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將用4.2萬顆通信衛星“包裹”地球 銳評:或成“太空殺手”

央廣網11月15消息(記者宋鵬超)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11月11日用“獵鷹9”火箭將第二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太空。該公司於2015年提出通過發射衛星向全球提供高速互聯網連接的“星鏈”計劃,預計這個衛星通信網絡最終將可能由4.2萬顆通信衛星組成。那麼,美國“星鏈”計劃只是為了向全球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嗎?數量如此龐大的衛星發射活動將給太空帶來什麼影響?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邵永靈為您做深入解讀。

  軍事觀察員邵永靈介紹,除了向全球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星鏈”衛星還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用途。

  邵永靈:我們知道軍用衛星通常都是低軌道運行,因為低軌道通信效果更好一些,軌道高了會影響其使用。通過“星褳”計劃,向太空發射數量眾多的低軌道通信衛星後,在軍事上,就能夠將戰場的高清畫面以近乎實時的方式進行傳輸,這樣在未來的戰場當中可能就不再需要高軌道衛星和空中的預警機,而是直接通過“星鏈”衛星就可以在不同的平臺之間進行聯絡。

  實際上“星褳”衛星還具備一個很重要的功能:跟蹤。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高超聲速武器,是在大氣層內高層的臨界空間飛行,所以在這個地方探測跟蹤往往比較困難,因為處於高軌道的衛星可能看不到或者看不清楚,同時一般地面的雷達又捕捉不到。而低軌道衛星大量組網,對於監控高超聲速武器非常有意義。如果低軌道的衛星足夠多,就可以對這種武器進行全程跟蹤。

  報道稱,“星鏈”計劃最終可能會由4.2萬顆低軌道通信衛星組成衛星通信網絡。軍事觀察員邵永靈認為,“星鏈”衛星數量龐大是為了進行全方位的覆蓋,也是為了應對低軌道衛星容易脫軌的情況。

  邵永靈:衛星數量多直接的原因就是要進行全方位的覆蓋,因為如果衛星軌道比較低,就容易出現盲區。我們說地球同步軌道發射三顆衛星就可以監控整個地球,就可以對全世界形成一個沒有死角的居高臨下的監控。但是對於低軌道衛星而言,比如它只有四五百公里的高度,就會有盲區。如果想要消除盲區,那數量必須要多,數量多了之後,才能夠形成全方位的覆蓋。另外,衛星軌道越低,就會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這種情況下衛星會緩慢地往下掉。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會有衛星脫軌。怎麼辦呢?如果有很多的衛星在上面,即使有的脫軌了也不會影響整個“星鏈”運作,因此數量龐大也是為了應對脫軌情況的發生。而對於低軌道衛星來說,脫軌可能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

  軍事觀察員邵永靈分析,美國向太空發射數量如此龐大的衛星將會為天文觀測、航天發射等活動帶來眾多隱患,其潛在的攻擊能力也會對太空安全造成威脅。

  邵永靈:如果我們進行空間探測的時候,突然太空增加了如此多的衛星,必然會汙染星空,影響到天文觀測。另外,衛星太多,在發射航天器的過程當中有可能發生碰撞,所以對於航天發射也存在著潛在威脅。再者,這麼多的衛星在下墜脫軌過程中,可能還會產生製造太空垃圾的問題。所以,“星鏈”計劃帶來的這種潛在危害是不容忽視的。

  這麼多的小衛星從目前來看當然是用於提供互聯網服務,但我認為未來這些衛星在美國需要的時候,可能會發揮一些其他更具威脅性的功能,比如過去也有過利用小衛星去實施攻擊,破壞其他國家的航天器的一些討論,所以這應該是一種潛在的可能。

(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