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穹”或成美軍臨時過客

“鐵穹”或成美軍臨時過客

近日,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針對是否採購更多以色列“鐵穹”導彈(火箭彈)防禦系統陷入兩難地界。一方面,美國陸軍需要“鐵穹”防禦系統加入美國陸軍作戰體系,另一方面,以色列拒絕向美軍分享“鐵穹”防禦系統的“源代碼”,這讓美軍整合防禦系統成為了“單相思”。

“鐵穹”防禦系統由以色列軍工企業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有限公司研發生產,主要目的用於對付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和黎巴嫩真主黨的炮彈襲擊。每套“鐵穹”防禦系統配備6個攔截彈發射器,每個發射器裝有20枚“塔米爾”攔截彈,可攔截近至4千米、遠至70千米內的各類飛行目標。從2011年服役到2018年參加實戰,“鐵穹”防禦系統已經成功攔截了至少1260枚火箭彈。國際軍事專家稱,現在的“鐵穹”防禦系統攔截能力完全可以達到90%以上。

美國雖然是世界上的軍事強國、導彈防禦大國,但陸軍卻沒有“鐵穹”這一級別的防禦系統。美國現有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和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主要攔截目標是洲際導彈和中近程彈道導彈。比如“薩德”防禦系統,它的作用旨在攔截和摧毀處於彈道末段的中短程彈道導彈,而“鐵穹”可以在低空、近空攔截導彈和無人機。這款防禦系統能夠自動計算出導彈是會落在空曠地帶(這時選擇不予攔截),還是射向民用設施。“鐵穹”防禦系統採用了野戰部署設計,一輛重型卡車就可以輕鬆將發射系統運抵預定位置,這樣的設計便於機動、便於偽裝。作為奉行全球戰略的美國,既希望能在軍事上全方位對他國構成威脅,也希望能有像“鐵穹”這樣的防禦系統全方位地為自己提供保護。

不過,“鐵穹”防禦系統“加盟”美軍後也帶來了一些煩惱。2019年,美國陸軍從以色列拉斐爾公司訂購了兩套“鐵穹”防禦系統,包括12個發射裝置、兩部傳感器系統、兩套作戰管理中心繫統和240枚攔截彈。美軍發現,“鐵穹”防禦系統組件很難與美國陸軍綜合戰鬥指揮系統整合起來,特別是在網絡安全與作戰方面,存在不小的漏洞。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美軍有兩個選項,一是獲得以色列提供的“鐵穹”系統“源代碼”進行技術改進,二是採購更多的“鐵穹”系統形成獨立的防禦體系。

“源代碼”是“鐵穹”防禦系統的核心技術,一旦分享給美軍,以色列國內的“鐵穹”防禦系統關鍵技術將會赤裸裸地暴露在美軍面前。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雖然美以當前關係密切,但誰又能保證兩個國家永遠是鐵板一塊?誰又能保證美軍不會把這一核心技術分享給其他盟友?奉行“美國優先”的美國,一旦有了利益上的訴求,一旦在政治上和以色列發生分歧,失去“源代碼”的以色列將會陷入危機之地。

美國國會要求,美國陸軍應在2023年前開發出自己的低空、近空導彈防禦系統,否則,美國陸軍必須從以色列購買更多的“鐵穹”防禦系統。以色列國防部表示,願意向美國陸軍提供一些可能的幫助,並敦促美國陸軍考慮把“鐵穹”系統納入長期解決方案。從以色列角度看,如果美國陸軍把“鐵穹”系統納入長期解決方案,則向世界證明了以色列“鐵穹”系統的“非凡能力”和國防工業的品質及信譽,必然會有益於提高以色列未來的軍貿水平。當然,美國軍方不願意看到有一個獨立於體系之外的防禦系統,甚至不願意把“鐵穹”系統作為一個臨時的解決方案。

對於美國來說,美軍訂購“鐵穹”系統是在陸軍間接火力防護能力(IFPC)計劃陷入困境後的臨時抱佛腳,“鐵穹”防禦系統只是臨時防禦手段。同時,美國陸軍對“鐵穹”系統的性能並不完全掌握。儘管美國陸軍採購部門負責人布魯斯·耶特稱“以色列人與我們一直合作很好”,但以色列拉斐爾公司遲遲不願意提供一些核心數據,致使“鐵穹”根本無法接入美國現在的導彈防禦系統。美方承認,“我們的相關工作已經推進到一定階段,在這一階段獲得正確的數據變得有些困難”。

作為世界超級軍事大國,美國不可能把低空、近空防禦能力全押在“鐵穹”身上。3月4日上午,美國陸軍部長瑞安·麥卡錫對媒體記者說:“按照IFPC計劃的要求,我們必須能夠對付巡航導彈威脅。‘鐵穹’系統帶來的能力超出了我們導彈防禦部隊目前擁有的能力,但它無法滿足全部要求。”這是因為,“鐵穹”系統更多的數據需要從製造商那裡獲得,而包括“源代碼”在內的數據給與不給,決定權在以色列一方。另外,“鐵穹”設計的初衷是在以色列國內保證不受哈馬斯或真主黨發射的非制導火箭彈襲擊,而美國陸軍需要把該系統部署至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在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下,“鐵穹”系統的性能會否受到影響,目前不得而知。

如果以色列一直堅持不向美國分享“源代碼”,“鐵穹”系統在美國防禦體系中註定是一個臨時過客。美國極為看重戰略抵消,對待盟友也不會網開一面。在不久的將來,美國肯定會研發出足以代替“鐵穹”級別的防禦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