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手調控稻穀市場 暴漲行情要回穩了

江蘇稻米市場暴漲後不久,國家糧食交易中心4月10日公告宣佈將於4月17日重啟託市稻穀銷售,用以緩解目前區域性稻穀的緊張壓力。首批粳稻穀投放總量60.2萬噸,分南北兩個區域投放,其中,江浙滬市場需求量巨大的南方區域(江蘇、安徽)投放32.5萬噸。可以預期,託市稻穀重啟銷售,必將使江蘇地區暴漲的稻穀市場趨於穩定。

一、目前江蘇稻米市場價格是超跌後的正常回歸

託市稻穀收購價連續下調後,稻穀市場不斷走低,尤其是託市陳稻穀銷售底價大幅調低後對江蘇稻穀市場衝擊巨大。2018年江蘇未啟動託市稻穀收購,當年新糧上市以後儲備企業開秤價格較高,而後稻米市場價格一路走低。在稻穀去庫存政策的衝擊下,江蘇稻穀儲備企業2019年輪出時平均虧損400元/噸左右,大量加工企業、烘乾房因手中稻穀庫存難以出手產生較大虧損,低迷的稻米價格甚至導致部分地區出現包地種糧大戶跑路現象。

2019年新稻穀上市以後,江蘇各收購主體謹慎入市,開秤價格普遍較低,由於倉容不足,不能大量收購託市稻穀,收儲企業、加工企業、烘乾房等因有前車之鑑也不敢大量收購自營稻穀做庫存,致使收購市場價格低開低走,最低點跌至1.15元/斤左右,遠遠低於國家1.30元/斤的託市收購價格。目前江蘇地區稻穀市場因搶購潮暴漲,雖然短時間漲幅較大,超出人們預期,但實際價格卻是正常回歸,是對前期超跌價格的報復性修復。維持目前市場價格穩定是對生產者、流通參與者、消費者都有利的共贏局面。

二、託市稻穀的入市穩定了市場預期,防止價格進一步暴漲

託市稻穀的入市,緩解了江蘇地區原糧供應壓力。根據目前的銷售政策和投放糧源的年份結構,沒有了去年1600元/噸和2000元/噸的專場稻穀。意味著本次託市稻穀的投放以增加市場原糧供給,穩定市場價格,防止價格進一步上漲為主,並不是打壓目前的市場價格,對市場價格的衝擊較小。

本次收場投入的2018年產稻穀銷售底價2600元/噸,2016年產稻穀銷售底價2500元/噸,2015年產銷售底價2200元/噸。據此推算(由於蘇皖地區託市粳稻大多數在二等以上,以下統一以二等來測算價格),2018年託市稻穀的倉庫車板價成本應該在2670元/噸(由於江蘇2018年沒有啟動託市,託市銷售供應區域在安徽地區,等效江蘇地區至少還要增加20-40元/噸運輸成本);2016年產託市稻穀的倉庫車板成本應該在2570/噸。而目前江蘇地區2018年產普通品種二等粳稻競價交易成交價格在2660元/噸左右;2018年以前產粳稻糧源較少,價格一般根據庫存質量來確定,大致的推算按照每年的100元/噸的價格遞減。根據市場實際成交價格可以看出目前託市稻穀的銷售底價基本與市場接軌,大量託市稻穀的入市增加了加工企業對糧源供應地點和糧源質量的多樣化選擇。預期成交率不會出現像去年專場稻穀那樣高的成交率。託市銷售政策的落地,使加工企業、存糧企業明確了對未來的預期,將對江蘇稻米市場無論是心理上、還是實質上都將起到穩定作用。

三、江蘇新稻穀仍將保持價格堅挺

本次託市銷售政策的落地對糧食流通環節中各方將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第一,大量託市稻穀的入市,將穩定市場信心,防止價格進一步暴漲,體現國家儲備的調控能力。

第二,對於將要到來的調控惴惴不安的加工企業、收儲企業心理有了底。一方面,手中有庫存的企業既不用擔心因國家調控矯枉過正造成市場價格大跌產生虧損,也不會囤積居奇,僥倖市場價格進一步暴漲獲取暴利。另一方面,原糧上漲吞噬了加工企業的大部分利潤,沒有庫存稻穀的加工企業也不會為了保市場份額,在沒有利潤的情況下盲目追高採購稻穀,進一步造成市場恐慌。

第三,江蘇新稻穀價格仍將維持較長時間的堅挺

稻穀的品質下降比小麥快,因此無論陳稻穀供應如何,新稻穀尤其是南粳系列優質新稻穀在市場的份額都是不可替代的。依據目前的銷售政策,即使與2018年產稻穀銷售底價相同,2019年產託市稻穀倉庫車板價成本也不低於1.34-1.36元/斤,江蘇地區託市新稻穀供應數量最大不超過69萬噸。第一期銷售沒有投入,未來國家一次性大量投放的概率也不大(除非市場進一步非理性暴漲)。新稻穀在託市銷售稻穀中的供應量有限,使江蘇地區新稻穀大概率出現比陳稻穀超過正常預期的價格差。目前江蘇新稻穀存量大多以各級儲備稻穀為主,儲備庫存儲的2019年產稻穀質量優良(品種、水分、雜質、出米率指標都優良),在目前政策和市場形勢下,出庫價格將繼續保持較長一段時間的堅挺。儲備企業不用過分擔心過山車一樣的行情過後留下的是一地雞毛。(來源: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交易部 孫家喜)

國家出手調控稻穀市場 暴漲行情要回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