老師的作用不是判斷對錯,而是引導分享,守護孩子的“驚喜”。(英語裡用“wonder”,類似好奇心)

在這樣長期“平等自由尊重”的環境裡,孩子是自信的,敢於表達的,在將來也更關心並參與社會事務。反思我們的教育中,是不是很多細節上在無形中“降低孩子的自我評價”?


二、2歲孩子的內驅力其實很可怕!


蔣局說,寶寶的學習方式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要廣泛得多,不是隻有“上課”才叫“學習”。

想想2歲孩子每天在幹嘛就知道,他們的學習能力其實跟一個“心理學家”差不多。

孩子到了2歲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的慾望和他人的意志其實是不同的:當他們用一隻手去觸碰電線時,媽媽竟然禁止我那樣做!於是他又故意伸手去碰,想看看媽媽臉上的表情!


據說有一種“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在《孩子如何學習》這本書裡,作者就把2歲的孩子比作正在進行實驗研究的心理學家,他正在系統性地測試自己和他人慾望可能產生衝突的維度!而爸媽就是他的實驗品!“可怕的兩歲“其實展現的是孩子身上可怕的強大的“內驅力”!從孩子爬行到四處走動,人類的寶寶一直在大人安全的懷抱和不可抗拒的探索內驅力之間艱難抉擇!

比如再簡單不過的“躲貓貓遊戲”,他在學習深刻的“事物的消失問題”以及“事物的因果關係”;比如孩子“用玩具車撞擊地板或牆面”的動作,他其實是在“系統測試這個物體和其他物體之間是否能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據說有一種“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所以不要用我們大人“陳舊的“眼光來看孩子做的“無聊”或者“不聽話”的事情,那就是他們探索世界和學習的方式。

當然,讓孩子大膽探索的前提是“我們對於原則性安全問題”的把握,以及我們可以提供給孩子多一些探索的可能性, 大自然、玩具、繪本、家人多一點的愛的陪伴,都是鼓勵他探索的養料。


三、千萬別做“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有一個法國的博物學家讓亨利法布爾,發現一個“毛毛蟲原則”:在實驗中,圍繞一個花盆邊緣,法布爾一字排開許多毛毛蟲,他發現它們在一個永無止境的圓圈周圍遊行。第三天,他放了一些松針在花盆裡(毛毛蟲喜歡吃松針),結果毛毛蟲繼續轉,直到一個個餓死為止。

據說有一種“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有心理學家把那些“屈從於同伴壓力”的媽媽比作“毛毛蟲”媽媽,即焦慮地跟從大眾幫孩子安排好了一個又一個的培訓班,;自己包辦了孩子的一切事務,讓孩子免受一切傷害,彷彿自己不做些什麼就是失職的。

可這樣做的結果卻是,孩子得到了一種負面的思維模式:沒有媽媽,我沒法完成任何事情,甚至是“智力活動”。一旦孩子喪失了自信,怎麼會相信自己的能力,怎麼會有內在的驅動去主動學習呢?


培養優秀孩子的關鍵,是父母能分清“孩子需要什麼”和“我們想給他們什麼。”

在蔣局接觸的無數父母裡面,明智的母親並不需要有很高的學歷,優厚薪水的工作,但她一定不懦弱、不從眾,她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的孩子是誰,絕不去隨大流。


孩子需要的是你的陪伴,而不是替他做事啊!


據說有一種“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Cindy最後說:


上次採訪蔣局的文章發出後,有媽媽就說,不焦慮的觀點我贊同,但是國內高考的壓力那麼大,普通人家的孩子怎麼可以承擔風險去試錯?


據說有一種“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據說有一種“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就像蔣局說的,智慧的母親並不需要有很高的學歷,優厚的薪水,但她一定了解自己和孩子,知道孩子的所長,並堅定地支持,這種愛和堅定的力量給孩子帶來的益處,一定會超越一個焦慮的雞娃的母親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和迷茫。

金錢可以帶來更多的教育機會和資源,但絕不能衡量教育是否成功。成功的教育是讓孩子找到自己,擁有幸福(其實我們父母應該思考一下,是不是潛意識裡認為孩子讀書最終是為了金錢和地位),為社會發揮出自己的所長,那才是人的核心價值。


這些話聽起來是老生常談,也不只一次在我們文章裡寫過了,但真正要做到,真的很難!從思想上去改變,是不斷的自我提醒和修行,以及對你自己教育的自信。如果你連自己都不相信,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因為有值得模仿的父母而更好(不是因為你有錢,是因為你有不隨波逐流的特質,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終身學習的習慣而值得孩子模仿學習),那麼上更多的興趣班不過是把本屬於自己的責任推卸給了教育機構。


孩子本身擁有無窮的內驅力,我們別去破壞它,當然這樣說並不意味著讓孩子放任自流,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慢下來”,找到自己的節奏,甚至允許他們犯最低級的錯!


下一次我再來聊聊保護孩子內驅力的具體方法,因為在生活裡面我們實在太容易按著大人的思維來改變孩子的行為了。

據說有一種“毛毛蟲”媽媽,專門摧毀孩子的“內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