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老闆改行 崇明昔日“刀魚王”今成“守護者”

漁業老闆改行 崇明昔日“刀魚王”今成“守護者”

剛過去不久的“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4月8日),彭海兵和鱘豚使者聯盟的2名志願者駕船行駛在崇明島附近的長江水域,進行水生野生動物監測,“昨天有漁民說看到江豚,所以今天我們開船出來看看”。受疫情影響,這是鱘豚使者聯盟隊長彭海兵和志願者們今年首次出船。

大家可能想不到,如今致力於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彭海兵,曾經是崇明陳家鎮小有名氣的“刀魚王”,手下一度擁有四五十條捕撈船。

插36萬根毛竹修復灘塗生態

彭海兵出生的崇明陳家鎮奚家港是崇明有名的漁港,這裡是最靠近長江入海口的地方,刀魚、鳳尾魚、蟹苗、梭子蟹……漁業資源豐富。曾經,奚家港碼頭上停滿了漁船,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捕魚、販魚。

1972年出生的彭海兵告訴記者,他20歲就開始和人合夥販刀魚,後來又自己買船、造船,出去捕撈,生意做得最大的時候,手下有四五十條捕魚船,也曾經是持有刀鱭專項捕撈證的捕撈者。

隨著環保意識的普及,政府對於在長江捕魚的管理越來越嚴,深水網、絲網等捕魚網、捕魚方式或被禁止或被限制,彭海兵隱隱覺得,這一行可能幹不長了。

2011年,位於崇明東部的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負責人找到彭海兵,說是要租借船隻,用於水生野生動物監測以及其他科研項目,“因為我們對長江的潮汛、環境熟嘛,所以他們找我們來開船。”

就這樣,捕魚、販魚的彭海兵和他手下的老漁民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搭上了邊。

“從2011年到2016年、2017年間,因為老漁民們對灘塗潮水、環境熟悉,我們還參與了保護區的生態項目‘海洋牧場’,在崇明東部的灘塗上插了36萬根毛竹,每根毛竹2.2米左右長,插進灘塗裡1.9米左右,露出30釐米左右。”彭海兵介紹,說來也神奇,毛竹插進去,潮水退去以後,毛竹周圍就形成了一個個小魚塘,裡面蟶子、文蛤、黃蟹及其他各種小魚小蝦非常多。此外,沙灘也變軟了,調查還發現了許多藻類,灘塗的生物多樣性一下子就豐富起來,整個灘塗生態系統得到了修復。

某一天,時任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的劉健問彭海兵:“什麼時候轉行和我們一起幹?”彭海兵當即回答:“可以啊。”

於是,彭海兵成了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的一名志願者,協助科研人員做科研項目,包括對長江流域的珍稀水生動物進行監測等。

2015年,彭海兵正式告別了捕魚、販魚的老本行。

每月一次巡視記錄江豚現身

從2011年開始的這八九年時間裡,彭海兵接觸到了中華鱘保護區管理處以及上海其他水生野生動物研究、生態環境研究等領域的科研單位,這段經歷對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感覺這些人是真的關心野生動物,關心大自然,他們的想法、理念改變了我過去很多想法,給我新的思考”。

後來,因為漁船不能滿足監測船、工程船等的要求,彭海兵出資新造了船隻,成立了船舶租賃公司,租賃給有需求的科研單位,目前和他常年合作的科研單位有六七家。

2019年,成為崇明區政協委員的他自發組建的崇明鱘豚使者聯盟正式成立。目前,聯盟志願者有40-50人,主要由老漁民和上外賢達學院的學生組成。正常情況下,志願者們每月開展一次巡視監測,從奚家港出發,從團結沙開船到新河,最遠到東風西沙,有約100海里巡線,記錄江豚出現的數量、次數等信息,“最多一次出去可以看到六七頭江豚,但十幾、二十幾年前出去,可以看到十幾頭,甚至更多。”彭海兵說。

受疫情影響,上週三進行的監測是今年第一次出船監測。“那天出船的前一天,有漁民在岸上見到了江豚,所以我們特意出去看一下。”彭海兵介紹,當天上午9點50分,在東經121度43分500,發現江豚兩條,露出水面5次,每次間隔時間為三四秒,江豚最後遊向東南方向,“能看到江豚露面,大家特別激動,覺得很幸運,平時並不是每一次監測都能看到”。

接下去,彭海兵還計劃和專業團隊合作,把騎行、水生野生動物監測、淨灘等活動融合起來,通過實地體驗激發更多人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