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八十六)

萬變不離其宗

“萬變不離其宗”中的“宗”指宗旨、目的。這一成語的意思是:儘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殊途同歸。

典故出自戰國時期宋國人莊周的著作《莊子·天下》:“天下之治方術(一方之術)者多矣,皆以(以為)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體驗宇宙所有領域的普遍真理)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天)何由降?明(地)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不離於宗(道),謂之天人(天人不分離為二);不離於精(指道術的精純),謂之神人;不離於真(樸實不偽),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主宰),以德為本(根本),以道為門(天門。萬物出生入死之門),兆(預示)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恩惠),以義為理(道理),以禮為行(以禮教約束人的行為),以樂為和(以音樂調和人的性情),燻然(南風吹拂方物之貌)慈仁,謂之君子(以禮教為本的儒家);以法(法度)為分(fèn,本分)以名(職稱)為表(標誌),以參(比較)為驗(驗證),以稽(考查)為決(判斷),其數(等級)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序列);以事為常(以勞作為經常任務),以衣食為主,蕃(繁殖)息(生息)畜(積蓄)藏(儲備),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常情)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天下搞學術的人很多,都認為自己的學問達到了頂峰,無以復加。古代所謂的道術究意在哪裡?回答是:“無所不在。”如果問:“天由何而降?地從何而生?”回答是:“神聖自有其由來,王業自有其成因,都淵源於一。” 不離根本,稱為天人。不離精純,稱為神人。不離本真,稱為至人。以天為主宰,以德為根本,以道為門徑,能夠預示變化,稱為聖人。以仁布施恩惠,以義作為道理,以禮規範行為,以樂調和性情,溫和慈愛,稱為君子。以法律為尺度,以名號為標誌,以比較為驗證,以考核來判斷,等級之數像一二三四那樣明白,百官以此為序列,以職事為常務,以衣食為主旨,生產儲藏,關心老弱孤寡,使其皆有所意養,這是養民的常理。

《莊子·天下》提出,學術問題有道術和方術之分。道術是普遍的學問,這種學問只有天人、聖人、神人、至人才能掌握它。學術則是具體的各家各派的學問,這些學問都是各執一偏的片面的學問。莊子闡述對儒家學派的看法,認為儒家學派主要是明傳《詩》《書》《禮》《易》《春秋》。並說明了墨子、禽滑釐的墨家學派的學說,對墨家的非樂、節用、兼愛、節葬以及後期墨者的墨辯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贊同,因為墨家的這些思想與莊子的輕物思想有一致之處。莊子還介紹了宋鈃、尹文的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苟於人、不忮於眾的白心的觀點。又著重介紹了彭蒙、田駢、慎到的思想,關尹、老聃的思想,充分地肯定了他們的道的觀點和謙下的處世態度,稱他們是古之博大真人。還敘述了“歷物十事”和以惠施為主的名家的二十一事的命題,反對了名家的詭辯。莊子在這篇著作中,認為百家各派都因執著於各自的標準而進入歧途,只知道的某個方面而不知大道的全貌,一如人的“耳目口鼻,皆有所明,不能相通”一樣;再加上除道家以外各種學派的人自以為是,固執己見,致使大道發生了分裂。除道家以外各種學派的理論只能算是一方之術,而不是道,只有老子及其繼承者的理論才是真正的道術。

《莊子·天下》中的“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後來被總結為“萬變不離其宗”這一成語。另外,也有人認為《荀子·儒效》中有“千舉萬變,其道一也”,也與“萬變不離其宗”有關。

例句:“求夫辭有體要,萬變而不離其宗。”(清代譚獻《明詩》) (2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