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論今:像叔孫通一樣說話辦事,你也能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談古論今:像叔孫通一樣說話辦事,你也能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叔孫通

叔孫通,生卒年不詳,薛縣人(今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官橋鎮),一生先事秦而後輔漢,兩代為官,都曾紅極一時。

最初,叔孫通因有文才而被秦朝朝廷徵召,是秦二世時的儒士,被任命為待詔博士;後來,秦朝滅亡,叔孫通又協助漢高祖制定漢朝的宮廷禮儀,成為西漢開國功臣。司馬遷譽其因時而變,為大義不拘小節,稱其為“漢家儒宗”。

在中國歷史上,前朝的舊臣通常都沒有好下場,叔孫通是如何做到兩朝不倒、紅極一時的呢?

綜合分析相關史料,我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善於察言觀色。

談古論今:像叔孫通一樣說話辦事,你也能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秦二世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紛紛響應,秦二世聽說後,很是憂慮,便召集待詔博士和儒生詢問方略。

秦二世問:“由楚地來的戍卒攻佔了城池,先生們認為該當如何?”

三十多名博士和儒生異口同聲地說:“百姓造反,這是不能赦免的死罪,希望陛下趕快發兵討伐。”

二世聽後,勃然大怒,臉上神色都變了。

叔孫通上前說:“如今天下合為一家,先帝毀掉郡、縣的城牆,銷燬天下的兵器,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打仗了。況且上有聖明天子,下有完善的法律,人人盡職守法,四海安寧,哪裡有人想造反呢?這不過是些偷雞摸狗的小賊罷了,何足掛齒。“

二世轉怒為喜,笑道:“先生說得很對。“

博士、儒生們見狀,一部分人很快附和叔孫通,說起義者不過是盜賊。一部分人依然堅持說是百姓造反。

於是秦二世便把說是造反的都關進監獄,賜給叔孫通二十匹帛,一件衣服。

好多人都罵叔孫通是“阿二世“,就是阿諛奉承秦二世的意思。而叔孫通只是說:”不如此,幾不脫虎口矣。“

叔孫通講完這些話就走了,因為他是個聰明人,知道秦二世政權已經沒有希望了,沒必要嚴肅對待。

二是善於因時而變。

秦朝敗亡後,叔孫通便帶著儒生們逃出咸陽。他先是投奔項梁,項梁死後又侍奉楚懷王,後來又投奔劉邦。

可是劉邦最討厭儒生,所以見到儒生,便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往裡面撒尿,以羞辱儒生。

叔孫通知道 劉邦的脾性,便脫掉儒裝,改穿短小貼身的衣服,劉邦見了很是高興。

叔孫通既不向劉邦宣講儒家學說,也不向劉邦推薦自己的學生,而是向劉邦推薦那些盜賊出身的壯士,劉邦更是高興,拜叔孫通為博士。

談古論今:像叔孫通一樣說話辦事,你也能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叔孫通的學生飽受冷落,都暗地裡罵叔孫通:“我們跟隨先生多年了,如今不推薦我們做官,反倒推薦那些盜賊,這是什麼道理?“

叔孫通聽到後,對學生們說:“漢王正冒著槍林箭雨爭奪天下,你們這些儒生能上陣殺敵嗎?你們跟著我,我並沒有忘記你們。“

後來,劉邦平定天下,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都是沒有知識的武夫,更不懂什麼規矩。經常在朝堂上喝酒爭功,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砍殿上的柱子。劉邦看著亂糟糟的景象,很是頭痛。

叔孫通猜到了劉邦的心思,知道時機已到,便向劉邦獻策:“儒家雖不能爭奪天下,卻善於守成。臣願招集魯國的儒生,和臣的弟子們一起制定朝廷禮儀。“

劉邦欣然同意,叔孫通便與魯國的儒生和自己的學生一起,斟酌古代和秦朝的禮儀制度,因時制宜,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禮儀制度。

從此,大臣們上朝,都嚴格遵循禮儀,稍有越軌便被一旁監視的御史拉下懲治,人人心中畏懼,朝中氣象大為改觀。

談古論今:像叔孫通一樣說話辦事,你也能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劉邦看著馴服的臣民,慨嘆道:“我直到今日才知道天子的尊貴啊!“

於是,劉邦升叔孫通為太常,又賜金五百。叔孫通這時才提出:“臣的學生跟隨臣多年,又和臣一起制定禮儀,希望陛下給他們封官。”

劉邦此時已在心裡喜歡儒生了,便把叔孫通的學生都封為郎官,叔孫通又把劉邦所賜的五百金都分給學生們,學生們這才明白叔孫通的用意,都高興地說:“叔孫通先生堪稱聖人,懂得這個世界的事情和規律。”

用“聖人”來形容叔孫通可能有些過,但是叔孫通的確通曉權變之奧秘。叔孫通一人之身,能夠適應秦二世之昏、項羽之威、劉邦之薄……,在那樣一個天下大亂、文人遭劫的年代,不只苟全性命,而且處處得意、榮通富貴,這一切都取決於他很好地把握住了“變與不變”的尺度。

所謂“變”,就是要在摸透君王的脾氣、秉性、喜怒、好惡的基礎上,不斷地改變自己的言行與對策。

今天,叔孫通的善於察言觀色、因時而變,對我們說話辦事、做人做官仍然很有借鑑和參考意義,我們如能學其一、二,則也能在職場、官場甚至情場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