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朱见深差点葬送大明,后来又是如何复兴的?

当初朱见深差点葬送大明,后来又是如何复兴的?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于大明王朝的贡献不言而喻。而提到朱元璋,人们想到的不仅仅是他从一个乞丐到一个王朝缔造者的逆袭,还有他废除了自秦朝时期就实行的宰相制度。

明朝洪武三年,在经历了宰相胡惟慵谋反案后,朱元璋趁机撤掉了中书省不设宰相这一职位,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得不说朱元璋的这一举措实在是令人敬佩。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从一开始就有,历史上许多王朝的皇帝也做出了很多为削弱相权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但是只有朱元璋最为硬气,他是直接废除了丞相制度。

当初朱见深差点葬送大明,后来又是如何复兴的?

不过,废除丞相后也是有弊端的。因为没有丞相的从中协调,皇帝的政务就更加的繁忙了。不过这朱元璋是什么人?曾经的乞丐生活极大的磨练了他的意志,他一点都不怕政务繁忙。然而,朱元璋能受得了的政务太多,他的儿子朱棣去不一定就能受得了。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设立了内阁制度,帮助自己处理政务。事实上,内阁在最初时期的确是对王朝有利的,至于它后来所出现的问题导致明王朝越来越没落我们先不做说明。

当初朱见深差点葬送大明,后来又是如何复兴的?

内阁中的官员相当于现在大老板身边的秘书,帮助皇帝处理一些政务。最初他们并没有实权,后来内阁被皇帝越发的信任,皇帝对他们也下放了一些权力。到最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了明朝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构。

明朝内阁制度也为王朝选拔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其中以明宣宗时期的“三杨”最为出名。这三杨说的就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在他们担任辅臣期间,使明朝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行进,明朝在当时几乎成为了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当初朱见深差点葬送大明,后来又是如何复兴的?

而到了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他却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整天只知道炼丹、炼丹,不理政务,不管百姓的死活。在他的统治下,明王朝元气大伤,险些葬送在他的手中。这样的问题到了朱见深第三个儿子朱佑樘做了皇帝才得到了解决。

明宪宗朱佑樘即位后,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勤俭节约、不近声色,在他的治理下明王朝又回到了强盛的阶段。在他在位期间任用了很多贤臣,将大明从毁灭的边缘强行的拉了回来。比如说刘健、李东阳、谢迁、刘大夏等人。接下来笔者就简要的说说朱佑樘手下的这些能人官吏。

当初朱见深差点葬送大明,后来又是如何复兴的?

刘健是朱佑樘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进入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刘健此人对于事情的判断能力很高,在当时看来可以说是无人能及。虽然他的脾气很暴躁,但比起他的才华来就是可以被忽略的。他是内阁里资历最老的一批官员,深受皇帝的重用和信赖。

当初朱见深差点葬送大明,后来又是如何复兴的?

当时蒙古族侵扰明朝的边界地区,刘健一反常理任用了很多军事素质杰出的年轻官员。照理说,打仗一般都是用那些资历比较老的将军的,而刘健却果断来了用了一批年轻人。后来,这批年轻官吏也果然没有辜负刘健的信赖,成功地抵抗了蒙古族的侵袭。他果断的判断力在当时赢得很多人的尊重和赞叹。

第二个优秀的官员就是李东阳了。李东阳在八岁的时候以“神通”的名义进入了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与刘健相比李东阳在内阁的资质并不算太老,他是在朱佑樘继位的第八年才进入内阁的。

李东阳的性格与急躁的刘健不同,他属于那种慢性子的人。说句不好听的话,这种人就是那种“老奸巨猾”类型的,别看他平时慢吞吞的他的能力可是内阁中最强的。

当初朱见深差点葬送大明,后来又是如何复兴的?

李东阳表面看起来非常的随和,做事情有条不紊好像这世间的一切事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麻烦一样。他最擅长的就是谋划,有着长远的眼光,为明王朝制定了许多长远发展的计划。朱佑樘在的那是很信任他,内阁的大臣们也很信任他。他这样的人似乎就是天生的决策者,他给外界所呈现的形象让人忍不住去听他的,依靠他。而在当时,内阁中的决策绝大多数就是他做的。

我们再来说说谢迁。谢迁同李东阳一样都是在朱佑樘即位后第八年进入内阁的。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他的资历算得上是最小的。不过,谢迁这个人可是中过状元的。

当初朱见深差点葬送大明,后来又是如何复兴的?

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期是以八股文取士的,在当时八股文可是逼疯了很多的学子。不过,谢迁不一样,虽然他也是作为深受八股文迫害的一份子但他似乎并不没有被这僵化的考试制度所烦恼,他仍然是那个能说会道的谢迁。在当时还流传着这样的笑话,那个官员要是不想工作了,找谢迁,立马就有精神。哪个将士不像训练了,找谢迁,他马上就能上战场。谢迁“忽悠人”的能力在当时无人能及。

在当时,谢迁与刘健、李东阳一同辅政,政绩十分的卓越。有人称赞他们为:李公谋(李东阳擅长谋划),刘公断(刘健的当机立断),谢公侃侃(谢迁的能说会道),为当时世人称赞的三大贤相。

很多人会把他们三人与“三杨”相提并论,而他们的能力德的确很强。当然,有能力的大臣很重要,皇帝本身也很重要。朱佑樘这个皇帝当得十分的不错,不仅没有他父亲的荒唐之处反而励精图治。在他们君臣的共同的努力下,大明王朝再次繁荣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