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包法利夫人》看婚姻:獨立的女性,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從《包法利夫人》看婚姻:獨立的女性,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一個不諳世事的待嫁的姑娘,聰慧、美麗大方,卻偏偏出生在一個普通農場主家庭,她不甘心,總是幻想著自己能像穿上水晶鞋的灰姑娘,邂逅一位高富帥的王子,從此過著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

然而命運並沒有眷顧她,老天爺讓她遇到的不過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人,她在稀裡糊塗中嫁作人婦。婚後,她才發現,現實的婚姻和她理想的愛情相距甚遠,這種極大的心理落差和不平衡的心態,使她變得躁動而不安,她開始嫌棄自己的丈夫,平淡寡味的婚姻生活使她愈加渴望激情和奢華的生活,在這種強烈慾望的驅動下,她出軌了。

著名法國作家福樓拜在他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中,講述的就是已婚婦女愛瑪為了逃避現實平淡的婚姻生活,因偷情而迷失和自甘墮落,最終導致自殺的悲劇故事,小說一經問世,便受到民眾的追捧,而福樓拜卻被法庭提起訴訟,原因就在於當局者認為福樓拜的這本《包法利夫人》內容太過“傷風敗俗”,最後,以福樓拜勝訴結局。在我看來,這一點恰好證明了《包法利夫人》是一部有價值的文學作品。

有人認為《包法利夫人》是不適合年輕人去讀的,畢竟情竇初開的年輕人對愛情的理解是單純的、美好而無暇的,而這本書的內容似乎有褻瀆純潔之愛的嫌疑。而我認為,只要是滿了十八歲的成年人,無論男女,都可以讀一讀這本書,它能提醒涉世未深的年輕人,慎重對待自己的愛情,愛情固然美好,但沒有百分百理想的愛情,不要被過度“包裝”的愛情迷惑或衝昏了頭腦;它能警示所有已婚人士,當浪漫的愛情迴歸到平淡瑣碎的婚姻生活時,一味的逃避和向外求並不能解決婚姻中存在實際的問題,也帶給女性以思考:在婚姻中如何才能擺脫精神上的貧瘠,更好的實現獨立


從《包法利夫人》看婚姻:獨立的女性,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聰慧能幹而又美麗的愛瑪,為何會嫁給老實懦弱的查理.包法利.夏爾?

已有家世的鄉鎮醫生夏爾到貝爾託莊園給老農場主魯奧先生治療腿傷,在魯奧先生家府上貝爾見到了他的獨生女兒愛瑪,美麗大方的愛瑪讓貝爾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夏爾更加殷勤的去給魯奧先生探望病情。沒過多久,夏爾的妻子,不幸離世,魯奧先生為了感謝夏爾對他的細心照顧邀請他來莊園散心,一老二去中,夏爾發現自己愛上了愛瑪,於是,鼓起勇氣向魯奧先生提親,經父女同意後,夏爾與愛瑪閃電般成婚了。

福樓拜筆下的愛瑪青春靚麗,落落大方,聰明且能幹,她在一家修道院受過貴族式教育,多才多藝,在環境的薰陶下,她自帶一種高貴而迷人的氣質,這樣的女孩,如果運氣佳的話,嫁一個如意郎君是極有可能的。

但命運好像故意要捉弄她,偏偏她嫁的是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男人,而且還是一個喪偶的男人。

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愛瑪的選擇呢?

首先,一個人的選擇與她的成長環境和經歷息息相關。

愛瑪出生在農村,父親是一位小的農場主,家境還算殷實,13歲那年,愛瑪的父母把愛瑪送到了一所修道院寄宿女校唸書 ,她在那裡接受者貴族式的教育。她愛教堂的花卉、宗教的音樂,並在浪漫主義小說的薰陶下成長。這使得生在閉塞鄉村的愛瑪,終日沉浸在文字承載的浪漫情緒裡,渴望擁有像小說裡那樣浪漫奢華的愛情。

母親離世後,父親把愛瑪接回了家,幫助父親打理農場的愛瑪又重新回到現實生活中,繁瑣的農活常常讓她感到煩悶和惆悵。

當愛瑪遇到包法利先生的時候,她以為他就是身騎白馬的王子,來拯救她離開無趣的農村。

面對夏爾對父親的提親,愛瑪沒怎麼想就答應了,夏爾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在她心裡,壓根沒仔細考慮這個男人是否適合自己。

其次,愛瑪本身單純的性格加上她不敢挑戰父親的的權威。

婚前的愛瑪,是一個單純,美好的女子。

結婚之前的愛瑪,溫順乖巧,從不和父親頂嘴;縫墊子不小心扎破手指頭,就把手指放到嘴裡嘬了兩下,刻畫出她俏皮、可愛的性格特徵;她在修道院讀書回來會把自己的藝術作品送給父親;雖然她在鄉下並不開心,但她依然會照顧好父親的整個莊園;她很時尚,從衣著上的講究到新式的髮型,她都追逐城裡人的潮流。她總是把夏爾送到第一級臺階。她心裡對愛情無限嚮往但同時又保持著傳統的矜持

婚前的愛瑪,是一個單純,美好的女子。再加上夏爾的提親父親是同意的,沒有任何的社會經歷以及對父親的屈從,使愛瑪缺少自己的主見,只好聽從安排。


從《包法利夫人》看婚姻:獨立的女性,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婚後的愛瑪是如何在一次次出軌與拋棄中,從一個囚籠輾轉到另一個囚籠,最終被慾望逼著滑落至墮落的深淵的

  • 現實和理想的衝突

婚後的愛瑪和夏爾完全是兩種不同狀態。

夏爾滿足於現狀,享受每天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而愛瑪對這樣的生活卻是無比的失落。

在愛瑪看來,婚後的夏爾木訥而又不解風情,他見識短淺、談吐刻板,不會游泳,不會比劍,愛瑪拿騎馬術問他,他無言以對。愛瑪抱怨丈夫,不懂她的小資情調,不懂浪漫,她也恨丈夫不能給自己帶來上流社會的生活。

對於愛瑪來說,人生最大的追求有兩個,一是愛情,二是精緻奢華的上流社會生活

而理想越豐滿,現實就有多骨感

。婚後愛瑪才發現丈夫夏爾根本不是自己的這盤菜,他既給不了自己想要的愛情,也給不了自己想要的體面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夏爾和愛瑪受人之邀參加了一次豪華派對,派對會場富麗堂皇,熱鬧非凡,參加者非富即貴,愛瑪第一次親眼見識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那個她只能在書中讀到的世界。

回到家的愛瑪,面對現實生活,再也提不起精神,她心理感到憤憤不平:那些派對上的貴婦人哪一點比她強?那些女人,腰比他粗,舉止比她俗,可她們偏偏是侯爵夫人。她只有恨老天的不公平了。

這次經歷使得愛瑪的落差心理更加的明顯,也激起了她內心的慾望,上流社會奢華氣派的生活場面,王公貴族,夜夜笙歌,聲色犬馬,紙醉金迷的生活讓愛瑪心之神往。


從《包法利夫人》看婚姻:獨立的女性,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 愛瑪的兩次出軌

參加派對之後的愛瑪終日鬱鬱寡歡,為了讓妻子擁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夏爾放棄自己行醫4年之久,已小有名氣的地方託斯特,搬家到一個叫永鎮的小鎮。

在永鎮,愛瑪遇見了魅力四射的年輕書記員萊昂,她墜入了愛河,和萊昂相見恨晚。可是,年輕的萊昂因為少男時的膽小,終究沒有回應愛瑪的心意,而是遠赴巴黎求學。他的離開讓愛瑪失去了愛的曙光,從此悶悶不樂。

就在這時,愛瑪遇到了風流成性的羅爾多夫。羅爾多夫把愛瑪當成獵物,他的手段更是讓愛瑪飛蛾撲火般的赴湯蹈火。但是,風月老手的羅爾多夫很快便厭倦了愛瑪,愛瑪被無情拋棄,之後她大病了一場。

這時,書記員萊昂再次出現了。經歷了巴黎燈紅酒綠的萊昂早已不再是當年羞澀膽小的年輕人,他變得深諳世事,風流倜儻中又多了幾分成熟。這次相遇後,萊昂決定找回昔日的愛情,主動向愛瑪示愛。

愛瑪稍作猶豫後,便投入了萊昂的懷抱,得到愛情滋潤的她,很快又恢復了往日的活力。為了討情人的歡心,她主動慷慨的為萊昂提供奢侈的生活,甚至不惜去借高利貸。

就在她無力償還貸款求助於他時,萊昂卻急於與她劃清界線。走投無路的愛瑪,抱著最後的一絲希望找到昔日的情人羅爾多夫借錢求助,而羅爾多夫不但沒有借錢給她,還狠狠的羞辱了她一頓。

絕望的愛瑪回到家中,服毒自殺。

從《包法利夫人》看婚姻:獨立的女性,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 愛瑪的悲劇有自身性格的因素也有時代的因素

有人說,愛瑪的悲劇,在於她遇人不淑。她人生中遇到的三個男人,丈夫不理解她,另外兩個情人把她當作玩物。

可在我看來,愛瑪的悲劇恰恰是自身的性格所致,源於她缺少獨立的人格,源於她的愛慕虛榮和精神世界的極度匱乏,完全無法獨立,她極度渴望愛情、渴望奢華的生活,渴望走進她編織的童話夢境,她會催眠自己,對那些荒誕和危險,選擇視而不見,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抓住一個又一個男人。

當她生活不如意的時候,她沒有半點想過要通過自身來改變,而是把希望寄託在男人的身上,沉浸在不切實際的公主夢幻中,期待有一天白馬王子來拯救她。

當她內心寂寞的時候,她也從未想過要如何提升自己,而是寄希有一個男人來給予她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需要。

愛瑪的悲劇,不在於她沒有遇到一個可以給她帶來幸福的男人,而在於她不明白,真正幸福,不靠依附於任何人,而在於自身的努力和經營。

然而,愛瑪並不知道,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沒有誰能成為誰永遠的依靠。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只能獨自面對生命的黑暗深淵斷崖絕壁

梁文道說:“一個女人必定要有本身過好日子的才能,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器械,這很主要。”

好男人往往更注重女人內心的力量。因為女人最迷人的地方是內心的獨立。獨立的女性,才會有真的光芒。你沒有自己的思想,就沒辦法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欣賞。

愛瑪經歷侯爵家那場美輪美奐的舞會,認識了那些豪門子弟和貴婦人,便沉醉於他們對奢侈的生活當中,在家裡心想著燈紅酒綠的場景,夜裡做夢嚮往那種生活,她的心隨著他們飛向了都市巴黎。

她訂報紙,瞭解關於巴黎的一切,一字不漏的閱讀所有首場演出、賽馬、晚會,她知道了服裝新潮,好裁縫的地址,歌劇院的日程。她還研究歐仁。蘇作品裡房間排場的描寫,讀巴爾扎克和喬治.桑的作品,並在想象中滿足自己的慾望。

她對上流社會的浮華生活羨慕不已,甚至處處效仿。

她按上流社會的規矩教女僕,她給女僕做壞的菜起別緻的名字,給燭臺疊紙托盤,給自己的長裙編漂亮的邊飾,她在壁爐上擺上一對藍色的玻璃花瓶,裝飾上可愛的小飾品。

如果愛瑪是真心熱愛生活,倒也無可厚非,可事實上,她不過是用繁華奢侈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她通過外在的容貌和物質來支撐自己的自信心,通過虛幻的愛情來喚起自己對生活的熱情。

可是,對於一個精神上匱乏的人來說,無論是物質的奢華還是甜蜜的愛情,不過是望梅止渴,無法使其擁有真正的幸福感。

於是,慾望的膨脹讓愛瑪越陷越深,虛幻的妄念和精緻的生活沒有讓她變得快樂,反而使她愈加悶悶不樂,對丈夫和周圍的一切越看越不順眼。

最終,愛瑪在追逐物質的浮華和虛幻愛情的路上滑落至墮落的深淵。

其實,對於一個精神世界充實的人來說,有理想和自己的追求,經濟獨立和愛情只是錦上添花而已。也許她的生活水平不高,也沒有那麼美麗,但她有學識和涵養,有內在,令她充滿了內在美。也因此即使她有先天條件的不足,她也不會抱怨與哀嘆,反而接受自己的不足,坦然面對生活的遺憾,努力去提升自己,用心的去經營自己的生活,過得幸福、快樂,並且充實。

愛瑪的悲劇,不在於她沒有過上上流社會的生活,而在於她沒有信仰和追求,終其一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愛瑪不明白,人生的幸福,不來自於光鮮亮麗的外表,不來自家境殷實的背景,也不來自一個百般寵溺的情人,而是來自於自身精神世界的充實

毛姆說:"記得在庸常的物質生活之上,還有更為迷人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就像頭頂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卻散發著寧靜又平和的光芒。"

只有物質簡單,精神豐富,我們才能剔除掉生命中那些不需要的東西,這樣才能獲得內心的自由和安寧。

可是,我們又怎能說愛瑪的悲劇完全是自己贊成的呢?愛瑪處於法國革命以後的浪漫主義的春風當中,她的浪漫性情源於她兒時所接受的修道院教育,可以說社會造就了愛瑪的虛榮,同時,享樂主義盛行的資本主義社會造就了像羅爾多夫、萊昂一樣的人物,他們道德敗壞,玩弄女性。因此,也可以說愛瑪的悲劇是社會和時代所造成的。

從《包法利夫人》看婚姻:獨立的女性,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那麼,對於現代女性來說,如何才能在婚姻中擺脫精神的貧瘠,更好的實現獨立?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有愛瑪身上的一面卻不自知,對美好的生活嚮往熱切,卻整日面對平凡甚至庸常的生活;對美好的愛情充滿幻想,卻總被現實的雞毛蒜皮惹得唉聲嘆氣。

一方面,這種對婚姻認識的不足,容易使人對婚姻生活產生倦怠或者失去信心。另一方面,我們又都是凡人,對於婚姻和愛情仍然是每個女人期待的一種美好東西。

而如何在婚姻中保持獨立,不斷收穫成長始終是值得所有女性朋友思考的問題:

首先要有自己的經濟來源。如果沒有自己的經濟來源,那麼就會處處依附於另一半,那麼,你在婚姻中就會時時處於被動的地位,當你想要買一件東西時,你就不得不伸手向另一半伸手要錢,久而久之,在這樣的婚姻中,你就難免要看對方的臉色行事。因此,結婚後,儘量不要做家庭主婦,不要忘記工作。

其次就是精神獨立。做自己,保持自己對生活的看法,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圈。多接觸能激勵自身正能量的人,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多閱讀書籍,閱讀是情感陶冶,讀書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提高我們的個人修養。豐富自己的生活,合理安排好工作家庭和休閒時間,同時保持運動。

結語:“努力的修煉自己,做個內心豐富的女人,像男人一樣靠智慧打拼活出精彩的人生,是每個圍城裡和圍城外的女人獲得幸福的不二法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